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俄罗斯和欧洲是一家人!那么,欧洲人为什么非常讨厌俄罗斯人呢?今天,我就来聊一聊俄罗斯人文历史,俄罗斯属于欧洲人血统,为什么融不进欧洲呢?欧洲人究竟为什么那么讨厌俄罗斯人呢?都知道俄罗斯的领土非常大,但是他们三分之二的领土都在亚洲,并没有在欧洲。
在我们亚洲人印象中,俄罗斯人属于欧洲人。但是在欧洲人的眼里,俄罗斯人却属于亚洲人。俄罗斯人信仰的是东正教、欧洲人普遍信仰的是天主教。在信仰上,他俩是合不到一起的。还有人说:毕竟俄罗斯在历史上被蒙古人统治了243年,受蒙古人的影响太大了。甚至还有人说:俄罗斯人就是混血的白色蒙古人。所以,欧洲人就一直排斥俄罗斯人。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你不能说他不对。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沙皇俄国在历史上无数次的倒戈出尔反尔,没有契约精神翻脸比翻书还快!他自己签过的历史条约说变就变。那么,俄罗斯人在历史上究竟做了哪些出尔反尔的事呢?让欧洲人如此讨厌他?话说在1756六年到1763年之间,欧洲不停的发生战争。当时有两大阵营:英国和普鲁士公国一伙的!法国、奥地利、还有沙俄是一伙的。本来欧洲的战事跟沙俄是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沙俄偏偏要插上一脚。主要原因就是沙俄太想融入欧洲了,但沙俄在关键时候总是掉链子。在17世纪那一段历史时期,俄罗斯帝国沙皇总是换来换去,从彼得大帝到伊丽莎白一世、再到后来的彼得三世。彼得三世他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德意志人,因为彼得三世的母亲安娜就是彼得大帝的女儿,成年后嫁到了德国。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俄罗斯和欧洲是一家人。欧洲各国的皇室家族之间,也有着紧密的政治血缘联姻。比如:英国女王与历史上的英国国王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而荷兰的国王安德烈二世,则是英国女王的侄女。欧洲不仅通过婚姻关系建立,还通过政治联姻等方式加强。再比如:英国的许多国王,娶了欧洲大陆各皇室的公主作为王后,从而巩固了英国皇室与欧洲大陆的联系。到了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以后,她就一直没结婚、也没有小孩。所以,就把她姐姐安娜的儿子彼得三世立为储君。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俄语:Петр III Федорович,1728年2月21日-1762年7月17日),原名卡尔·彼得·乌尔里希·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戈托夫(Karl Peter Ulrich von Schleswig-Holstein-Gottorf),史称彼得三世(英语:Peter III),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一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七位皇帝(1762年1月5日-7月9日在位)。彼得三世出生于荷尔斯泰因公国,几乎不会说俄语,是荷尔斯泰因-戈托夫公爵卡尔·弗里德里希和彼得一世的女儿安娜·彼得罗芙娜之子,外孙。因为伊丽莎白一世女皇未婚而且无嗣被挑选为继承人。1762年成为俄罗斯沙皇。他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德意志人沙皇。其统治时期,普鲁士势力在俄罗斯宫廷的影响达到顶峰。彼得三世即位后,结束了“七年战争”,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和谈,强迫军队普鲁士化,还解除了贵族的服役义务,停止对东正教旧礼仪派信徒的迫害。他出身于德国的荷尔斯泰因家族,将其利益置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之上,引起了俄罗斯神职人员、贵族和军人的反感。仅做了六个月的沙皇,彼得三世就在妻子叶卡捷琳娜(后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的宫廷政变中被推翻,一个月后离奇死亡 年仅34岁。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期间,有大约40人冒充彼得三世,最著名的是普加乔夫。一个德国人对俄语一窍不通,后来竟然能成为俄罗斯帝国沙皇。这在咱们中国古代,那绝对不敢想象的事情了。这个彼得三世的骨子里面,他非常喜欢德意志文化。所以彼得三世继位以后,就立马反水退出了欧洲战争。其实,这不就等于背叛了法国和奥地利吗?转而就投向英国和普鲁士公国这边。不过也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救了普鲁士公国一命,否则就没有后来的欧洲德国这个国家。这把法国和奥地利给气的!骂这个沙俄,是真他妈不讲信用啊!哪有你这样干的。这个彼得三世非常喜欢普鲁士公国,还差点把俄国送给普鲁士公国!也难怪,人家彼得三世毕竟是德意志人。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的老婆叶卡捷琳娜二世,立马就把老公给废了,杀夫夺位心狠手辣。这位俄罗斯帝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也是一位德意志人。