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扣押中欧班列,美国解散制裁的俄罗斯工作组,这意味着什么

水绕青山转 2025-02-12 00:13:03

前言

过去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够掌控世界,但中国偏偏不信这个邪,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走出了另一条路——中欧班列。

不过这条贯穿亚欧大陆的新丝绸之路,最近遇到了点麻烦,原因则是俄罗斯查扣了中欧班列,之后美国又宣布解散对俄企的调查。

那么俄罗斯为何要查扣中欧班列?俄罗斯这是要和美国联手了吗?

中欧班列被“扣押”?

对于当前的国际局势来说,美国就是想把俄罗斯的经济彻底摁死,但万万没想到,现实却与我们所预期大相径庭。

俄罗斯直接查扣了中欧班列,这一行动导致了部分从中国发往欧洲的商品滞留,时间最长的甚至接近三个月。

这不仅让中国企业面临了交货延期的问题,还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俄罗斯这么做到底是在玩什么游戏?

从去年10月15日开始,俄罗斯便出台了一项名为1374号令的新政策,决定对所有经过俄罗斯的中欧班列进行严格检查,尤其是涉及“军民两用”商品的货物,一旦发现,就会被直接扣押。

而所谓的“军民两用”商品,往往难以界定,因为很多物品既可以作为民用商品,也能作为军用物资,比如棉花就属于这一类商品,虽然它主要用于民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军需。

更让人感到无厘头的是,这次连圣诞棉服都被扣押,难道连过节的衣服也会有军事用途吗?这种模糊的标准让人无所适从,也使得贸易的双方都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

国际贸易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客户下单后,商品便交由生产厂商制造,然后通过出口发往目的地。

而贸易双方通常并不能知道这些商品最终会被用在哪些地方,除非是特别敏感的物品才会受到严格的监管。

但对于大多数民用商品来说,追查最终用途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商品在运输途中遇到问题,最终延误的是出口方的责任,损失也由出口方承担。

这无疑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不少压力,尤其是当这些商品被俄罗斯方面查扣时,不仅意味着交货延迟,还可能引发高额的保证金费用。

此外,俄罗斯对中欧班列的查扣行动并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如此模糊的政策使得企业在贸易过程中举步维艰。

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军民两用商品进行了制裁,要求中国企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俄罗斯对这些商品进行了查扣,使得中国企业面临了巨大的进出口风险。

对于俄罗斯的这一做法,或许有人会认为,俄罗斯是在借此举措对中国施压,特别是当前中俄之间的贸易增长并不如预期,俄罗斯可能想借此机会给欧盟施加更大的压力,或者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谈判地位。

毕竟,在俄乌冲突日益升级的背景下,俄罗斯正面临着来自欧盟的更大压力,尤其是在能源出口等方面的制裁。

因此,俄罗斯可能有意通过加强对中欧班列的监管来向欧盟传达一个信号,表明俄罗斯依然有能力在经济上制造麻烦。

但俄罗斯的这一行为,也可能是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展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就在俄罗斯加强检查的同时,美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美国不仅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而且还做出了一项令人意外的决定——解散了对俄罗斯企业资产的调查组,这意味着,美国不再准备对俄罗斯的资产采取进一步行动。

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和美国的利益开始趋同,联手对付中国呢?

美俄联手?

美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之一,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纠葛,从冷战时期的对峙到如今的经济制裁与地缘政治博弈,这对“老冤家”之间的关系从未轻松过。

美国的心思,其实也不怎么难猜,表面上看起来,美国似乎有意通过拉拢俄罗斯来抗衡中国,但大家心里都知道,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就会放松,那些年复一年的制裁,就像一根永远挂在俄罗斯头上的剑,轻松拿掉几乎不可能。

美国对于俄罗斯的态度,不是纯粹的敌对,而更多的是利用与拉拢,背后隐藏着更多的谈判策略,在这场复杂的国际博弈中,美国无疑是一个老油条,擅长讨价还价,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谋取更多的利益。

与此同时,乌克兰冲突的局势也给美俄关系带来了不少困扰,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一方面是想通过经济制裁来限制俄罗斯,另一方面则试图保持与俄罗斯的某些合作空间。

但不管美国怎么在这些复杂的局势中维持平衡,其目的始终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想要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换取俄罗斯在应对中国时的支持,这种互相角力的局面,恰恰也反映了全球格局的复杂性。

这场风波,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欧班列的成功,曾被视为中国经济对外扩张的重要突破,然而这条铁路的背后,不仅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国际博弈的一个重要战场。

这条铁路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各国经济、政治利益的交汇点,在这其中,俄罗斯作为一个关键的中转国家,其作用和地位无疑非常重要。

然而,正如最近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的“插队”事件所展示的那样,任何不确定的地缘政治因素,都可能对这条铁路的顺畅运营构成威胁。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潜在的风险,也是一种必须正视的挑战,如果没有有效的机制来应对这些变数,那么中欧班列的顺利运行势必会受到影响。

毕竟,国家之间的合作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缺乏足够的法律保障和稳定的合作框架,难以保证在关键时刻不会出现问题。

所以这一事件也算是给中国的一个重要提醒,必须要尽快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合作机制,尤其是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合作机制,这不仅仅是经济合作的需求,更是为了保证整个贸易链条的安全与稳定。

而要做到这一点,法律的保障至关重要,没有明确的合作规则和应对机制,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都可能让原本稳固的合作关系发生动摇,最终让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陷入不利局面。

信息来源:

命令:美国司法部长解散俄罗斯企业资产调查工作组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2-07

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去欧洲货物 部分已滞留近三个月 财新网 2025-1-2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