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当年返城陕北女子送他两双鞋垫,五十年后再相见好心酸

只是喜欢醉的感觉 2021-11-26 16:51:40

一同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十一名北京知青中,数李吉刚的年龄最大,他上小学时,因为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三年级升四年级他的考试成绩倒数第二,学校让他留级一年。小升初时李吉刚又考了全学年倒数第三,学校又让他留级一年。 初中毕业时,其他同学都是十六岁或十七岁,就李吉刚一人十八岁。

1969年1月25日,那天好像是阴历的腊月初八,天空灰蒙蒙的,凛冽的寒风吹得耳尖生疼,李吉刚他们几十名学生乘坐一辆卡车,来到了北京火车站,和等候在车站前来送行的父母亲属告别,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方向的知青专列,于次日傍晚到达了陕西的铜川。在铜川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坐上了铜川到延安的敞篷汽车,于1月29日下午到达了他们插队落户的赵家山大队第一生产小队。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看看赵家山大队周边的荒山秃岭,看看黑暗的土窑,一同来插队落户的五名女知青都流泪了。当时从书本上和宣传画报上看到的陕北革命圣地不是这样啊,不是说处处梯田遍地牛羊吗?哪有一块梯田啊?也没看到牛羊啊。一队的赵队长安抚大家说:“冬天嘛,牛羊就不出山了,等到了夏天,满坡绿油油的庄稼,咱赵家山美着哩。”

李吉刚他们十一名北京知青居住的地方是一队饲养室旁边的两孔土窑,那两孔土窑虽然不是新打的窑洞,但窑洞里还没住过人,土炕和灶台是新搭建的,门窗也是新安装上的旧门窗(从烂窑洞上拆下来的)。据赵队长说,这两孔土窑好几年前就挖好了,原计划在这养猪,因为社员们意见不一致,也没养成,这两孔土窑也就闲置下来。听说北京知青要来插队,才把队里以前的破旧门窗安装上,用石头和以前准备下的土坯,在窑里搭建了土炕和灶台,抹炕面的麦秸泥是在村头拉来的准备垫牛圈的黄土,可没少费功夫。幸亏在知青们到来之前把两孔窑洞里的土炕都烧干了,不然李吉刚他们到来都没地方居住。

这两孔闲置多年土窑,安装了门窗,搭建了土炕灶台,摇身一变就成了赵家河一队的知青点,赵队长慧眼识珠,亲自任命李吉刚担任知青点的小组长。

知青们的第一顿接风晚饭是赵队长的婆姨和一名叫桂珍的女子为知青们做的,有猪肉粉条和咸菜,还有辣子酱,主食是黄灿灿的小米饭,还熬了一锅菜汤。那顿晚饭虽然算不上丰盛,可当地乡亲们的年夜饭也就这水平,平日里谁家也吃不上猪肉,甚至都见不到油花。当晚,赵队长为知青们送来了一筐萝卜和洋芋(土豆),还有一点辣子酱和咸菜。

第二天开始,就桂珍一个人给知青们做饭了。桂珍是赵队长二哥家的大女子,赵队长安排她暂时帮教知青们学习烧火做饭,队里一天给她记七分工。赵桂珍当年十七岁,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干啥像啥,人也长得好看,美中不足就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她是个睁眼瞎。

因为自己是知青点的组长,李吉刚就主动承担了知青点挑水的重任,他跟着赵桂珍去村头沟坡下的水井挑了两趟水,就能独立挑水了。赵桂珍和面蒸玉米面团子时,李吉刚就帮着抱柴点火打下手,只要能搭上手,李吉刚就不闲着。没几天,李吉刚第一个跟赵桂珍学会了发面蒸团子,还学会了熬玉米糊糊。看李吉刚总是帮着自己干这干那,赵桂珍很感动,也很喜欢这位北京来的知青哥哥。

知青们都安顿好了,吃住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知青们刚到赵家山大队的那种悲观和失落情绪逐步好转,大家开始有说有笑,也开始谈论赵家山的发展问题。李吉刚最想不通的是,当时到他们学校搞宣传的陕北干部明明说陕北处处梯田,赵家山的耕地多为山坡地,为什么看不到一块梯田?赵家山为什么不修建梯田?是乡亲们懒惰还是大队干部不作为?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赵队长到知青点来看望大家,李吉刚当面问赵队长:“队长,咱们这的耕地大多数都是山坡地,为什么不修建梯田啊?”“咱、咱们这也没有修建梯田的啊,上级也没号召修建梯田呀。”赵队长被李吉刚问住了,他思谋了半天才回答李吉刚的问话。

