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佞高士奇,道行有多深?贪腐康熙不定罪!整人明珠不是对手
在康熙朝的喧嚣都市,一个寒门读书人,名叫高士奇,漂泊于世,命途多舛。然而,他的名字似乎注定了他的命运,因为高士奇一生都如其名,飘逸而不凡。他的名字宛如一面旗帜,高举在天下之间,无人能压倒,无事能扼杀。他或许并不是众人眼中的完美典范,但却在智慧与品德之路上独具光芒。
高士奇,出生于浙江钱塘,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悟性和读书才华,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机会步入科场,开始他的仕途。康熙三年,年仅十九岁的高士奇决心北上京师,寻找通往官场的门路,与他的父亲高古生一同踏上了这段冒险之旅。
京城的繁华与喧闹,让高士奇的眼界迅速扩大,但同时也降临了不幸。少年高士奇在京城失去了亲人,独自背负着沉重的丧父之痛。为了在这座陌生城市生存下去,他只得埋葬父亲,然后来到报国寺,开始在寺前摆摊卖字。
市井之间,高士奇渐渐领悟了人情世故,观察着各种各样的人,学习着不同的学问。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降格而颓废,相反,他每天都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汲取着典籍之外的人生智慧。
在市井中,机缘往往无法预测。高士奇的生活,就在这一刻开始展现出神奇的转机。与他同时代的文人汪景祺在《读书堂西征随笔》中,详细记载了康熙朝的这段传奇旧事。
在报国寺前,夕阳余晖映照着一个卖字的年轻人,他名叫高士奇。尽管平凡出身,但命运之线却在这个瞬间与他交汇,注定了他将踏上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正当高士奇摆摊卖字时,一个庄重而风度翩翩的绅士出现在他面前,他便是祖泽深,康熙朝廷中留下恶名的贪官。尽管祖泽深的品行卑劣,但他却有一身不凡的相扑本领,擅长解读相面。
祖泽深深锁定了高士奇,眼光如炬,仿佛能洞悉一切。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就像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确信高士奇的相貌非同寻常,这是天赋,是命运的馈赠。
"年轻人,你身上有着不凡的相貌,你的命运注定将不同寻常。"祖泽深的声音庄重而又神秘。"你有机会富贵荣华,甚至有望成为一位宰相,主持国家大政。"
高士奇听着这番话,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激动。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如此光明的前途,而这一切都在这个报国寺前的相遇中开始展开。
这段奇妙的相遇,注定会成为高士奇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他将追随命运之线,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风雨波涛,但他坚信,这个命运的约定将引导他走向辉煌的未来。
为了牟取巨大利益,祖泽深将高士奇带回家中,并收养了他。然而,命运之轮再度旋转,祖泽深被外放到地方做官。恰巧的是,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需要一位精通文学和算学的读书人来料理文字,祖泽深看到了这个机会,便将高士奇推荐给了索额图,希望通过这个举措取悦他。
最初,索额图对于府中出现的这位姓“高”的读书人一无所知,但高士奇懂得创造机会。一个家奴,原本有欺凌弱小和贪婪的恶习,却在高士奇的指导下主动认错,使得主人索额图的愤怒大为减轻。高士奇告诉家奴,一个不肯承认错误的人,如果能够主动认错,主人的怨恨将会减少一半。他强调,在一个屋檐下,主动承担罪责胜过逃避责任。
家奴照着高士奇的建议行事,得到了索额图的宽大处理。索额图对于家奴的态度转变感到奇怪,他开始怀疑,平日刚硬不化的家奴怎么会变得通情达理。于是,他询问了家奴,得知是高士奇指点了他的做法。
高士奇以这个家奴为媒介,见到了掌握权力的索额图。交谈中,索额图发现高士奇不仅擅长处世,还具备卓越的文学才华,因此决定将他纳为文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索额图为了在康熙皇帝身边设置自己的眼线,将高士奇推荐进宫。他以高士奇的文学和书法才华为由,建议让他成为皇帝的伴读官。令人惊讶的是,年幼的康熙皇帝阅读了高士奇的文章后,大加赞赏,甚至在会面后深感相见恨晚。
正史中的记载可能有所省略,但高士奇的传奇故事依然闪烁着光芒。史书中记载,从高士奇来到京城的
高士奇来到京城后,他经历了五年的坎坷与波折,但最终,在康熙八年,他终于踏入了国子监的大门。国子监的学习使他的知识更加丰富,不久后,他谋得了一个书办的职务,负责管理文件和文书。
然而,高士奇的好运还未结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宫中的关帝庙需要进行翻修,高士奇被委以书写匾额的任务。他巧妙地选用了“天子重英豪”这个题词,将匾额悬挂在庙宇之上。
幸运降临,因为恰巧在此时,年轻的皇帝康熙路过了关帝庙。他被匾额上的字所吸引,不禁停下脚步仔细观看。高士奇的笔墨之道、文学造诣让康熙深感惊艳,这位寒门出身的年轻文士竟有如此卓越的才华。康熙不仅对匾额表示赞赏,还对高士奇本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康熙帝邀请高士奇进宫,成为他的伴读官,以便在学习上得到高士奇的指导。这个机会对于高士奇来说是无比宝贵的,他进入了皇帝的内室,成为了康熙帝的贴身学师。
