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帅一生六段婚姻,6个子女,86年追悼会现场,5位遗孀均未参加

红色先驱 2024-06-24 11:14:23

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元帅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10月29日,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叶剑英追悼大会,各界人士500余人参加,其中包括叶帅的6个子女。

而在此之余,令人们感到惊奇地是,叶帅的追悼会,6个子女均有参加,但依然健在的5位遗孀却均未参加。

一些传闻因此传出。针对于此,叶帅的长子叶选平后来专门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这并不是我们做子女的意见,而是当时中央的决定……”

那么,中央当时为何作此决定?背后又还有什么故事呢?

叶帅一生六段婚姻,共育有6个子女。

其中,第一段婚姻是包办的,未育有子女,长子长女是叶帅同第二任妻子冯华所生。

1924年年初,叶帅在建国粤军第二师担任参谋长,受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廖仲恺的邀请,参与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并任教授部副主任,成为黄埔最有威望的教官之一。

同一时期,时年27岁的叶帅在广州认识了医务工作者冯华,并与之结婚,深秋11月,冯华诞下长子叶选平,后来又生下了女儿叶楚梅。

也就是在结婚生子的这一年,叶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此时正值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因为同时在国民党内和黄埔军校担任要职,叶帅和当时受孙中山先生任命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关系十分密切。

据说,当时能佩剑进入蒋介石办公室的人只有叶帅一人。

蒋介石也是从黄埔军校校长开始,政治生涯进入了腾飞时期,他在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初期,也算是励精图治,所有规章,都亲自拟定,但这些终究无法掩饰他仇视工农的反革命真面目。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值此危急时刻,叶帅毅然通电反蒋,后奔赴武汉,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当时对此十分震惊,他想着,叶剑英如果跟随他,他必许以必定是高官厚禄,却没想到叶剑英会毅然站在他的对立面。

这一年,叶帅30岁,正值而立之年。

同年12月,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发动了广州起义,叶帅率所部教导团参加,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

但起义军寡不敌众,广州起义最终失败。

后叶帅将冯华和长子叶选平送到了香港,秘密安置起来。

叶帅的第三任妻子,名叫曾宪植,婚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叶选宁。

曾宪植出身名门,祖辈是曾国藩的九弟,同时也是清朝末年以勇猛强悍著称的湘军首领曾国荃。

在曾氏大家族的后裔中,曾宪植出落得尤其秀丽,鸭蛋型的脸庞轮廓分明,一双大眼睛明亮传神。

1926年,受老师徐特立的影响,16岁的曾宪植背叛家庭,投笔从戎,独自一人去到了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黄埔军校史上唯一的一期女生队成员,因为长得漂亮,还获得了“黄埔第一校花”的称号。

1927年底时,她长途跋涉,从武汉去到广州,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随叶剑英率领的教导团参加攻坚战斗

1928年,在革命前途渺茫之际,曾宪植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曾国藩家族第一位共产党员。

这个选择,也说明了她和叶帅是志同道合之人。

两人在广州起义失败转入香港后,结为伉俪。

后来短短一年间,曾宪植曾两次入狱,一次是在上海,因组织大学生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示威游行被捕,后经组织上营救出狱,出狱后,组织上将她派到日本留学,结果赴日不久,曾宪植就赶上了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中的共产党人大肆搜捕,因被人出卖,曾宪植再次被捕入狱,后来日本人又查出她是曾国藩后代,遂将她释放。

同一时期,叶剑英则被组织上派到了苏联学习,一直到1930年秋回国。

1931年,两人曾短暂重逢,不多久后,曾宪植赶赴香港从事地下工作,叶剑英则到了中央苏区,夫妻俩自此断了联系

此后六年,两人之间音讯全无。6年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中央苏区创建、沦陷,到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再到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1937年,曾宪植才终于在报纸上看到了叶帅的消息,并写信取得了联系。

两人终于再度重逢,但阴差阳错间,还是错过。

因长期分居,聚少离多,两人最终决定离婚。1938年10月,曾宪植在香港生下了儿子叶选宁。

叶帅的第四任妻子,名叫危拱之,婚后两人未育有子女。

危拱之出生河南信阳城里的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同曾宪植是同学,也是广州起义的战友。

1927年,危拱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危拱之在组织安排下撤到香港,几个月后和组织上取得联系,危拱之又离开香港赴河南工作,同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张景曾假扮夫妻。

后来两人假戏真做,结成革命伴侣。张景曾成为危拱之的第一任丈夫。

1934年红军长征,危拱之是队伍中仅有的30几位走完长征全程的女红军之一。

延安成立人民抗日剧社后,多才多艺的危拱之担任了社长兼导演。

彼时,叶帅负责东北军统战工作,曾要求危拱之率剧社到安塞为东北军部队演出节目,宣传共同抗日。

危拱之当即带领剧社到安塞,接连演出20多天,最终获得了叶帅的高度评价:

“你们把日寇的侵略罪行和我党的统战政策活灵活现地搬上了舞台,感化了这么多东北军官兵,这比办训练班都解决问题啊!

