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时期,栾阳城南有户舒姓人家,家主舒泰康,30岁那年外出经商赚了点钱,回乡后开了家绸缎庄。如今他已年过40,成了城里数一数二的富商。舒泰康的媳妇马氏,模样丑陋,皮肤黝黑,脸上还长满了麻子,言行粗鲁,一点儿也没有当家主母的风范,倒像个粗使婆子,舒泰康对她是一点儿也看不上。
以前舒家穷得叮当响,连媒婆都不愿上门,舒泰康不想打光棍,才勉强娶了马氏进门。如今舒泰康富甲一方,虽然看妻子不顺眼,却不敢明目张胆地提出休妻,毕竟当初多亏了老丈人资助,才有了他的今天。休妻不成,舒泰康便想着纳妾。他千挑万选,先后纳了两房小妾,本指望她们能为舒家开枝散叶,谁知两人进门后都没生养,让他感到非常失望。
其实舒泰康并非没有子嗣,他和妻子马氏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名叫秀莲,长得样貌丑陋,脑子还不灵光,一直没能嫁出去。儿子舒凡长相尚可,年纪轻轻却迷恋上了大烟膏子,好端端的一个人变成了肺痨鬼,都20岁了还没娶妻。儿子讨不上媳妇,女儿又嫁不出去,舒泰康只能守着万贯家财唉声叹气。
有天他去城西办事,途中路过福民巷,看到黄家小姐正在抛绣球招女婿,忽然心中大喜。没过几天,舒府门口就搭起了绣楼,舒泰康放出消息,女儿要绣球招亲,择取佳婿。消息一出,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大家都拭目以待,想看舒家的笑话。
招亲那天,舒府门口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凑过来看热闹。听说舒家千金相貌丑陋,大家都很好奇,想看看她到底长啥样。在丫鬟的搀扶下,秀莲登上绣楼,刚一露脸,台下就传来一阵嘲讽声。忽然有个富家公子扯着嗓子高声大喊:“舒小姐肤白貌美,倾国倾城,真是令本少爷大开眼界。”众人闻言哄堂大笑,那男子很是得意。秀莲很生气,拿起绣球朝男子砸去,台下之人纷纷躲闪,生怕当上舒家的女婿。富家公子不慌不忙,把身旁的乞丐往前一推,绣球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乞丐怀里。秀莲气得直跺脚,众人却哄堂大笑。大伙都以为舒泰康会反悔,谁知他把乞丐请上绣楼,当众说道:“真是天赐良缘,从今以后,高大祥就是我舒家的女婿。”大家惊得目瞪口呆,以为舒泰康在说胡话。
原来高大祥不仅是个乞丐,而且身世还非同一般。他5岁那年,父亲高炳怀发现妻子与人有了私情,一怒之下要了两人的性命,随后被发配边关服劳役,途中跳崖自尽,瞬间家破人亡。可怜的高大祥成了孤儿,从此也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后来人们对他的身世也产生了质疑,都说他长得一点儿也不像父亲,背地里指指点点,甚至还有人说他是个野种。舒泰康能认下这个女婿,确实令人吃惊,除了高大祥的样貌能配得上秀莲,其他的没一样能行。
舒泰康不但认下了这个女婿,还将他留在府中,让下人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幸福来得太突然,高大祥高兴极了,绫罗绸缎一穿,顿时变了个样,就连说话也有了底气。
没过多久,舒泰康就派他去兴隆商行买米,还特意告诉他先赊账,下次买米再一起结算银子。舒家是兴隆商行的老主顾了,李掌柜看在舒泰康的面子上,让高大祥拉走了两袋米。过了没几天,家里米就吃完了,高大祥听从岳父之言,又跑来商行买米,这次同样是赊账没付钱。李掌柜不好意思张口讨债,只盼着他下次来的时候一起结算银子。可从那以后,高大祥就干脆不来了,还去对面的福祥米行买了一车米,并且当场就结算了银子。李掌柜看到后很生气,觉得高大祥是故意在找茬,拉下脸来去找他讨要银子,两人在街上大吵一架,引得路人驻足围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高大祥没钱还账就想溜之大吉,李掌柜不依不饶,说什么都不肯让他走,两个人你推我搡,动起手来。李掌柜是个50多岁的干巴老头,恰巧小伙计又外出送货去了,他自己一个人根本不是高大祥的对手。在好心人的劝说下,两人终于停下手来,高大祥驾着马车扬长而去。
半个时辰后,小伙计回到店里,见东家脸色铁青,忍不住询问起缘由。李掌柜说起高大祥赖账之事气愤不已,叮嘱小伙计照看铺子,亲自去舒府讨要说法。舒泰康故意避而不见,根本没有要还钱的意思。高大祥自知理短,也得硬着头皮往上冲,生怕舒家人说他窝囊,看不起自己。李掌柜本来就憋着一肚子火,见高大祥蛮横无理,便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还嚷嚷着叫他还钱。高大祥气得火冒三丈,忽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上。家丁惶恐,连忙上前搀扶,没想到高大祥已经气绝身亡。
这时,舒泰康怒气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拉着李掌柜就要去见官。人命关天,这事要是闹上公堂,李掌柜定是难辞其咎。眼下保命要紧,好话说了一箩筐,舒家终于同意私了。
