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未采取报复措施的75个国家暂停加征“对等关税”90天。这一决定看似缓和,实则引发更大争议。
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经济学家萨默斯当天在社交媒体上火力全开,直言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丧失信誉”,甚至将美国比作“香蕉共和国”,称特朗普如今害怕了暂缓也没用,撤回这些离谱的关税政策才是明智之举!
萨默斯的警告
这场关税风波始于4月2日,特朗普以“公平贸易”为名,宣布对全球征收高额关税。短短一周内,欧盟、加拿大、中国等纷纷祭出反制措施,全球贸易战一触即发。
萨默斯警告,美国正重蹈1930年《斯姆特-霍利法案》的覆辙,历史早已证明,保护主义只会让所有人输得更惨。
有趣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灵感来源”竟是一场“网购乌龙”。
据美媒爆料,其贸易顾问纳瓦罗的“学术根基”来自一本名为《致命中国》的书,而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之所以会介绍纳瓦罗当经济顾问,就是因为在亚马逊上看到了这本书。
最关键的一点是,书中引用的关键人物“经济学家罗·瓦拉”,已经被美媒证实是纳瓦罗用自己姓氏字母拼凑的虚构角色。
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关税政策的制定人竟然能如此草率,难道白宫经济政策靠的是亚马逊购物车,世界真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萨默斯对特朗普政策的批评堪称“刀刀见血”,他嘲讽称当霸凌者突然退缩,反而暴露了心虚。
在他看来,美国此次关税政策既无战略规划,也缺乏诚信,上周还在大肆吹嘘“各国排队求谈判”,本周就因市场动荡紧急“踩刹车”。
更危险的是,美国当前的关税水平已逼近1930年《斯姆特-霍利法案》时期。当年,美国为保护本土产业将平均关税拉高至59%,结果引发全球报复性贸易战,直接加剧了经济大萧条的破坏力。
加拿大对美加征30%关税,欧洲则瞄准美国汽车和钢铁,导致美国出口额暴跌60%。萨默斯算了一笔账,若按现行政策执行,每个美国家庭将损失近2000美元,而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已超过50%,可能导致200万人失业。
关键这甚至不是外部冲击导致的危机,而是美国政府亲手制造的灾难。
萨默斯强调,撤回政策才是唯一出路。就连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美国农场主联合会也坐不住了。4月10日,该组织公开抗议称,大豆价格已跌至十年最低,我们的仓库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豆子。
如今,连特朗普的“基本盘”也开始动摇,各个州都出现了规模相当惊人的示威游行活动,而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的回应却是忍耐一下,胜利就在眼前。
只是,当“胜利”需要全世界买单时,这样的胜利,还能叫胜利吗?
面对特朗普的疯狂,全世界的反应十分激烈。
全球反击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就遭遇了“集体反杀”。
4月9日,欧盟27国一致通过反制方案,瞄准大豆、家禽、威士忌等总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分三批加征最高25%的关税。这些品类绝非随意选择,大豆主产区是特朗普的农业票仓,波本威士忌则产自共和党铁杆州肯塔基。
欧盟的潜台词很明确,疼了才知道谈判。
中方反应更为强硬,在特朗普的2天倒计时之后,美对中关税升至104%。中国这次的态度相当明确,外交部言简意赅的称会“奉陪到底”!
4月10日起,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关税从34%飙升至84%,同时将12家美企列入出口管制名单,6家纳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外交部发言人直言中美直接要谈判可以,但得带着平等和尊重来。
美国科技巨头首当其冲,苹果公司股价应声下跌5%。要知道,中国市场的iPhone销量占全球20%,这税再加下去,苹果只能把生产线搬去其他国家了,成本增加也必定会导致售价提高,影响中国市场的销量。
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之下,此前宣称不会对美报复的加拿大也改变了态度。
加拿大抓住了美国汽车产业的软肋,宣布对美进口汽车征收25%对等关税。要知道,美国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每年向加拿大出口数百万辆汽车,这一刀可谓稳准狠。
关键,就连印度都想在此次全球贸易战中“火中取栗”,商工部长戈亚尔高调宣称,全球供应链动荡是印度的“历史机遇”。
但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立刻泼冷水,别学美国甩锅中国,印度需要的是务实外交,而不是当别人的棋子。
印度困境
在中美贸易战的夹缝中,印度展现了典型的“战略纠结”。
很显然,莫迪政府还在继续试图向美国示好。4月初,印度迅速表态愿与美国达成“零关税协议”,希望借此承接从中国转移的产业链。但美国显然不吃这套,对待欧盟和越南的案例已证明,妥协只会招来更苛刻的要求。
而面对印度国内对华强硬派不断鼓噪“中国威胁论”。商工部长戈亚尔公开指责中国“靠不公平贸易崛起”,但萨克斯在印度峰会上当场反驳,希望印度别用特朗普那套话术,21世纪需要的是合作,不是站队。
这种摇摆背后是印度的现实焦虑,既想借中美矛盾提升国际地位,又怕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报告显示,若全面对华脱钩,印度电子、医药行业将面临50%的原材料短缺。
因此印度的妥协策略,最终可能反被美国‘割韭菜’。”
更尴尬的是,印度自己的关税大棒也遭反噬。4月11日,澳大利亚宣布对印度钢铁加征15%关税,理由是“印度对美妥协损害第三方利益”。
莫迪政府不得不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结果两头不讨好。
回望1930年,《斯姆特-霍利法案》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可谁也没想到近百年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再次让世界闻到硝烟味。萨默斯的警告、各国的反击、印度的挣扎,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相——贸易战没有赢家。
或许,当特朗普高喊“美国会赢”时,真正该问的是“赢的代价是什么?”若继续一意孤行,美国失去的将不仅是经济利益,更是作为全球领导者的最后一丝信誉。毕竟,历史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
参考资料
绷不住了!美媒起底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荒唐起源
2025-04-09 20:10·央视新闻
美前财长萨默斯:看到美国这样,真是可悲
2025-04-10 09:50·观察者网
特朗普“关税态度”大逆转!超75个国家获得90天“暂缓期”,原因是……
2025-04-10 09:07·财联社
股市大跌损失不大,最主要是信誉损失,损失的是美元和美债券信誉,美国再举债收割世界就难了。接盘侠都会考虑一下
对。老玩童,玩不转就回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