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写这篇博物文,但看到台山上川岛的宣传,把石夹螺饭叫做“天下第一饭”。石夹螺饭确实美味和有特色,但为何是天下第一饭,并无有力的理由,显得牵强。其实广东历史考古发现里,有最好的广告素材:台山上川岛的石夹螺,就是古南越王最喜爱的贝类——青蚶。只是没有作者把俗名“石夹螺”和中文正名“青蚶”联系起来,这正好是我的业务范畴。到广州的南越王墓博物馆参观,吃货们都会留意到,数量众多的陪葬食物展品。其中数量最多超过两千的贝类,标注名称是“青蛤/Barbatia obliquata (Wood,1828)”。在烤炉上也有发现,估计这种南越王最喜欢的贝类,肯定十分美味,他会边烤边剥肉,慢慢地吃喝。
蚶科的共同的外形特征是,壳表具粗糙的壳皮或发达壳毛,有粗或细的放射肋。青蚶是蚶科的常见种,和大家熟悉的毛蚶、血蚶同科,但体型相对小,一般就食指到拇指般大。因为外壳略显绿色,所以中文正名定为青蚶。
青蚶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以足丝附着在岩礁的缝隙中。看过视频就明白,青蚶看起来和被礁石夹住没区别,非常难采挖。所以台山上川岛当地的俗名叫做“石夹螺”,就是石夹,并不是石蛤的简写。
青蚶虽然是常见种,从浙江到海南都有分布,各地都有食用,多数是煮熟、蒸熟取肉吃,温州略正式一点,喜欢食葱油青蚶(当地叫生青壳)。各地对其的食味评价都很高,但食用广泛度远不及同科的毛蚶、血蚶等。因为它生活区,是会被潮水淹没的岩礁区,分布区域其实不广,长在石头缝里,采摘困难。个头小,表面附着物多,看起来不讨人喜欢。它的长相明显输给同一生活区的龟足螺和将军帽。但在台山,当地人为石夹螺(青蚶)找到了适合它的烹调方式,台山人会煮熟后取纯肉,铺在饭面上制作石夹螺煲饭,可以说令其美味闪闪发光。石夹螺肉坚实有嚼劲,味道鲜美,加上肥肉腊肉葱花等配料,和明火煲饭一起入口,很好吃。而且很有台山本地特色,上川岛海产和台山丝苗米,都是特产,是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我试过一次,印象深刻,推荐各位一试。
石夹螺饭我也没煮过,不说太多,其他螺肉/海鲜和煲饭的搭配,在台山也有的,有机会可以一并尝试。另外碳水爱好者和米饭爱好者,一定会喜欢台山,单单明火煲仔饭就有几款特色:黄鳝饭、石夹螺饭、其他螺肉/海鲜饭、菜果饭(苤蓝粒煲饭),其实油盐葱花饭才是最绝。而搭配的汤,推荐另一款川岛特产:川岛沙白(文蛤)滚瓜丝汤,一定好味,信我。有必要提一下,青蚶体内寄生的豆蟹,估计是圆豆蟹,宿主有青蚶、生蚝、青蛤、文蛤,挺常见的,并不是每个都有,也没什么好吃,不重要,不用在意。
注:青蛤:Barbatia virescens (Reeve)和Barbatia obliquata (Wood,1828)是同种异名。
好久没吃过了,今年春节买了一斤螺肉50元!爽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