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吃汤圆,如何做到血糖不飙升?这5点一定要牢记!

昌宇随心养护 2025-02-13 04:28:3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每年元宵节,汤圆成了饭桌上的“主角”,软糯香甜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一口下去,血糖可能像坐火箭一样飙升。

难道糖友们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掌握一些技巧,糖尿病患者也能安心吃汤圆,而不让血糖失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汤圆到底有多“凶猛”?别小看这一颗!

很多人觉得,汤圆小小一个,吃几颗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你可能没意识到,一颗普通的黑芝麻汤圆,碳水含量大约在20克左右,热量接近100千卡,也就是说,吃5颗汤圆,相当于吃了一碗米饭的碳水化合物!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飙升的风险非常高。

更麻烦的是,汤圆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糯米的升糖指数(GI)高达87,远高于标准白米(GI 73)。

糯米的消化速度快,进入体内后很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再加上馅料中的糖分,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那是不是糖尿病患者真的一口都不能碰?只要掌握一些技巧,还是可以吃的。

第一招:吃汤圆,顺序很重要!

你可能听过“吃饭顺序”这个概念,但你知道吃汤圆也要讲顺序吗?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才是碳水化合物,这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为什么这么说?研究发现,先摄入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会在胃里形成一道“屏障”,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如果你先吃汤圆,等于直接给身体“灌糖”,血糖会快速上升。

而如果你先喝一碗无糖豆浆、吃点鸡蛋和蔬菜,再吃汤圆,血糖变化就会平稳许多。吃汤圆前,别急着下肚,先来点蛋白质和蔬菜,血糖管理会更轻松!

第二招:煮汤圆的水,别喝!

许多人煮汤圆时,会顺便喝点煮汤圆的水,觉得这样更有味道。但煮过汤圆的水已经溶解了大量的糯米粉以及糖分,喝下去相当于给自己加了一杯“糖水”。

有实验显示,煮汤圆的水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淀粉,这些淀粉进入体内后,会进一步促进血糖上升。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记住:汤圆吃完,汤别喝!

第三招:用“替代品”,吃得更安心!

我们都知道,传统汤圆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粉,而糯米粉的升糖指数极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答案是:有!

1. 低碳水版汤圆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低碳水、高蛋白的汤圆替代品,比如用全麦粉、燕麦粉、魔芋粉等制作的“低升糖”汤圆,可以降低对血糖的影响。

2. 自制无糖汤圆

如果你喜欢自己动手,可以用黑豆粉、紫薯粉等制作汤圆皮,馅料则可以用坚果碎、芝麻粉加赤藓糖醇代替白糖,这样既能保留汤圆的口感,又不会让血糖飙升。

3. “假装”吃汤圆

如果你只是想感受节日氛围,其实可以尝试用豆腐丸子、紫薯丸子等代替汤圆,口感也很不错,但对血糖的影响会小得多。

第四招:别空腹吃汤圆!

很多人喜欢早上空腹吃汤圆,觉得这样最有节日氛围。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吃高GI食物,血糖会飙升得更快!

空腹状态下,人体胰岛素分泌较低,此时如果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身体会来不及处理,血糖瞬间冲高,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吃完汤圆后,血糖一下子飙到15mmol/L以上的原因。

正确的做法是,和蛋白质、脂肪一起吃,比如搭配鸡蛋、无糖酸奶或坚果,这样可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第五招:吃完汤圆,动一动!

吃完汤圆后,如果你只是坐着不动,血糖会维持在高位很久。但如果你饭后活动30分钟,血糖下降速度会更快。

研究表明,饭后轻度运动(如散步、慢走)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吃完汤圆后,不要马上躺下或者坐着刷手机,去楼下散个步、收拾一下家务,哪怕只是站着活动,也比完全不动要好。

如果你有血糖监测设备,可以试试看,饭后运动和不运动,血糖曲线的变化会完全不同!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汤圆,但要聪明吃!

总结一下,糖尿病患者吃汤圆,关键是掌握好方法:

吃汤圆前,先吃蛋白质和蔬菜,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煮汤圆的水别喝,那可是“隐形糖水”;

尝试低碳水版汤圆,或者自己动手做健康版;

别空腹吃汤圆,搭配蛋白质和脂肪更稳妥;

吃完汤圆后,动一动,帮助血糖更快回落。

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必须完全戒掉所有美食,而是要学会如何更聪明地吃。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你,让你在元宵节也能安心享受一碗热腾腾的汤圆!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

《临床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食品营养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