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寡妇刘嫂带我钻了玉米地,抚平了我青春期的躁动,至今难忘

浩哥评武器 2024-11-18 15:06:35

那是1975年的夏末,刚满16岁的我正值青春叛逆期,整日躁动不安。要不是刘嫂那次在玉米地里的一番话,恐怕我现在的人生轨迹都要改写了。

我叫关大勇,生在陕北一个叫砖瓦窑的小村子。那时候正赶上知青上山下乡,我爹是村里的会计,整日忙着接待来来往往的知青,根本无暇顾及我这个处在青春期的儿子。娘更是忙得团团转,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说我娘是"女诸葛",但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爱找她拿主意。

那年月的农村娃,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爱往女知青身边凑。说来也怪,村里来了好几个女知青,一个个都生得白净,说话轻声细语的。可我偏偏不敢往跟前凑,就跟被施了定身法似的,远远望着她们说笑的背影,心里头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扑腾。

"大勇啊,你这娃整天魂不守舍的,可是相中哪个姑娘了?"刘嫂问我时,我差点一个趔趄栽倒在地。刘嫂是我们村的寡妇,丈夫早年参军后就再没回来,就剩她一个人带着小儿子过日子。她在村里开了个豆腐坊,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子。

"刘...刘嫂,没有的事。"我支支吾吾地回答,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嗨,你这娃,大伙儿都看在眼里呢。整天往知青点那边转悠,可又不敢上前说话。你爹娘太忙,也没工夫管你,我看你这样下去可不成。"刘嫂擦了擦额头的汗,眼神里满是关切。

那天傍晚,我又在村口的玉米地里望着知青点发呆。玉米秆子都长得比人还高,金黄的玉米穗子在夕阳下泛着光。突然,一个声音把我吓了一跳。

"大勇,跟嫂子走,咱钻玉米地去说说话。"是刘嫂。

我愣了一下,但还是跟着她钻进了玉米地。刘嫂在前面带路,我亦步亦趋地跟着。玉米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心事。

"坐这儿吧。"刘嫂找了块干净的地方,掏出手帕铺在地上。我们俩就这么坐在玉米地中间,四周全是高大的玉米秆子,显得格外安静。

"大勇啊,嫂子知道你这个年纪正是容易冲动的时候。你看那知青点的姑娘们,确实水灵,但你可得想明白,她们都是城里来的,早晚要回城的。"刘嫂的话让我心里一震。

"再说了,你现在的年纪,该想的是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好。你看看你最近的样子,成天魂不守舍的,连地里的活都干得马马虎虎的。你爹前两天还念叨呢,说你这娃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

我低着头,不敢看刘嫂的眼睛。她继续说道:"你知道嫂子为啥要带你来这玉米地吗?这玉米地就跟你现在的心思一样,乱糟糟的,但你要学会在这样的环境里找到正确的方向。"

"刘嫂,我..."我想说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

"你是不是觉得心里憋得慌,想找人说说话?可又不知道该跟谁说?"刘嫂一语道破我的心事。

我点点头,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刘嫂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傻娃,这有什么好哭的。你这个年纪,有这样的心思很正常。但关键是要学会克制,学会把这股劲儿用在正经事上。"

就这样,刘嫂带着我在玉米地里坐了整整一个黄昏。她跟我讲了很多道理,也给我讲了她自己的故事。她说她当年也是个爱害羞的姑娘,可她男人入伍那天,她硬是跑了十里地去送他。"人呐,该勇敢的时候要勇敢,该忍耐的时候要忍耐。"这是刘嫂给我上的第一课。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边。我和刘嫂从玉米地里出来时,我感觉整个人轻松了许多,就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从那天起,刘嫂成了我的知心人。每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就会去她的豆腐坊帮忙。一边干活,一边听她讲过去的事。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对知青点的那些姑娘没有之前那么着迷了。

"大勇,你知道吗?这豆腐要想做好,得费很大的功夫。"刘嫂一边摇着石磨,一边对我说,"磨豆子时手上的劲道要匀,火候到了才能做出好豆腐来。做人也是这个理。"

我一边往磨眼里添黄豆,一边问道:"刘嫂,那您当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刘嫂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远处的天际线说:"说起来,你也该知道。你叔走那会儿,我才二十出头,和你现在差不多大。村里人都劝我改嫁,说带个孩子太难。可我就是不愿意,非要等他回来。"

"那您...现在还在等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傻娃,哪还有什么好等的。"刘嫂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却泛着泪光,"两年前就收到通知了,说是在战场上...唉,人这一辈子啊,有些事就是这样,说不清,道不明。"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一阵酸楚。刘嫂继续说道:"可你看我,不也活得挺好?开了这个豆腐坊,把儿子拉扯大,还能帮衬着左邻右舍。有时候想开了,人生就是这样,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留不住。"

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了刘嫂的不容易。看着她布满老茧的双手,我突然感到一阵羞愧。这些日子,我净想着那些虚无缥缈的心事,却没看到身边人的艰辛。

"你小子最近有长进。"一天,我爹难得地夸了我一句,"地里的活干得利索了,连民叔都说你小子变样了。"

我笑了笑,心里暖暖的。这都是刘嫂的功劳,她教会了我怎么去理解生活,怎么去面对成长路上的困惑。

"大勇,你说咱们村这些知青,以后都会走吗?"刘嫂问我时,我正在帮她搬豆腐桶。

"会走吧,他们都是城里人。"我说这话时,心里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那种失落。

"可不是嘛。所以啊,你得把心思放在正道上。你看马老师不是说了,只要好好读书,将来说不定也能去城里念大学。"刘嫂一边说,一边把新做好的豆腐摆进筐里。

马老师是我们村小学的老师,也是我爹的老朋友。那段时间,我经常去找他借书看,从《红岩》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接一本地啃。每当看到精彩处,我就会跑去给刘嫂讲。

"刘嫂,您说保尔·柯察金他们那么能吃苦,是不是也经历过像我这样的时候?"有一次,我一边帮她择菜一边问道。

"那是自然。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刘嫂笑着说,"你看你现在,不也在一点点变得更好。"

秋收过后,村里的几个女知青真的要走了。临走那天,村里热闹非凡,不少人都去送别。我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她们坐上了拖拉机。心里却出奇地平静,就像秋天的玉米地,金黄而宁静。

"怎么,不去送送?"刘嫂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身后。

我摇摇头:"不用送了。刘嫂,我想通了,以后我要考大学,靠自己的本事去城里。"

刘嫂拍了拍我的肩膀,笑得格外欣慰:"这就对了。人呐,活着不能光想着一棵树,得看到整片森林。你现在这个年纪,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可不能被那些虚的绊住了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我长大了,真的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临走那天,我特意去了趟刘嫂家。她还是在那个豆腐坊里忙活,见我来了,赶紧擦了擦手。

"刘嫂,要不是当年您带我在玉米地里说的那些话,我可能现在还在那里发呆呢。"我半开玩笑地说。

"你这娃,尽说些没用的。"刘嫂笑骂道,眼里却闪着泪光,"去了城里好好念书,别忘了写信回来。"

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那个夏末的黄昏,想起玉米地里刘嫂的话,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那一片玉米地,见证了我青春期的躁动,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而刘嫂,就像那玉米地里的一缕清风,抚平了我内心的焦躁,指引我走向了人生的正途。

0 阅读:0

浩哥评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