康熙皇帝的政治手腕与洞察力近乎天赋,特别是当他正式引入高士奇和张英这两位重要人物进入南书房时,他展现出了深不可测的皇权心机。在高士奇和张英正式入职的那一天,康熙严肃地发出警告:“当谨慎勤劳,后必优用,勿得干预外事。”
高士奇和张英对待这句警告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
康熙朝的宫廷,宛如一座充满谜团的迷宫,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政治权谋的千丝万缕。在这个错综复杂的权力游戏中,有两个人,张英和高士奇,命运似乎赋予了他们不同的角色和使命。
张英,一位谨慎而贤能的官员,对康熙的警告抱以严肃的态度,一丝不苟地遵循着皇帝的意愿。康熙对他格外器重,这位聪明的皇帝很快便提拔了他,让他担任了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的职位,几年后更是让他接替了李光地,成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张英的忠诚和才华赢得了皇帝的深厚信任,他是康熙手中的得力助手。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士奇的态度。他似乎对康熙的警告置若罔闻,仿佛对皇帝的威严不放在眼里。康熙虽然看出了他的野心和机敏,却并未因此而加以计较。相反,康熙一直将他留在南书房,对他的信任和宠爱始终如一。
这种差异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康熙在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洞察力和决断力。他的警告,看似是对高士奇的,实际上却是对张英的一种承诺,对张英的信任和重用是他早已决定的命运。
其次,高士奇的智慧和机智非凡。他早早地洞察到了康熙的真正意图,明白皇帝并未指望他成为一位贤臣名相。因此,他趁机投机,追求个人的功名和利益。他明白,在这个政治的棋局中,自己或许可以成为一枚不可或缺的棋子,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这是康熙朝的宫廷,一个充满着权谋、机智和忠诚的世界。张英和高士奇,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谱写着这段宫廷历史中的绚烂篇章。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康熙朝的政治局势。
高士奇的本质是什么呢?
他的确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但他并没有高尚的志向,没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努力。自从进入内廷,踏入康熙的领地,他的行为更像是一种献媚之术,一种佞臣的路数。
康熙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看穿了高士奇的真面目,将他视为一颗可以操控的棋子。
康熙朝的历史如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其中众多角色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谋略、权谋在这个宫廷舞台上交织编织。高士奇,是这宏大历史叙事中的一颗明珠,尽管康熙皇帝对他赞叹有加,但皇帝心中早已看穿了高士奇的本质。他不是一个真正的贤臣,而是康熙手中的一颗奸佞之臣,一个被用来维护皇权和执行政治目标的工具。
康熙明白,高士奇的学识固然令人折服,但他并不被这些所迷惑。皇帝深知,高士奇的忠诚只向皇权,只向权谋。高士奇善于谄媚,懂得如何讨好皇帝,这种讨好不是出于真诚,而是一种政治策略,一种维护自身地位的手段。
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各位雄主总是需要依赖一两位奸佞之臣,这是政治游戏中的不二法则。一方面,雄主需要听到奸佞之臣的谄媚之词,满足自己的自大心理,享受被捧在掌心的快感;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这些佞臣来帮助维护皇权,操控政治局势,默契无言之间,默契地完成着互惠互利的政治交易。
高士奇,只是康熙朝历史中的一颗棋子,他的身世和才智注定了他将成为这场政治演绎中的关键一局。这是一段精彩而错综复杂的历史篇章,其中权谋、明争暗斗交织在一起,为康熙朝的历史增添了更多精彩的色彩。在这个宫廷棋局中,高士奇注定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的每一步棋,都将决定着王朝的命运。
史书中记载,高士奇进入南书房后,开始秘密受贿。他所收取的贿赂用途之一,就是用于窥探康熙的日常活动。赵翼在《檐曝杂记》中提到,高士奇每天进朝,都携带着一个装满金豆的荷囊,每当康熙的近侍太监报告一项事情,他就奖励一颗金豆。久而久之,他对康熙的生活习惯,包括他每天读什么书、说什么话、责备谁,以及哪位妃子在他身边,了如指掌。高士奇则根据这些信息,巧妙地讨好康熙。
宗亲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记述了一次事件。康熙在金山巡游时,决定展现一番风雅之姿。然而,他在拿起笔蘸墨准备写字时陷入了尴尬。高士奇看到康熙的窘境,马上明白主子需要帮助,于是他在手掌上写下了“江天一览”四个字,然后假装磨墨,悄悄展示给康熙看。康熙心领神会,信手泼墨,成功展示了风雅之姿。
这些宫廷趣事屡见不鲜,让人不禁讪笑高士奇:“他的阿谀奉承都如此巧妙。”
随后,乾隆朝的和珅,便从高士奇那里汲取了谄媚奉承之术的灵感。
