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达18.7%,超过了国际标准。从1980年实施的计划生育,一个家庭生育一个光荣的标语穿透大街小巷,在36年后, 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胎,五年后,2021年5月1日,全面放开三胎,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消费带来动力,解决养老等问题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生育。
放开三胎,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而2016年放开二胎,当年出生人口达1786万,与1980年出台的计划生育时基本持平,而本次的三胎政策,为什么收效甚微呢?网友说,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养育小孩的成本太高,据网络数据,网友晒的养娃成本,一线城市,养大到18岁,需要400万左右的费用,二线城市需要200万的费用,很多家庭一个小孩的养育都很困难。
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三胎政策一出,各个城市也鼓励生育,出台延长生育假、生育补贴,部分城市补贴小孩每月500元,补贴三年,从里到外的增加生育的热情。楼市政策上,也进一步松绑,降低首付,降低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比如成都,对于三孩家庭,可以购买第三套房等等措施,鼓励生育,给生育助力,很多网友也在讨论,房地产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为什么相关部门有点“压房产”,保“生育”呢?有如下两点原因:
第一、 房价依然高,普通老百姓压力大。从房改开始,房价一路飙升,一线城市的房价均价达6-7万/㎡,买套房需要600万以上,二线城市房价在2-3万/㎡,买套房需要200万以上,即使是三线城市,很多城市房价已经过万,20年来,房价涨幅在500%,而平均工资涨幅较少,买一套房,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非常困难。很多普通老百姓奋斗一生,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安乐窝,大多数买房的,都是掏空6个钱包,然后辛苦凑齐首付,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还了贷款,就没办法养育下一代。第二、 房子除了居住属性,还有投资属性。房子从开始,除了居住外,还有投资、金融属性,房子就是身份的象征,有房才有家,才有归属感,房子是结婚、户口、教育等相关联,如果房子具备交通、配套完善的地方,升值的潜能就大,普通老百姓就愿意购房,有套房在手,急需用钱时,可以快速变现,或者抵押,可以急用。
房子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必需品,三胎政策的放开,房子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把买房的成本降下来,生育就会大大提升。如今房价持续下跌,对于购房者和投资客,一定要谨慎,不要盲目投资或者买房,不然损失很大。
你从哪里看出房价持续下跌的?
放心,两个都保不住
2008年燕郊三五千一平,2017年两万一平,2022年一万一平。虽然房地产下降可现在房价多数地方比2015年没下降吧
从2017到2022只是高手出货的一波行情吧?
qian yi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