在安塞,叶帅向危拱之求了婚,而危拱之因为自己的经历曲折,没有答应。

叶帅却道:“我爱的就是布尔什维克。”

于是在1937年,时年40岁、担任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帅同32岁的危拱之结成伴侣。

不过因为处在战争年代,婚后两人四处奔波,这段婚姻依旧聚少离多,最终无法维系。

期间,危拱之在上海秘密执行筹集资金任务时,曾发现自己怀有身孕,结果同一时间检查出腹部肿瘤,因为身体虚弱,任务重,再加上同叶帅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危拱之最终放弃了当母亲的机会。

紧接着,又得知曾宪植同叶帅时隔六年历经坎坷后取得了联系,危拱之痛苦地选择了离开叶帅。

后来,危拱之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调中央组织部地方科工作,再后来担任过河南省委组织部长、赤峰市委书记、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一直到1973年,危拱之在北京病逝。

叶帅的第五任妻子,名叫吴博,两人婚后育有一女,取名叶向真。

吴博出生上海青浦,比叶帅小20岁。

1937年,吴博参加新四军,在速记训练班担任支部书记,1939年2月,被周恩来调到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担任速记秘书,同年入党。

1940年时,吴博从重庆撤回延安,同年嫁给了叶帅。

婚后,两人的日子过得紧张而愉快,吴博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叶帅身上,不仅仅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妻子,更成为了叶帅的坚强后盾。

1941年,吴博生下女儿叶向真。叶向真也就是著名影片《原野》的导演凌子。

2023年,吴博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106岁。

叶帅的第六任妻子,名叫李刚,婚后生下一子一女,也就是叶帅的第三个儿子叶选廉和第三个女儿叶文珊。

叶文珊、叶帅

李刚出生于湘军名将李续宾、李续宜家族的名门之后。

1945年,李刚参加革命,在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1946年去到延安,先后在在陕北延安大学、华北联大、华北军大学习,1948年,李刚调任北平军管会办事处科员。

同一时期,叶帅先后担任华北军大校长兼政治委员、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

两人的生命轨迹出现交集,于1948年结婚。

婚后,李刚生下儿子叶选廉,女儿叶文珊,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

只可惜,这段婚姻没能维续下去,因感情不合,1955年二人正式离婚。

1956年,叶帅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多国,回国后又受命创办军事科学院,投入到军事训练和现代军事科学研究中。

此后一段时间,叶帅身上的担子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轻的,一直到1966年,叶帅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1971年,叶帅更独挑大梁,奉命整军,后又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扮演了“收拾残局”的关键角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毛主席评价叶帅“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总理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他,薄一波更赞叶帅是“老不糊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政治工作之外,叶帅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十分注重,他曾说过,真正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

战争年代,为了革命事业,叶帅选择舍小家为大家,1945年时曾将17岁的长女叶楚梅送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历练,与此同时他又对儿女充满了深深的眷念,给女儿写家书:“亲爱的梅儿,爸爸有你而感觉骄傲,鼓气你的劲儿,踏上你的长路……欢迎你们能够赶上这一场翻天覆地的斗争。我想你们没有一个是‘坐享其成’的人。你们是铁中铮铮。”

和平年代,叶帅有条件对儿女予以照顾,但他更提出严格要求,绝不惯纵子女。1970年时,叶帅次子叶选宁在天津劳动致使右臂伤残,叶帅给儿子写信道:“大丈夫一舌尚存,还可以闹革命。”

如此这般,在叶帅的严格要求下,6个子女皆成人成才。

其中长子从政,官至副国级;次子从军,当了少将;长女在战争年代成长为一名东北民主联军的战士,后留学苏联,嫁给了邹韬奋的儿子邹家华;次女当了大导演;三子三女皆从商,颇有成就。

1986年,叶帅在北京病逝。

此时,就叶帅追悼会参加家属名单的拟定,政治局进行了讨论。

此时除了危拱之,叶帅还有5位遗孀依然健在,是否要全部邀请,如果全部邀请,具体又该如何安排?譬如上前吊唁的顺序等等一系列问题不禁令政治局同志产生了困扰。

最后,还是聂荣臻元帅拍板,追悼会亲属名单,不出现叶帅健在的5位遗孀。

这样一来,所有的麻烦困扰全部迎刃而解,大家不免感叹聂帅的高明。

最后,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叶帅举行了庄严隆重的追悼会。叶帅的6个子女全部到场,而遗孀未到场。

叶选平

后来针对此安排,叶帅长子叶选平亲自出面回应,坦率表示:

“这并不是我们做子女的意见,而是当时中共中央的决定。我们这些子女,至今仍同这几位女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伴随追悼会的结束,叶帅的一生就此画下了句号,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的光辉业绩,势必永留史册。

素材来源:

[1]刘欣.叶选平:受人赞誉的实干家[J].国际人才交流,1994,(12):12-13.

[1]孔庆东.叶帅:每临大事有静气[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8,(12):22.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2 阅读:22

红色先驱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