李吉刚在他的提包里拿出那份宣传画报递给赵队长说:“队长,你看一下,这画报上说咱陕北处处梯田,牛羊满坡,家家有余粮,人人有衣穿,可咱这明显很贫穷嘛。”赵队长接过那张用来宣传陕北农村的画报,用手挠了挠头皮,不好意思地说:“哦、哦不识字。”那天,赵队长带着李吉刚和两名北京知青来到了大队书记赵明堂家,赵书记很热情地让知青们窑里坐,还拿出红枣让李吉刚他们吃。赵书记认真听了李吉刚他们反映的情况,让李吉刚他们把陕北干部在北京做动员时说过的话又学说了一遍,他思谋了一下,点着头说:“咱这也要修建梯田,修建梯田能防止水土流失,能多打粮,年后咱就修建梯田。”

李吉刚他们来到赵家河大队的第一顿年夜饭是赵队长的婆姨和赵队长的侄女桂珍给知青们做的。年三十一大早,赵明堂书记就给知青们送来了两只大公鸡,还送来了几张绿豆粉皮,赵书记很器重北京来的知青,他更看重李吉刚,因为李吉刚是来到赵家河大队第一个提出修建梯田的知青。

过了正月初五,赵书记把三个生产小队的队长召集到一起,提出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梯田的想法,大家都表示赞同。说干就干,一场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在赵家河大队拉开了帷幕。

陕北的正月还有些寒冷,土地的冻土还没融化,在那个时节修建梯田,难度可想而知。困难再大也要干,赵队长亲自带领社员到山上放炮开石,让有经验的社员垒砌地堰,女社员和知青们刨土挑土,平整土地,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真的令人振奋。可一天下来,知青们手上都磨起了水泡,肩膀压得又红又肿,还有两名女知青累哭了。好在有赵桂珍帮知青们做饭,不然,知青们连饭也吃不上。李吉刚虽然也压肿了肩膀磨破了手掌,可他收工后照样去挑水,照样帮着赵桂珍烧火做饭。看李吉刚总是用手揉肩膀,赵桂珍心疼地说:“吉刚哥,赶明(明天)哦给你做个棉垫肩,挑担你要学着换肩。”

第二天出山劳动时,李吉刚肩膀上多了一个棉垫肩,是赵桂珍晚上在煤油灯下赶做出来的。肩膀上多了这么个小东西,李吉刚再挑担时,确实感觉到舒服了很多,扁担真的不那么硌肩了。一个相识不久的女子这样关心照顾自己,李吉刚心里感到很温暖,很感动。

知青电视剧剧照图片

1969年秋收结束后,赵家山大队的全体社员们又都投入到了修建梯田的农田基本建设中去了,因为春季修建好的梯田确确实实能多打粮,社员们修建梯田的热情更加高涨。立冬那天,李吉刚和两名社员组成一组到山上用架子车拉石头,不慎被山上滚下的一块石头击中腿部,李吉刚趴在地上不敢站立,疼得他满头大汗。赵队长安排一名社员和一名知青把李吉刚送到了县医院,他也跟着去了县医院,经过X光检查,李吉刚右小腿骨裂,只需休养,无需手术治疗。大夫给李吉刚处置了一下外伤,就让他回家养伤了。

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那个冬季,李吉刚只能呆在家里养伤了,就连去院子里抱一趟烧柴,赵桂珍都不让他去。闲不住的李吉刚啥也不能干,他心里也很着急,他只能坐在灶坑帮赵桂珍烧火,和赵桂珍聊天。赵桂珍不在知青点的时候,李吉刚还拿出以前学过的课本看看。回过头来再看学过的课本,李吉刚才发现,他在学校时确实没好好听老师讲课,好多很简单的初中数学题,他竟然不会。看看课本中的例题,再回头自学一下,当初感到特别难解的数学题,竟然会解了。

在养伤的那个冬季里,李吉刚不仅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还教赵桂珍认识了不少字。在那几个月的朝夕相处中,李吉刚和赵桂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赵桂珍一口一个吉刚哥,李吉刚也拿赵桂珍像自己的亲妹子一样。

