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清朝康熙那时候,有个读书人娶了个有钱人家的小姐,这小姐的才学比他还要厉害,让读书人觉得挺没面子的。有一回,他喝多了酒,就琢磨着怎么也得找回点场子。
他迈进屋里,瞧见了老婆,就干咳了两声,然后扯着嗓子大声念了副对子:搂着貂蝉,碰着杨贵妃,问问王昭君,念着西施。
这个对联,他可真是费了好大劲琢磨出来的,就为了考考他妻子。上联里不光藏了四大美女,还给每个美女前边都加了不一样的动作词,这些词让人浮想联翩,但又不过分,真是绝了。
古代时候,男人地位高女人地位低,对女子的清白看得特别重。书生就写了一大堆美人相拥的句子,他心想,自个儿的媳妇儿,总不好意思也写几个帅哥来抱抱吧。要是她真这么对了下联,自己还能找机会说她两句。要是她不用帅哥加上动作来对下联,那这对联就不对仗,不完美了。
那秀才自以为胜券在握,得意得很。没想到他老婆稍微想了想,下联就脱口而出,而且比上联还出彩,几百年来赢得了大家的连连称赞。
老婆对的下联是:甩潘安,瞄宋玉,唱长恭,瞧卫玠。
也是四位大帅哥,前面都是动作描述,不仅没像上联那样带着不雅的意味,而且个个背后都有故事来源。
老话说得好,才华要像曹子建,长相得比潘安帅。这潘安啊,那可是历史上公认的第一帅哥。潘安每次外出,总有数不清的女粉丝给他送东西,啥水果啊、鲜花啊、点心啊,他走到哪儿,哪儿就有姑娘往他车上扔东西,简直是空手出门,回来时车上堆得满满当当。《晋书》里头还写了潘安出门时的场面呢,所以说这“姑娘扔东西给潘安”的事儿,形容得真是太到位了。
这些女人一见到潘安的模样就那么兴奋,要是他活在当下,去尝试直播带货,恐怕连工厂的库存都能一扫而空呢。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帅哥,还是屈原的得意门生。晚唐时候,有个女诗人叫鱼玄机,她瞧见邻居姑娘因为一个男人想不开,就写了首诗《赠邻女》开导她。诗里头有句话:“你条件这么好,想找宋玉那样的帅哥都行,干嘛非得纠结那个不行的王昌呢!”这就是“窥宋玉”这个说法的由来。这里的“窥”,就是心里暗暗琢磨、打主意的意思。
聊聊兰陵王高长恭,他是咱们中国南北朝北齐那会儿的人物,北齐高祖高欢的孙子,老爸是北齐的文襄帝高澄。高长恭不光是出身高贵,还是个超级大帅哥。《旧唐书》里头记载:“北齐有个兰陵王高长恭,本事大,模样又俊,打仗时得戴面具,要不敌人光看他脸就愣住了。”意思就是,他武艺高强,长相又太出众,上战场为了不分散敌人注意力,得靠面具来遮掩。
他不仅长相英俊,而且出身名门望族,更是个武功高强、立下无数战功的英雄。公元564年的时候,北周的宇文护和突厥联手,对齐国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齐国的重镇洛阳,被北周的十万大军围得严严实实,就像被铁桶包住一样,连滴水都漏不出去。敌军压境,但齐国这边却没啥好办法能打败他们。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兰陵王高恭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去迎战。他只带了五百骑兵,硬是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闯了出来,一直冲到了洛阳城的城门下。然后,他带着城里的将士和外面的援军,两边一起动手,内外夹击,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次战斗,大家管它叫“邙山大战”,兰陵王因为这仗一下子名声大噪。士兵们心里激动,就自创了首歌,歌名是《兰陵王冲锋曲》,专门用来赞扬兰陵王打的胜仗。
所以,下联里提到的“唱长恭”,对仗得相当工整。这里的“唱”不光是动作,还深挖了人物背后那份不同凡响的味儿。
聊聊“瞧卫玠这事儿”。卫玠啊,魏晋那会儿的大帅哥,还是个挺有名的玄学家和清谈高手。这小子打小身子骨就弱,结果才活到27岁,就因为一场大病没了。不过历史上有个事儿挺逗,叫“瞧死了卫玠”。
《晋书》里讲卫玠的那部分说,京城里的人们听说他长得特别帅,都跑去围观,人多得跟墙一样堵得满满的。卫玠因为这劳累过度,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在永嘉六年去世了,才二十七岁。当时大家都说,卫玠是被大家看死的!
卫玠这人吧,身体本来就不好,特别怕折腾。但他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每次一出门,就有好多粉丝追着要看他,人多得都能把路给挤满了。这样一来,卫玠每次出门都累得不行,身体越来越差,最后竟然就这么病倒了,再也没有起来。所以说啊,卫玠这家伙,也算是被那些看他的人给“累死”的。
看看“扔、偷看、唱、瞧”这四个动作背后的故事来源,你就能明白秀才老婆对的下联不仅严丝合缝,还更出彩。她气质好得像兰花,才华又像仙子一样出众,秀才娶到这样的老婆,简直是走了大运!被老婆这么一反驳,秀才觉得自己还差得远呢,得再加把劲读书,说不定哪天就能考上个一官半职。
夫妻间偶尔吵吵闹闹,再来个吟诗对对,那可真是挺有意思的。对联这东西,不光有文化底蕴,还挺好玩的,并且挺实用,现在大家还是很喜欢。它是咱们的老传统了,得一直传下去才好。
这个秀才出的上联,其实挺有意思的,各行各业的事儿都能往里套,看看能不能有人对上合适的下联,高手们来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