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能臣刘统勋书法,堪称文臣典范

茶眼评陕西 2025-04-13 04:27:42

在明清两朝能当走上仕途的,其书法功力肯定不会低,而若是官位越大其字更精湛。刘统勋就是那个宰相刘罗锅的父亲,雍正二年中的进士,之后一步一步做到了军机大臣、宰相之位,有一部电视剧还是专门讲他的。

刘统勋,字延清,生于康熙三十八年,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他官至宰相之后其子刘墉也官至宰相,世间少有的一家二宰相说的就是他家,可见他家风教育是多么的厉害。

刘统勋在功绩上面人尽皆知,他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政绩卓著,深受乾隆皇帝倚重,被赞为 “不愧真宰相”。

但对于他的书法却少有人传闻,其实刘统勋也是书法功力不浅之辈,他虽不常作书,但在当时还是名重一时。这其中或许和他本人的名气也有关系,但他是名人不怕火炼。

在现存的《刘文正公遗墨》中便可窥探一二,他的楷书虽有馆阁体余韵,但也是工整端严如庙堂礼器,其用笔更是健似寒梅首瘦枝,其中即有欧阳询的峭拔,又有董其昌的疏朗。

可见在清初时期董其昌的书风和欧阳询的楷书深深的影响着入仕之人,与刘墉不同的是刘墉善用淡墨,而刘统勋确是截然不同。

他的书法尤其是行书比刘墉的好看太多了。

清代著名学者王昶称:“公常谓少时书仿赵承旨,中年慕文待诏,晚年不复求工点画,然不求工而自工,斯天下之至工也。”

意思是说他在年少时书法是学的赵孟頫,到中年时则改学文徵明的书风,晚年时便不再刻意追求笔画的精细巧妙、工整规范,然而不刻意去追求工整,却自然而然地达到了工整精妙的境界,这才是天下最为高超精妙的书法技艺啊。

刘统勋虽不以书法名于世,但他的书法却是清峻拔俗,笔风更是行笔娴熟稳健,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船夫,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自如地驾驭着船只。厉害!

1 阅读:166

茶眼评陕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