经过一个冬春的大会战,赵家山一队村西那块十八亩的坡地基本变成了梯田,到了小满时节,梯田里绿油油的玉米苗明显比坡地里的玉米苗又高又壮。看看修梯田带来的实惠,乡亲们都夸北京知青见识广有文化,为乡亲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大队书记还特别表扬了李吉刚,李吉刚不好意思地说:“我就从北京带来了一张宣传陕北的画报,给队长提了一点建议,修梯田是大家的功劳,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1971年冬季的一天下午,李吉刚正和乡亲们一起在拐沟南坡上修梯田,大队书记赵明堂倒背着胳膊走来了,他来到赵队长面前,笑着说:“我刚在公社开罢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公社号召各大队都要利用冬季农闲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说要到咱赵家山大队来参观学习,公社马书记点名表扬了咱赵家山大队,我脸上可有光彩哩。啊呀,差点忘了正经事,公社给咱赵家山大队知青一个征兵名额,我思谋了一下,决定让李吉刚去当兵,你有没有意见?”“哦有甚意见,李吉刚是咱公社的模范知青,旁人谁也没有这个资格嘛。”赵队长说完笑着挠了挠头皮。

半个月后,李吉刚通过了体检和各项考核及政审,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离开赵家山大队的头一天,赵桂珍把用花手绢包着的两双绣花鞋垫送给李吉刚,眼含泪水说:“吉刚哥,你走了哦会想你的,你也要记着哦,不要把哦给忘记。”

带着乡亲们美好的祝愿,带着对乡亲们的感激,带着对赵桂珍的不舍,李吉刚含泪离开了赵家山大队。赵家山大队的农田基本建设正搞得如火如荼,李吉刚在这个时候离开,他很不好意思,心里有一种当了逃兵的感觉,总觉得不那么美气。

李吉刚是幸运的,当年招的是特种兵,服役的地点在北京。李吉刚在部队服役二十三年,最后转业到地方担任重要职务,他的爱人也是国家干部。

刚退休那年,李吉刚就有回第二故乡看看的想法,可一直也没成行。今年(2021年)春节过后,李吉刚他们同学聚会,大家说起来在陕北插队的往事,一名叫王国庆的老知青泪流满面,他说陕北的乡亲们淳朴善良,他很怀念那段知青时光。王国庆在陕北插队落户生活了十年,他是最后一名离开赵家山大队的北京知青,他早就有重回第二故乡看望乡亲们的强烈愿望。

2021年5月4日,李吉刚他们曾在赵家山插队的八名老知青来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第二故乡,看着村里一排排窑洞风格的新式住宅和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李吉刚他们感慨万千,激动不已,除了村子周边那一块块熟悉的梯田,赵家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来到老队长家,八十九岁的老队长虽然耳聋眼花,可他还是认出了王国庆和李吉刚,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大家正坐在宽敞明亮的窑洞里和老队长叙旧,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婶突然走了进来,她冲大家笑了笑,径直来到李吉刚面前,话没出口,已经是泪眼婆娑。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又黑又胖的女人,李吉刚似曾相识,却想不起是谁。那位大婶擦掉脸上的泪水,哽咽着说:“吉刚哥,你不认得哦了,哦是桂珍。吉刚哥,你还和以前一样,没变模样。你看看哦,哦都老成个啥哩……”

李吉刚仔细打量了一下赵桂珍,她不光是头发白了,身体发福了,脸上也布满了皱纹,和他记忆中那个漂亮高挑的桂珍妹子完全判若两人。李吉刚心里一阵酸楚,上前搂住赵桂珍,忍不住失声痛哭。

五十年后的这次相见,李吉刚心里虽然很酸楚很难受,能见到健在的老队长和常常在梦里相见的桂珍妹子,李吉刚还是很高兴很欣慰的。唯一的缺憾就是老支书不在了,他们感恩的话和心里话只能对着老支书的坟墓倾诉了。

在赵家山待了三天,李吉刚他们看望了村里的老人,到坟地祭拜了老支书,给老队长和赵桂珍每人留下了几千块钱,大家就告别了第二故乡的乡亲们,转道延安和西安,于5月12日返回了北京。李吉刚和赵桂珍有了约定。或许现在他们有了好的延续。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