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ll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大帝,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6日在位)。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后即位。叶卡捷琳娜主张开明专制,统治期间俄罗斯向西南扩张,在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中取得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部分地区,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与克里米亚和库尔兰部分地区,又企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叶卡捷琳娜的扩张加剧了俄国社会矛盾,激起了劳苦大众的不满,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激起了普加乔夫起义,50余次农民起义。叶卡捷琳娜对土尔扈特东归事件,大肆剥削农奴讨好贵族,导致俄国的农奴制达到顶峰,对后世铲除农奴制痼疾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阻碍了俄国工业革命进程。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治国有方功绩显赫,使当时的俄罗斯成为了欧洲强国。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和彼得一世齐名的英主。然而她对人民残酷剥削与压榨,私生活混乱以及夺权杀夫、独断专横、拒谏饰非 、奢华铺张、敌视人民起义、也有人认为她是专横跋扈的暴君。1796年11月17日,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以后,她也还是继续跟法国干。但是在反法战争的过程中,沙俄还经常出尔反尔。在1807年的6月,俄国被法国打败。然后沙俄就立马见风使舵,和法国称兄道弟!其他的欧洲国家都被整懵逼了。其实也难怪啊!这时候的法国毕竟是拿破仑,他不好对付。那么这种情况之下,本来沙俄是战败一方,他却不需要赔偿!那普鲁士公国就惨了,赔给法国大量的土地,沙俄倒戈确实是恰到好处。就在这时候,本来是坚定反法国的瑞典沙俄却抓住了机会,打起了瑞典的主意。在1807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出兵霸占了当时还属于瑞典的芬兰。在欧洲这场大战中,这个俄罗斯帝国就靠着左右倒戈,赚的是盆满钵满。到了1811年,沙俄又反水了!不跟法国合作的理由,是跟法国合作没捞到什么好处。因为沙俄一直惦记着土耳其的领土,想称霸黑海!但是法国没能满足俄国的需求,沙俄就生气了!我不跟你玩了。这下把拿破仑给彻底惹急了,就决定发动对沙俄的战争。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沙俄对待邻居才是真的狠。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清朝走向衰弱,沙俄趁机窥视东方找机会下手。这个俄罗斯帝国在1858年到1881年,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走外东北,总共侵占了清朝的领土有150多万平方公里。在这一段时期,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彻底消停了。谁知道尼古拉斯二世上台以后,又打起了清朝的主意。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这个俄罗斯帝国觉得机会又来了,于是在1896年主动找到李鸿章与清朝签订中俄同盟条约,说是来协助对付日本,其实这些都是不怀好意蓄谋已久。沙俄的真实目的:就是想让清朝把内东北的土地租给他们,允许沙俄在内东北修建铁路。在这之前,外东北早已被沙俄割走了,现在是蚕食内东北实现黄俄罗斯计划定点山海关。清朝政府觉得沙俄投资修铁路,还能换来军事上的援助,这买卖很划算的。1897年11月,德国派军舰强行占领了胶州湾,并在之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租借胶州湾99年,强制同意在山东境内修建两条铁路。德国人占领了胶州湾,沙俄就以帮助清朝防范德国为借口,也赖着辽东半岛不走了,并且还修建了海军基地。沙俄将目光转向了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强占了旅顺、大连港、试图修筑铁路直达旅顺港口。1898年3月,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从而霸占旅顺和大连港,此后沙俄对旅大地区进行长达7年的殖民统治。《日俄战争》后,沙俄战败!沙俄把旅顺和大连港划归日本。根据日俄双方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将中国领土旅顺、大连的租借权、中东铁路运营权、全部转让给了日本。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咱大清还指望沙俄说两句公道话。结果沙俄也跟八国联军一起来打清朝,沙俄说背叛就背叛、说倒戈就倒戈、毫无契约精神、毫无信誉可言。所以,欧洲人至今一直都排斥俄罗斯,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价值观很重要‼️[呲牙笑][点赞]👍
俄国人眼里只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