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将军起义后,提出了一个请求,周总理说我不同意

空白充斥黯淡 2022-10-14 14:02:23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有不少爱国将领,不愿与同胞兵刃相向,同时也对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信心,就毅然选择起义,加入了人民的阵营。

对于这些深明大义的起义将领,共产党一般都会给予充分的尊重,去留自便,从不为难。

但是,郑洞国将军起义后,向周总理提出了一个请求,周总理却明确表示不同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国民党军中,郑洞国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长城古北口抗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等等战役,还担任过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率领部队远赴印缅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一位名扬国际的抗日名将。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了内战,郑洞国虽然不愿意同室操戈,但作为军人,还是奉命去了东北,担任东北保安代理司令长官,与解放军在东北大地展开了决战。

到了1948年,解放军已经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国民党军只能坚守长春、锦州、沈阳等几个重要城市,负隅顽抗。

因长春和沈阳之间的地区已经被解放军占领,郑洞国建议蒋介石放弃长春,固守锦州和沈阳,或许还有胜算。但死要面子的蒋介石认为,这样做会在国际上丧失威望,顽固地命令郑洞国继续在长春坚守。

郑洞国知道,长春已经变成一座孤城,而且人心涣散,资源紧缺,从民众到士兵都是人心惶惶,被攻破已经是早晚的事了,不过,郑洞国出于一位军人的责任感,仍然不愿意投降。

随着辽沈战役步入尾声,国民党的败象越来越明显,郑洞国的部下们纷纷请求起义投诚,郑洞国犹豫再三,最终向部下妥协,打开城门,长春和平解放。

对于这位爱国名将,我党对他给予了很大的尊重,希望他能留在部队,继续指挥接下来的解放战争,但是,郑洞国不愿再打内战,尤其不愿再跟老战友们兵戈相向,就没有答应这个要求,还声称希望能回老家种地。

后来,周总理亲自去找到郑洞国,希望他可以为国家效力。

但是,郑洞国却淡淡地回答说:“我现在只想回家种地。”

周总理说:“我不同意,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才怎么能去种地?国家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你难道不想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吗?”

郑洞国解释说:“如果我为共产党效力,那就对不住还在国民党效力的同事们了。”

其实,周总理知道,郑洞国仍然是心系国家的,只是过往的经历让他一时接受不了而已。

经过周总理的劝说,郑洞国的心里也有所松动了,说希望总理能给自己一点时间考虑。

1950年6月,郑洞国带着家人来到北京治病,周总理再次与他面谈,这一次,郑洞国终于松口了,到北京水利部担任参事,同时兼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几年后,因为工作能力突出,毛主席亲自点名让郑洞国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

经过几年的工作,郑洞国越来越感觉到,在共产党带领下的新中国更加充满生机,这是以前国民党领导时期从未出现过的景象,于是,他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一心一意为国家效力。

到了晚年时,郑洞国非常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多次接待从台湾和海外来大陆探访的同胞,向他们讲述大陆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因郑洞国在两岸和平上的巨大贡献,海峡两岸几乎同时为他举办了追悼仪式,这在历史上还是很罕见的。

0 阅读: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