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时代,我深切地领悟到,未来一个人最关键的能力便是“守脑如玉”。
我们如同置身于信息的狂风暴雨之中,每天只要一睁开眼,海量杂乱的信息就会如潮水般将我们淹没。虚假新闻充斥着眼球,不良商家精心炮制的收割陷阱无处不在,公众情绪的宣泄往往缺乏理性依据。
若我们不能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与清醒,就极易被这些外界因素牵着鼻子走,思想被侵蚀,最终成为被收割的对象。而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这种情况在未来必然会愈发严峻。
社会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深刻地揭示了一个现象:“人一旦融入群体,就很容易丧失自我。”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信息泡沫如影随形,我们更需紧紧守护住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我们在这纷繁复杂世界中不迷失方向的根本。
一、跳出情绪漩涡,坚守理性判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就像毕淑敏在《花冠病毒》中所描述的场景那样,一场病毒危机笼罩着一座城市。
起初,在抗疫指挥的有序安排下,民众生活平稳,并未陷入恐慌。然而,一对夫妇的异常举动打破了平静,他们疯狂囤货并散布谣言,致使众人纷纷效仿,陷入哄抢物资的混乱之中。
还有人因隔离而烦闷,在网上肆意发泄,引得众多网友跟风抱怨、怒骂。更有因工作不顺者上街抗议,一些原本理智的人也被卷入其中,最终暴乱频发,人们陷入了情绪的泥沼,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情绪,哪些是自己真正的感受。
正如戈尔曼所说:“情绪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还会从一件事蔓延到其他事情上。”
在不良情绪的笼罩下,无人能幸免。我发现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像墙头草,听闻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整日忧心忡忡;容易被他人的言语左右,总是满腹牢骚;习惯将自己视为受害者,心态消极悲观。
这些人轻易就被大众情绪裹挟,我们若与他们走得太近,也难免受其影响,丧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远离这类情绪传染源,保持独立思考,才能在生活中把握主动,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摆脱碎片陷阱,追求深度认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看到一份报告显示,2023 年网民观看网络视频时长惊人,相当于数百部纪录片的时长,而年轻人每年在网上阅读的字数虽多,但超半数全年竟未完整读过一本书或一部纪录片。
这让我想起戴维·布鲁克斯的观点:互联网并未减少人类的无知,反而催生了“新无知时代”。
我们曾以为轻点鼠标就能获取无尽知识,实则不然。大量碎片化、无营养的信息如垃圾般堆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阻碍了深度思考。
就像王朔说的:“有些人看似什么都知道,实则只是‘知识分子’,成不了真正有深度的知识分子。”很多人热衷于追捧热门段子、明星八卦,对网红名字如数家珍,可面对一本稍有深度的书籍,却读不进去几页;写点东西时,更是搜肠刮肚也组织不出像样的内容。
雾满拦江说过:“阅读深度决定思想深度。”
高层次的人往往是深度阅读与思考者。若深陷碎片信息,就会被平庸生活束缚。养成深度阅读与思考的习惯,才能不被碎片信息主宰,实现自我提升。
三、远离底层泥沼,勇攀高阶境界“近贤则聪,近愚则聩。”
赵玉平老师提到的“鹤立鸡群”的比喻让我印象深刻,一只鹤在鸡群中,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排斥。身处低层次的圈子,即便自身优秀,也可能逐渐变得平庸。
自媒体人梁璐讲述的表哥故事便是例证。表哥毕业于 985 高校,本想在县城工作之余备考公务员,然而同事们懒散懈怠,不仅自己不务正业,还对表哥的努力冷嘲热讽,公司内部关系复杂,表哥为融入群体,逐渐放弃自我,沾染恶习,最终忘记初心,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动力和能力。
心理学中的“团体迷思”现象表明,身处群体中,人的行为和认知容易受群体影响而失去理智。与底层圈子同流合污只会让人不断堕落,只有将时间用于提升自己,才能摆脱迷茫,迈向高阶人生。
四、摒弃垃圾诱惑,拥抱深度幸福“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管理学中的“瓜子理论”揭示了一种沉迷现象,垃圾快乐就如同那嗑不停的瓜子,让人深陷其中。刺激的短视频、诱人的游戏,它们带来的短暂快感过后,往往是无尽的空虚与挫败。
就像江汉大学的徐万奇,曾经的学霸因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被大学退学,步入社会后四处碰壁,才意识到除了游戏一无是处。
董宇辉说过:“低级快乐简单直接,高级快乐需历经磨难。”
真正的幸福源自努力后的充实与成就,而非短暂的狂欢。远离垃圾快乐,选择有价值的事情努力奋斗,虽然过程艰辛,但收获的幸福将如清泉般持久滋养我们的心灵。
在社会学概念里,“宠物人”是指那些缺乏思想、停止成长、沉迷于即时刺激的人,他们的情绪和决策受他人左右。
尼采曾警示:“不能主宰自己,就会被他人主宰。”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守脑如玉,坚守独立思考,掌控自己的命运,追求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