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是当前公共安全中的优先事项,这本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因为正常的通话过程,触发反诈电信机制后,手机号码被停机,寻求“解冻”的道路十分艰难,已经成为一种恼人现象。
南方都市报1月16日报道,梁萌新律师两年前担任公益机构志愿者,打电话给四川省市监局咨询业务,因无人接听,她接连拨了20多次。很快,她归属地在成都的手机号码被四川移动停机。
在一系列“解冻”努力均告失败后,梁律师将四川移动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恢复其手机通信,不应以反诈为由,随意限制个人的通信权。她经历了两次败诉,正准备提起再审。
梁律师遇到的棘手问题是,在被停机至诉讼立案这段时间,她按照移动服务提示的方法,始终无法在线上解除这次反诈误伤。
后来她在营业厅看到一张通告,上面提到,根据四川相关部门的规定,涉嫌诈骗而停机的用户,必须本人携带身份证到指定营业厅提出申请,通过实人验证后前往电话卡开户地公安机关反诈中心申诉,审核通过后才能恢复通信服务。刚被停机的那会,她人在长沙,工作繁忙,没空去成都。
即便是线下,也不是随便一个营业厅都能受理。梁律师找了一圈,最后来到四川移动营业厅总部,才找对了地方。
可因为过了三个月的恢复时限,她虽然拿回了原来的手机号码,但原先跟这个号码相关的一切都没了,旧号相当于新号。
更让她绝望的是,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她,根据四川通信局的规定,新号码短时间内带回归属地之外的区域用,将再次触发“诈骗电话治理模型”。
果不其然,她将手机号带回长沙使用后,很快就被二次停机。
一般人遇到这种事,也就忍下了,彻底放弃这个号码。但作为律师,梁女士敏锐地意识到,她的通信权益受到了不合理对待。
她状告四川移动,要求对方透明封号程序,采取更加精准的大数据模型,修改电话风险识别规则、核验规则,完善解封流程,提供确切无疑的救济渠道。
而两次败诉说明,法院认为移动公司的停机做法没什么大问题。虽然法院也建议,移动四川公司应该完善风险防范模型,最大限度减少服务瑕疵,对于当事人无法立即前往归属地营业厅实人核验,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替当事人澄清嫌疑,尽快恢复其手机号。但移动公司全身而退,这些建议能否让其改善服务,不好说。
只有亲身趟了一遍反诈误伤的各种有苦难言,才会体会到梁女士的无力感,不是她“矫情”,而是源自公民通信权未被认真呵护的现实。
近期,因为演员王星卷入一起沸沸扬扬的缅泰电诈案件,人们以前所未有的广度讨论电信公司在反诈中未尽的义务,以及应该上马的新措施。
梁律师被封号发生在王星案之前,如果把她的遭遇放在该案掀起的新背景下解读,会发现,电信公司对反诈的精确性缺乏应有的追求,所借重的反诈技术手段存在相当大的漏洞,现有的反诈部门联动模式灵活性不够,对基于误伤案例的改进不够明显。
只是给监管部门连续打了二十多次电话,就被认定“诈骗”,继而被停机,这样的误伤,会降低反诈的社会评价,毫无必要地增加人们对反诈的受伤心理。而这些负面的结果,无疑会损害对反诈的认同。
梁律师的故事不是个例,她尝过的“解冻”苦味,其他人也在品尝,她不是为个人打官司,而是用个案推动现象问题的解决。然而,梁律师先是在解封之路上饱受烦恼,又在司法求解之路上遭遇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