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彭德怀帅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和朝鲜人民军共同反击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发动的战争,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把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打到了谈判桌上,以失败而告终。“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和马修-邦克-李奇微,在后来的回忆录和西点军校讲课中,提到了志愿军中的几个“最牛军长”。
一、38军军长梁兴初
38军是原东北野战军1纵,是东野的主力部队。在国内战争中,相对于其他野战军的兄弟部队来说,38军虽然战绩赫赫,但要说全军排头,那肯定会有许多部队不服气。如果没有朝鲜战争,38军就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地位。
38军初入朝鲜第一仗就是打熙川,本来是要包了韩8师,结果却夹生了。原因仅仅是得到了误报,说熙川有一个美国黑人团。梁兴初一含糊,韩8师就跑了。为此,老彭发了雷霆震怒,连“斩马谡”的话都出来了。
不过38军知耻后勇,在二次战役之初,梁兴初就打了包票,要独个打下德川,结果一仗就端了韩7师。接着38军插向军隅里、价川方向,准备大迂回兜住美第9军。在戛日岭,38军和土耳其旅练开了刺刀对长刀,把这帮突厥人的后裔打了个落花流水。
整个二次战役中,38军独自毙伤俘敌11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占全军歼敌总数的33%。彭德怀大喜,当即去电嘉奖,高呼“38军万岁!”梁兴初和他的部队终于一战成名,奠定了中国陆军部队中的老大地位。
二、20军军长张翼翔
20军原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南昌起义余部。抗日战争时为新四军第1纵队,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在任何一支军队中,能有第一的称号,如果不是有显赫的战功,则必有辉煌的历史。20军亦不例外。
9兵团原是作为解放的主攻部队,一直在江浙沿海进行渡海登陆作战训练。因朝鲜战争局势急转直下,转而作为第一批入朝部队急趋东北。在长津湖之战中,张翼翔的20军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尽管没能全歼敌军,但击溃了陆战1师,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任务。随后经历过五次战役皆获得胜利,之后20军随9兵团担任东海岸守备任务。1952年10月,张翼翔率20军班师回国。
三、27军军长彭德清
27军隶属于三野9兵团,为原华野9纵,第一任军长是赫赫有名的“黑虎”聂凤智。这支军队打仗一贯勇字当头,敢打先锋,曾打出过“济南第一团”和“渡江第一船”。在渡江南下后,聂凤智调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23军副军长彭德清接任27军军长。27军是攻打的主力部队,因朝鲜军情紧急才奉调北上。
与美军的优势火力和装备相比,志愿军的火力不仅弱,而且缺乏御寒装备。当时长津湖地区的温度已降到零下40度,战斗还没打响双方就出现了大量的减员,而志愿军的冻伤人员更是数倍于美军。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27军还是奋勇出击,挽回了颓势。
四、39军军长吴信泉
39军的前身是徐海东大将指挥过的红25军,万里长征的开路先锋。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参加过平型关大战。解放战争时发展成为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49年全军整编时被列为第四野战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是1930年参军的老红军,曾是东野2纵6师师长。39军是第一批入朝的六个军之一。
五、40军军长温玉成
40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3纵。3纵则是由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老八路组成,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韩先楚上将。3纵在东野中以神速奔袭闻名,被称为“旋风纵队”。着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纵。
在辽沈战役中,3纵攻势凶猛,攻锦州,克义县,战辽西,歼敌3。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全军大整编后,3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40军。在进军中南的战役中,40军连战湘赣、衡宝、广西,登陆海南岛,建功赫赫。
在我们如今享受着胜利带来的果实时,也不能忘了当初奋战在一线的将士们,正是他们以血肉之躯为我们带来和平,他们就是那些将黑暗挡在我们身后的人。(来源:网络)
虽然朝鲜战争阵亡了太多人,但是是值得的,打出了中国几十年的和平,我们作为后辈应该要感谢这些人。致敬!
15军呢
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民族的尊严,是要用鲜血才能换的回。最可爱的人永垂不朽
还有12军
最可爱的人
为什么没有60军
向英雄们致敬啊!
东北人怂?只能打内战?志愿军用血抽你脸!
我李云龙不服
滇军改变过来的50军是第一支打进汉城的部队!
佩服
飘过
43军才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