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剧《雍正王朝》的某一情节中,时值炎夏,八阿哥、九阿哥与十阿哥于八阿哥府邸相聚。彼时,八阿哥府中的侍从精心备置了冰镇西瓜,同时,剧中亦呈现出一件形似古代“冰箱”的器具。
【冰政系统所设之职官】
冰政,其主要职能旨在服务皇室体系,涵盖为皇帝、妃嫔、王公贵族以及各处陵寝供应酷夏所需之冰。鉴于此事务未被纳入国家核心行政范畴,故而未设立独立衙门予以专项管理。相反,具体事宜由工部负责兼领统筹。
在古代,关于采冰、储冰及颁冰等事宜,均归工部都水清吏司管辖。依据既定规制,该司定额设置“冰窖监督”,其中满洲籍与汉族各一名。需注意的是,“冰窖监督”并非正式的职官称谓,而是属于“差遣”与“兼职”的类别。其任职人员,是从工部堂官及司官中审慎拣选而出。
司官所涵盖范畴颇为广泛,其中囊括郎中、员外郎以及主事等职位。至于冰窖监督这一职务,其任用秉持的原则并非基于既定、规范的人事遴选流程,而是大体依据人员的空闲状况来决定兼任人选。由于冰窖监督一职具有临时性特征,且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因此其任期设定为一年。
鉴于冰政与皇室存在紧密关联,内务府会选派相应人员投身于具体事务。依既定规制,采冰、储冰及颁冰等环节,分别由品级为七八品的小京官负责。而诸如搬运等劳作,则由工部或内务府招募各类工匠承担,每日依规为其发放口粮与薪资。
【采冰、颁冰的具体时间以各地地方用冰来源】
于封建王朝时期,皇宫、王府、陵寝及京师各部院衙门的用冰数量均有明确规制,遵循“量岁所需而藏于窖”之原则。采冰作业一般始于每年冬至后之三九时段。在此之前,工部需以正式公文与内务府奉宸苑进行沟通协调。协调完成后,由奉宸苑于指定场所开展冰块开采工作。
为保障冰之品质,奉宸苑常择水质优良且处于背阴方位之地实施开采作业。此举旨在规避开采过程中,因日光照射而衍生的一系列不利状况。
采冰周期一般限定在一月以内,翌年仲夏时节,各冰窖依据既定数量供应所需冰块。供冰时间亦遵循特定规制,自农历五月初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止,为期三月。
在清代,陵寝选址多远离京师,因地处偏远,交通条件受限,往来运输成本高昂。鉴于此,为有效控制用冰开支,各处陵寝所使用的冰,均由当地官府于属地进行取材。其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在陵寝供应规制方面,各陵寝有明确的属地分工。昭西陵的物资供应,遵循遵化州与蓟州按年度交替承担的模式;景陵所需供给,悉由遵化州负责;景陵妃园寝的供应任务,专属蓟州。至于孝陵、孝东陵与裕陵,丰润县肩负其供应之责。而泰陵、泰东陵连同妃园寝等相关陵寝,皆由易州予以供应。
鉴于御史所依据的乃是嘉庆朝《大清会典》之记载,因此,目前可得的陵寝资料仅涵盖上述各处。然而,需明确的是,嘉庆帝陵寝以及后世帝王陵寝在供冰原则方面,大致亦遵循此制度,即由陵寝所在地之官府负责供冰事宜。
在清代,帝王出行巡幸颇为常见。于盛夏时节,须妥善筹备用冰等后勤事宜,以保障帝王出行所需。例如,热河行宫每年额定备冰两千块;喀喇河屯周边备冰三百块;巴克什营、两间房、常山峪、小营、波罗河等七处,每处各屯冰一百块,旨在满足帝王随时之需。
以康熙、乾隆二位帝王南巡为例,彼时,江浙地区各府州县皆需预先筹备藏冰事宜。每逢南巡年份,苏州府与淮安府便在各自府内设置冰窖用以储冰。而江宁府、扬州府、徐州府、常州府以及镇江府等,会聘请苏州府与淮安府的窖户,于宿迁及本府范围内进行藏冰,旨在满足皇室御用之需。
自乾隆朝起,尽管浙江省自身具备藏冰供应能力,然清廷仍专门差遣人员于苏州府营建冰窖。其运作模式为,待皇帝莅临苏州府之际,所藏之冰便转运至杭州。
【京师各处冰窖的分布情况】
在古代藏冰活动中,冰窖乃必备设施。京师作为用冰需求极大之地,各处冰窖布局与藏冰规模均有明确规划。于隆宗门外,设有五座冰窖,其藏冰量达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分布着六座冰窖,可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处,有三座冰窖,藏冰量为二万六千七百块;德胜门外,设有一座土窖,能藏冰两万块;而正阳门外,两座土窖的藏冰量总计达六万之数。
各地冰窖所储之冰,规格统一,宽与厚均为一尺五寸。此类冰窖,主要服务于皇室及各部院衙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此数量庞大的冰块,具体的分配方式是怎样的?
需明确,于宫廷之中,皇帝取用冰块并无数量上的约束,可按需取用。与之相对,各部院衙门在冰块使用方面,却遵循着严苛的数量限定规则。具体情形如下:
在清代冰政分配体系中,吏、礼、兵三部,每日每部可得冰六块;户部每日获冰十六块;刑部则每日有二十块之配给;工部每日得冰十七块。国子监每日获冰七块,都察院每日十六块,理藩院每日五块,宗人府每日三块。此外,稽查钦奉上谕事件处、总理火器营、中书科、光禄寺等三十六处衙门,鉴于其职能与事务所需,每日各得冰一块,此分配格局旨在满足不同衙门在炎夏时节之政务运作需求。
王府用冰在数量规制方面,并无统一规范。朝廷未设专门针对王府的藏冰供应机制,王府之冰,多赖皇帝赏赐。因赏赐并无定数,故王府实际所得用冰数量难以确切统计。
于京城之中,王公大臣所用之冰,其获取途径通常为自行承担费用。一方面,他们会依市场价格,委托工部与内务府统一进行开采;另一方面,亦有专门雇佣劳工开采之举。由此可见,即便在酷暑难耐的夏季,王公贵族群体的用冰需求亦能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