舒泰康见火候已到,便请李掌柜进屋细谈。舒泰康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说道:“令爱长得花容月貌,若是能嫁进舒府,这辈子便可衣食无忧。如果我们两家结了亲,此事我断然不会再追究。”李掌柜听罢,气得浑身发抖,骂他为老不尊,痴心妄想。舒泰康哈哈大笑,连忙解释道:“亲家别误会,我这是在帮犬子提亲。”李掌柜听到这里,更加生气了,那舒凡分明是个肺痨鬼,还想癞蛤蟆吃天鹅肉。看着舒泰康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李掌柜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舒泰康见他不肯答应,立刻变了一副面孔,冷哼一声说道:“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你一天的时间考虑,若是不答应,咱就公堂上见,到时候你可千万别后悔。”李掌柜欲哭无泪,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见到女儿千惠,心如刀绞一般。
原来李掌柜早年丧妻,后来也没有再娶,一个人含辛茹苦将女儿抚养长大。千惠出落得花容月貌,亭亭玉立,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当父亲的自然是心中欢喜,只盼着给女儿找个好人家,又怎么舍得将她许配给那个肺痨鬼。李掌柜一晚上没合眼,想到死去的妻子,心里就更加不是个滋味了。
次日一早,千惠做好饭菜等父亲起床,可是过了老半天,屋里也没有动静。平时一个人忙里忙外,很是辛苦,千惠心疼父亲,就想让他多休息一会儿。日上三竿之时,李掌柜红肿着双眼走出屋子,随后又转身去了书房。过了一会儿,他从书房里走出来,把一串铜钱递到女儿手上,强装笑脸说道:“惠儿,爹想吃点心了,你去五月斋买几块桂花糕来。”千惠还以为自己做的饭菜不可口,连忙从父亲手里接过铜钱,一溜烟的出了门。李掌柜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潸然泪下,双眼盯着桌子上的茶壶,注视良久。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呼救声:“快来人啊,小宝掉井里了!”李掌柜听到喊声,顿时回过神来,从柴房里拿了一根绳子,赶紧朝井边跑去。在他的帮助下,5岁的小宝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小女孩告诉李掌柜,她叫彩蝶,家住城西柳叶巷。刚才弟弟在家大喊大叫,嚷嚷着出门找母亲,姐弟俩你追我赶出了门,谁知走到半路,小宝不小心掉进路边的水井里。李掌柜叮嘱两人一番,随后转身回了家。走进厅堂,眼前的一幕令他大吃一惊,只见舒泰康口吐白沫,倒地身亡。随行的家丁说李掌柜故意下毒,害死了舒老爷,拉着他就去见官。
高大祥的事情还没有解决,今天又闹出一桩人命案子,李掌柜欲哭无泪。
面对知府大人的审讯,讲述起高大祥去世,舒泰康上门逼婚之事。李掌柜不舍得把女儿许配给舒家,又怕舒泰康去衙门告官,他害怕被官府砍头,就想给自己留个全尸,于是故意支开女儿,在茶水里下了毒,打算以死谢罪。恰逢此时,门外传来呼救声,李掌柜来不及多想,连忙跑出去救人。这时舒泰康带着家丁找上门来,见家里没人,便坐在厅堂喝茶等待,于是中毒身亡。
事实如此,李掌柜也不多加辩解,只能认罪伏法。知府大人当场判了他死刑。千惠听到这一消息哭得肝肠寸断,可是人命关天,她也无能为力。正当她绝望之时,小宝娘领着儿子小宝登门致谢,听说恩公被官府判了死刑,当即叫上千惠一起去了衙门,并当众揭开事情的真相。
原来,舒泰康并非真的想认高大祥做女婿,而是为了儿子设下荒唐色局,故意拿他人当棋子。李掌柜不知其中有诈,更不知道高大祥的死跟他毫无关系。自从认了乞丐当女婿,舒泰康就悄悄地在他的汤匙里下药做手脚,高大祥对此浑然不知,只是偶尔会感到头晕目眩,四肢乏力。舒泰康见火候已到,就安排高大祥去李掌柜那买米,还故意让他赊账不付银子。李掌柜忍无可忍,登门讨债,高大祥急火攻心,死于非命。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舒泰康本以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这一切被在舒府做事的小宝娘看在眼里。李掌柜救了小宝一命,小宝娘不忍心看着恩公蒙冤,这才鼓足勇气说出真相。
知府大人得知实情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去舒府搜查取证,果然在舒泰康卧房的抽屉里发现了几包草药。经过确认,断定小宝娘所言属实,舒泰康毒害高大祥,又故意嫁祸他人,最终害人害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知府大人得知内里实情,觉得舒泰康死有余辜,报应不爽,并当场将李掌柜无罪释放。
这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之人定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