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清华博士张林峰,成了上海交大的博导,这事儿一出,网上炸开了锅。有人感慨他是天才,也有人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更有甚者,直接开始焦虑:27岁就能当博导,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可不是“拼爹”或者“走后门”。张林峰,山东潍坊人,1997年出生,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毕业,博士学位妥妥的硬核。在学术圈,他已经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了。
发表的论文有二十多篇,引用次数超过两千次,审过的大型学术会议的稿子数不胜数。这些东西摆在那儿,别人想质疑都没得抓手。
说白了,他不是靠运气,也不是光有天赋,而是靠实打实的努力走到今天。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的人介绍,他的研究直接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比如他提出的“自蒸馏算法”,让知识蒸馏摆脱了对教师模型的依赖,这个想法让麻省理工的教授都在课堂里单独拿出来讲,足见分量。
面对网络上的议论,张林峰自己倒挺淡定。他说,人工智能是年轻人的领域,年轻人当主力再正常不过了。这话听着轻松,可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再先进的技术,还是得靠一代代年轻人去探索和实践。27岁当博导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付出了别人想象不到的努力。
至于“走红”,张林峰觉得挺无奈。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年纪给大家造成压力。的确,拿年龄来衡量成功,实在是太狭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没必要非要拿别人来和自己比。
让人佩服的是,张林峰在毕业时放弃了几家企业的百万薪资,选择去上海交大任教。有人可能觉得他“傻”,但张林峰却说,他更喜欢做科研,也希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科研环境。
科研,在他眼里是件好玩的事。这样的热爱,才是他走到今天的真正动力。张林峰就像是一个沉迷于解谜的玩家,工作和兴趣融为一体,他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追寻答案。
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张林峰其实也很“接地气”。他和学生们的相处模式很自然,没有什么架子。他坦言,自己被关注有些不安。他更希望未来大家能通过他的科研成果认识他,而不是因为他的年龄。
张林峰的这种态度像极了一棵扎根泥土的树,虽然高大,却并不遥不可及。他并不是神话,而是一个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人。
不管是张林峰27岁当博导,还是别人几十岁才刚刚步入科研的门槛,重要的从来不是速度,而是方向。他证明了,年轻人也可以在学术上有大作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要像他一样。每个人的路都不同,没有必要因为别人的成就让自己陷入焦虑。
张林峰说得好:“希望让更多人因为科研成果认识我。”这是他的愿景,也是对所有人的提醒——努力做好自己,别总盯着别人怎么走。与其焦虑,不如行动,与其羡慕,不如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