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山西药茶,尝百草精华!桑叶茶

配制茶 2021-01-04 09:30:03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传说故事

相传宋代时期,严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求医皆无效。

一日,严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灰心,我有一祖传验方治你的病保证管用,还不花你分文,也没什么毒,何不试试?”翌日天刚亮,监寺和尚就带着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露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取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游僧与寺中众和尚无不惊奇,佩服监寺和尚药到病除。

各家论述:

苦甘,寒

《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纲目》:"味苦甘,寒,有小毒。"

《医林纂要》:"甘酸辛,寒。"

入肺、肝经

《纲目》:"手足阳明经。

《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功能主治

《本经》:"除寒热,出汗。"

《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

《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

附方

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10克,连翘7.5克分,薄荷4克,桑叶12.5克,菊花5克,苦梗10克,甘草4克(生),苇根10克。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人芒硝。(《濒湖集简方》)

治乳硬作痛:嫩桑叶生采、研,以米饮调,摊纸花贴病处。(《妇人良方》)

治吐血: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每服15克,冷腊茶调如膏,人图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后用补肺药。(《圣济总录》独圣散)

桑叶茶

桑叶茶一般选用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嫩桑叶为原料,经科学烘焙等工艺精制而成。工艺中除去桑叶中有机酸的苦味、涩味较为关键;口味甘醇、清香溢人等特性也重要。

桑叶内含有一种叫做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这是一种仅存在于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含量约100mg/100g,这种生物碱是一种α-糖苷酶的抑制剂。桑叶中不仅含有DNJ,而且含有丰富的γ氨基丁酸和植物淳,其含量是绿茶的3-4倍。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