6月7日,西安石油大学隆重举行新能源学院成立揭牌仪式。至此,国内多所石油高校均已成立新能源学院,并致力于培养更多复合型能源人才,也为对能源行业感兴趣的学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为多样化的专业选择。
一周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了18个新职业,其中有4个与能源相关的职业,这也预示着能源行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已经量质齐增。
01
与时俱进,增设新能源专业近年来,随着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提出,石油高校也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纷纷成立新能源学院、建设新能源学科,甚至想要改名为“能源大学”,这无一不昭示着石油高校进行自我完善升级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率先做出示范,2018年成立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三年后揭牌成立三个新的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则于2019年开始打造古镇口科教园区,总投资约15亿元,重点布局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等学科领域,并在“双碳”领域谋划专业布局,首批推出碳中和与能源系统管理、智慧油气工程、能源治理与法律等7个微专业项目,全面推动双碳人才培养。
此外,西南石油大学于2020年成立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东北石油大学也牵头完成一批新能源项目,此次西安石油大学成立新能源学院也是顺应转型趋势,适应我国发展的明智之举。
02
培养复合型能源人才随着国内石油公司的低碳化发展,需求的人才日益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油气相关专业。
从近几年“三桶油”及国家电网等大型能源央企的招聘来看,新增了一些新能源相关的岗位,例如:风电工艺工程师,氢能工程师,新能源类、经济类及环境类科研岗位等,对新能源类专业、电气及自动化类专业、能源经济与环境政策类专业的需求有所增加。
6月1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了18个新职业,其中包含4个与能源相关的职业:综合能源服务员、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碳汇计量评估师、煤提质工,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可以看到,正如前几年直播经济兴起,带货主播成为正式工种。最近随着“双碳”走热和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有关降碳增效的新职业应运而生。
石油高校作为和行业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能源类高校,根据形势变化,增设新能源学院、碳中和学院,并“赋能”传统专业,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适应能源产业人才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
除了增设新专业,石油高校还开设了绿色低碳通识课程,并在与“双碳”紧密相关的专业中增设新的专业方向和课程。同时,注重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聚焦前沿领域,跨学科组建科研和人才培养团队。
另外,石油高校也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尝试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成长路径,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想象力、洞察力、执行力、领导力等核心素质,引领未来能源发展的领军人才。
可以说,石油高校的改变给打算报考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在能源行业发展的机会,能够让莘莘学子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并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