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超《星辰大海》,陈慧琳出手助攻,2年不见杨紫归来即巅峰?

只是喜欢醉的感觉 2021-11-25 16:51:29

“聊天”,真的可以改变别人想法,甚至是救命吗?

杨紫两年未发新作。结果千呼万唤,闭关归来就是收视爆款+话题热议。新剧《女心理师》,开播仅一天,收视热度直接压过刘涛的大热剧《星辰大海》。

冲到全网热榜第二

(继男靳东女孙俪后,杨紫也要出收视定律?)。

讲真,一开始瞄到又是国产职场剧,还有点抵触。毕竟那些年我们被披着职场剧外套的谈情说爱,荼毒不浅。《女心理师》播出后,实际口碑也有分化。一部分观众觉得里面的每个案例:从原生家庭问题,到校园霸凌,再到职场PUA,都极其真实,代入感强到想哭。

另一部分则认为,剧情悬浮,“聊天救命”过于科幻。

但看完前6集后我想说,尽管关于它的心理学话题争执颇多。《女心理师》却几乎啃下了

国产职场剧最硬的一块骨头

。不信?先看它在如此“争论”之下,为什么还能收视如虹?六边形主创一部剧的主创阵容,既是包装用的排面,也是内容质量的“配方”。《女心理师》在这方面几乎不留死角。演员:领衔的是杨紫和井柏然。

一个是不少观众从《家有儿女》看着长大,表演曾被央视盖章认可的女演员。另一个是和刘德华在《失孤》里飙戏,被娄烨拉去做主角的男演员。简单说,这对搭档既有观众号召力,也有一定演技保障。但《女心理师》更绝的,是给他们两位配戏的人。先看她。

如果你认为倪萍只是一位主持人,那大错特错。

做演员她得过:

【一次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一次华表奖最佳女主角】

【一次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一次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一次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

【两次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代表作有:《美丽的大脚》、《雪花那个飘》、《浪漫的事》。倪萍其实是中国最顶级的影后之一。

电影《美丽的大脚》再看他文艺男神黄觉。

从毕赣(《地球最后的夜晚》)、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再到徐浩峰(《师父》),有格调的导演都爱他。

而近两年有品质追求的电视剧,从《风犬少年的天空》到《山海情》,同样也爱他。

黄觉《山海情》除此之外还有杨童舒(《太平天国》)。国家一级演员杨新鸣(和杨紫在《战长沙》里演过父女)。

杨新鸣导演:马来西亚籍导演柯汶利,尽管这是他首次单独执导电视剧。但别怕。上回他首次执导长篇电影,就是华语电影翻拍界的天花板——《误杀》。

柯汶利而《女心理师》幕后团队,几乎请来了《误杀》原班人马。对“心理题材”,他们算驾轻就熟。

主题曲演唱者:主题曲《心理大师》的演唱者,请的是近三年没怎么露面的陈慧琳。

这里其实有个呼应:因为往前翻,整个华语影视史上最有分量的女心理师角色。正是2002年陈慧琳在电影《无间道》里饰演的李心儿。在那部略带悲情的电影中,她是仅有的“治愈”系人物。

《无间道》

你仔细品,《女心理师》的主创团队几乎就是一个“六边形全能战士”。史上最难?心理学版“《沙丘》”?

如果说主创是物料、肌体。那故事就是灵魂和血脉。《女心理师》改编自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同名小说。

毕淑敏,被誉为“国民作家”。

《女心理师》为其代表作之一,总发行量超过150万册,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心理小说IP。

但《女心理师》却极其难以影视化改编。

2007年出版后,13年时间一共被立项两次,但最终都没能开发成剧集。

这一版,已经是中国影视界的第三次尝试。

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讲,毕淑敏这是写了一部心理学版的《沙丘》(影史最难翻拍小说)。

为什么难?

通常我们看过的心理学题材影视剧,不是犯罪就是变态,总之怎么刺激怎么来。

电影《沉默的羔羊》

而《女心理师》偏偏关注的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心理健康。

这也成了它开播后的争议源头。

因为如果拍摄垂直度太高,容易弄成科教片。

但不凸显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又会被谈情说爱带走。

如何把事关每个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拍好看?

导演柯汶利干了三件事:

一是用越级拍摄手段,让电视剧呈现电影质感。

比如开篇一个炫技的超级长镜头。

二是将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视觉化。

例如给每个人的情绪进行拟物化的形象表达,类似手法杜琪峰的电影《神探》,皮克斯动画《头脑特工队》都用过。

又或者将心理咨询师与病患丢入虚拟时空,让他们进行对话和“博弈”。

三是夸张拍摄,俗称“文戏武拍”。

例如第一集井柏然两次堪称动作片的表演。

但恰好就是“文戏武拍”,这种导演试图把视听语言夸张化的尝试,受到了“悬浮”的批评。

客观讲,《女心理师》在呈现心理咨询的专业度上非常到位。

因为原作者毕淑敏就拥有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学位,是位在册的心理咨询师。

首播平台更是直接找了几位心理专家陪同看剧解说。

至于那些故事案例真不真实?“悬浮不悬浮”?

看看这位有过心理问题经历的网友,刷剧之后是如何的泪流满面就知道。

“......我看哭了......当时好想有人向我伸手,拉我一把。”

真实

,才是《女心理师》值得敬佩的一点。

它没有为了吸睛,而刻意放大和夸张每个“性命攸关”的心理咨询案例。

导演仅仅是在视听语言的呈现手法上去用力。

相反,在心理咨询维度,《女心理师》还充满了温度与治愈。

甚至剧中出现过的这个电话:

都是真的。它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作为一部职场剧。

《女心理师》的立意有一定国家高度。

因为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用文化作品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本就是一种国家意志和态度。

既要拍出社会责任,又要兼顾商业剧集体验。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女心理师》选了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如果越来越多影视剧像它一样,真正关注到普通民众的现实问题,或许我们离拥有《熔炉》这样的作品就不远了。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