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八月,万物竞秀。
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个个科创园区、一幢幢科创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160多个高端科创项目在此加速落地。
日新月异的河套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也成为深圳奋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生动注脚。
2024年8月18日南方日报头版版面图
5年前的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深圳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和光荣使命。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深圳始终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
5年来,深圳全面纵深推进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从经济总量站上3.46万亿元,到在全球招商大会释放强大“磁吸力”;从“20+8”产业集群横空出世,到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改天换地”;从扎实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到推动深港澳更紧密务实合作,让大湾区核心引擎持续轰鸣……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深圳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向世界传递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
创新要素持续奔涌
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增强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场生动的无人机与烟花表演闪耀在凡尔赛宫上空,为这座浪漫之都披上了科技的光芒。这场视觉盛宴的“幕后英雄”,正是来自深圳龙岗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巨创新。
“深圳智造”闪耀全球,是深圳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过去5年,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塑造了以新能源汽车、新兴储能、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新引擎”,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开启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征程以来,深圳经济发展保持强劲势头,不仅成为国内第三个GDP越过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更在高位上持续迈进,在全球城市排名第10位。
2019—2023年,深圳GDP年均增长5.1%,位于一线城市之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由2019年的7355.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近万亿元(9921.7亿元),年均增长达到7.8%。
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深圳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019年的37.7%提升至41.9%,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6.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取得新进展;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建设提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1%……5年来,深圳持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创新动能更加强劲。
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来自创新。在深圳,创新有“6个90%”的说法: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资金等都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和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等都出自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94.9%。目前,深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7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47万家。
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吸引外资纷至沓来。今年以来,苹果、特斯拉、英国DMG会展、日本松下、瑞士德科等跨国企业的高管频繁现身深圳进行项目洽谈、投资签约,彰显了全球投资者坚定看好深圳、投资深圳的信心。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83家,占全国比重达到13.7%。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87条“深圳经验”走向全国
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上线运行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标志着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正式启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一直以来,深圳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宣布,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
深圳坚定扛起主体责任,举全市之力推进试点任务落地落实,推动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深圳市暂时调整实施4部法规5个条款,首批40条授权事项全面落地实施。近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3次发文向全国推广深圳改革创新举措达87条。
从率先推动个人破产制度“破冰”并稳步前行,到出台并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从深圳证券交易所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到试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从探索“工业上楼”,到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过去5年,深圳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注重改革实效,不断激发起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动力和活力,让发展红利持续释放。截至目前,深圳商事主体超过420万户,已连续4年获评全国工商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加速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8月的鹏城,湛蓝的天空、低垂的白云、绚烂的晚霞,以及不时出来“闹腾”的彩虹与高楼大厦交相辉映……人们在“好city啊”之叹中见证美不胜收的深圳。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一直以来,深圳朝着民生幸福标杆的方向,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市民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2019—2023年,深圳联合相关部门完成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8.4万个、病床位1.86万张,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60.65万套(间)。
一座城市里,藏着1260个公园,这是深圳人的生态福利。在深圳,每15分钟就能走到一个社区公园。如果按1天逛1个公园的节奏,走遍深圳所有公园,要花近3年半时间……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在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上一直走在前列,正加速奔赴“可持续发展先锋”。
近年来,深圳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成为常态,让市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看得见、感受到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自有监测以来首次出现全年“零”灰霾。今年1—6月,深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第四,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国超大城市第一。
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是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过去5年,深圳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文明创建蔚然成风,以《咏春》为代表的文艺精品佳作不断“破圈”。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以花游姐妹花王柳懿、王芊懿为代表的深圳健儿既显“深”手,又见金牌,更展精神,在奥运会赛场展现蓬勃向上的深圳力量。
在浩渺的时间长河中,5年转瞬即逝,但总有一些生动实践,将宏图照进现实,刻录下新征程的步履。
从2019到2024年,5年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积累,让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显生机勃勃,其独特的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也向世界展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过去,透过深圳这扇窗口,人们领略着中国改革的万般风景。
如今,透过深圳这扇窗口,世界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南方+记者 崔璨
内容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