然而,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高士奇的奸佞之术,更是康熙皇帝的智慧。康熙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眼光和雄心,他的举措精明而具有深刻的政治洞察力。
警告实际上是一场政治游戏的开始,他明白高士奇的野心和动机,但也意识到他对康熙自身的需求。康熙的权谋在其中深不可测,他使用高士奇这枚棋子来维护自己的皇权,同时也让高士奇相信他已被纳入康熙的核心圈子。
高士奇的本质是复杂的。他虽然才华出众,但他缺乏高尚的政治理想,更多地追求个人的功名和私利。康熙理解了这一点,并巧妙地将高士奇利用于自己的政治目标。高士奇成为了康熙手中的一张牌,用来维护皇权和实现政治愿望。
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康熙的治国智慧,他善于运用人才,将他们置于合适的位置,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他的眼光独到,能看清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并善于利用他们。
高士奇和康熙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康熙朝历史中的一段精彩篇章,展示了帝王与臣子之间权谋的较量,以及政治智慧的博弈。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政治并不总是黑白分明,而是充满曲折和复杂性,需要智慧和技巧来驾驭。
高士奇的权谋如同一场巧妙编织的游戏,每一步都是精心策划的棋局。他曾经是索额图的家奴,但当索额图因反对削藩而招致康熙的怀疑时,高士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背叛。他以索额图曾经对待他的态度为借口,却隐藏了自己的真正动机。
在实际情况中,索额图并没有如高士奇所声称的那样对待他,这只是高士奇刻意寻找的借口。无论索额图如何待他,高士奇的奸佞本性都会让他在感知到康熙的帝王计谋后,准备好刀子,将其指向索额图。
高士奇的投靠明珠同样充满心机。他对明珠表示极大的恭敬,但随着自己在康熙朝的地位逐渐上升,明珠变成了他的竞争对手。高士奇开始卖宫廷消息,积累了巨额财富,成为京城的巨富。他不再将明珠视为主人,而是将其视为自己获取名利的工具。
高士奇不仅以金钱收买人心,还与徐乾学合谋,在康熙朝建立了江浙官僚势力集团。他的权力逐渐膨胀,成为康熙朝的巨贪权臣,排斥那些不肯纳贿的人。
然而,高士奇也明白了权力的脆弱性。他知道康熙希望利用他来维护自己的皇权,但他也知道,一旦他的野心与康熙的政治目标发生冲突,他可能成为牺牲品。因此,他利用康熙对明珠的不信任,巧妙地策划了一场政治阴谋,导致明珠被革职。
高士奇的智慧和政治手腕在这一段历史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他的行动充满了权谋和心计,他知道如何在康熙朝的政治舞台上生存并取得成功。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康熙皇帝的深刻智慧,他善于运用人才,但也能识破权臣的野心,将他们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高士奇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政治智慧的博弈,这也是康熙朝历史中的一段重要篇章,揭示了政治世界中的权谋和权力争夺。
高士奇身陷风波,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却如履薄冰,因为他深知康熙皇帝的善变和谨慎。
尽管康熙宠信他,但他始终没有给予高士奇高品级的官职。高士奇虽然积累了财富,但他清楚自己的权势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他知道,在康熙朝,权臣如同棋子,有时会被利用,有时则会被舍弃。
高士奇深谙康熙的御人之术,了解权谋斗争的复杂性。他知道,成功的权臣必须懂得进退之道,以保护自己不受牵连。
然而,高士奇的聪明和机智使他能够应对危机。当张汧因受高士奇指使而被审订时,高士奇以坦诚和恳切的态度对康熙表明自己并未亲自参与贿赂诸臣。他巧妙地将自己置于康熙的恩宠之下,强调所有的财富都是因为皇帝的恩宠而来。
高士奇的坦白和谦逊让康熙感到愉悦,他选择了笑纳高士奇的解释,而不是严厉惩罚。
然而,新的威胁很快浮现。徐乾学和郭琇等人对高士奇提出了严厉的指控,试图将他引入政治陷阱。高士奇再次以高超的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他提前获取了郭琇的弹章,避免了受到严重的指责。高士奇还利用康熙的不信任感,将熊赐履的书信呈上,成功地扭转了局势。
高士奇的反击没有停止,他继续打压徐乾学和郭琇等人,导致朝堂上内讧不断。康熙最终感到厌烦,将这些争斗者都遣返回籍。
高士奇以自己的智慧和权谋成功地度过了这场政治危机,他侥幸地回到了杭州,但这一切也让康熙对他充满了忧虑和疑虑。
高士奇的生平如同一出错综复杂的政治戏剧,他巧妙地运用权谋和智慧,生存于康熙朝堂之上。他也展现了佞臣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和成功,但最终,他留下了一个谜团,康熙是否真的念念不忘他,仍然是历史中一个未解之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点来说天下长河比康熙王朝强的多,康熙王朝那个历史真实性比网络小说强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