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系统中的杂质(如碳化物、颗粒物、水分、氧化产物等)会降低传热效率、堵塞管道、腐蚀设备,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去除杂质需结合物理、化学和预防性措施,以下是具体方法及步骤:
一、杂质来源及危害
1. 氧化产物:高温下导热油与氧气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和胶状物。
2. 热裂解碳化物:油温过高导致油品裂解,形成碳黑或焦炭。
3. 颗粒物:管道锈蚀、密封材料磨损、外部灰尘侵入。
4. 水分:系统密封不良或新油未脱水,导致汽化压力波动。
二、杂质去除方法
1. 物理过滤
机械过滤
-步骤:在循环泵入口或旁路安装高精度过滤器(推荐5~10μm),定期清理或更换滤芯。
- 适用杂质:碳颗粒、金属碎屑、悬浮物。
- 注意:避免滤网过密导致系统压降过大。
- 离心分离:
- 通过离心机将密度较大的颗粒物(如碳黑)从油中分离,适合高浓度杂质处理。
2. 化学处理
添加分散剂:
使用化学添加剂(如清净剂)分散胶质和碳化物,防止沉积。
操作要点:按油量0.5%~1%添加,需均匀混合并监测油质变化。
酸中和:
针对氧化产生的酸性物质,添加碱性中和剂(如胺类化合物),控制酸值≤0.5 mg KOH/g。
3. 脱水脱气
真空脱水:
在60~80℃下开启真空泵,抽出水分和低沸物,直至油中含水量<500 ppm。
注意:需缓慢升温避免突沸。
4. 定期排污与补油
排污:在系统低位设置排污阀,定期排出沉积在膨胀槽底部的杂质。
补油:补充新油稀释旧油,延缓劣化(建议每年更换10%~20%旧油)。
5. 在线净化系统
安装连续运行的旁路净化装置,集成过滤、吸附、脱水功能,实现杂质实时去除。
三、预防措施
1. 控制运行温度:避免油温超过设计上限(通常≤300℃),防止热裂解。
2. 隔绝氧气:
- 膨胀槽充氮气保护,减少氧化。
- 系统密封性检查,防止空气渗入。
3. 定期检测油质:
- 每月检测黏度、酸值、闪点、残碳等指标,超标时及时处理。
4. 系统清洁:
- 停机时用低粘度油冲洗管道,清除残留碳化物。
5. 选择优质导热油:
- 选用热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的合成型导热油。
四、紧急情况处理
严重结焦:需停机进行化学清洗(如碱性清洗剂循环)或机械清焦。
水分污染:立即停止加热,开启脱水程序,避免高温汽化引发爆沸。
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去除杂质并延长导热油寿命。建议制定维护计划,结合实时监测数据调整处理策略,确保系统高效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