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花罐镇柴氏祠村,2024 年 12 月 31 日热闹非凡,一场为邱柴氏太婆举办的 124 岁生日宴在此拉开帷幕。老人生于 1901 年,即光绪二十七年。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她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自己的人生也如同一部传奇。
柴氏祠村,这座被三座小山环绕的偏远山村,是邱柴氏太婆的家。她与 60 岁的孙女邱桃花住在路边的一栋三层小楼里。清晨的阳光中,太婆起床后身着喜庆的蜀锦新衣,精神抖擞。她对着镜子,动作麻利地梳理着浓密的头发,那一头黑发竟比白发还多。
邱老太步伐稳健,每天还要给欢叫的鹅投喂食物。邱老太的长寿秘诀或许就藏在她规律的生活习惯中。一日三餐,准时准点,菜稀饭能吃一大碗。晚上八点多便安然入睡,自己梳头、烧火、喂鹅,手脚利落,毫无颤抖之态。饭后她还会在院子或公路悠然散步。
她偏爱粗茶淡饭拌猪油,年轻时每晚必吃一大碗油拌面,且要放乒乓球大小的一块猪油。虽因眼疾和耳疾在医生劝诫下有所改变,但对猪油的喜爱从未消减。远嫁攀枝花的女儿每年熬猪油托人带回,村里有人杀猪也会把板油送给她,让她感受到邻里的温暖与关爱。
太婆的一生,磨难重重。早年生活艰辛,未出嫁时被称为柴会计,虽没文化却算账精准。集体生产时期,她勇挑重担,男人干的重活她也从不退缩。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她格外眷顾,40 多岁时丈夫因病离世,她独自抚养 4 个孩子。
生活的困苦从未压垮她,哪怕经济拮据,也要让孩子们在过年过节时穿上新衣服,吃上白面膜。为了维持生计,她家总是全村最早亮灯、最晚熄灯。命运的考验接踵而来,她70 多岁时大儿子因病早逝,儿媳改嫁留下孙女。她再次坚强地挑起抚养孙女的重担。
后来孙女婚姻不顺,孙女婿病故。100 多岁时,另一个儿子也离她而去。可她每一次遭遇不幸,都能在短时间内放下悲痛,以乐观的笑容迎接新生活。“她从不抱怨,不幸降临后,沉默一段时间,又开始有说有笑地面对生活。”孙女邱桃花的话语中,满是对婆婆坚韧个性的钦佩。
每年太婆生日,无论家人是否张罗,村民们都会自发前来相聚。大家自带炒花生等零食,分享生活的点滴。在身体灵便时,太婆会提前打扫院子、清洗茶杯、烧好茶水等待大家。这温馨和谐的场景,年复一年,成为了柴氏祠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太婆 124 岁生日这天,整个村子充满欢乐祥和。志愿者和村民们专门在村子附近的百年四合院为老人举办了生日宴会。房子里挂满红灯笼,一派喜气盎然之景象。桌椅摆放整齐,桌上美食水果琳琅满目,还有当地特色的卧龙鲊、肥肠等农家菜。
太婆身着新衣,精神矍铄地坐在堂屋中间,孙女和重孙们围绕身旁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外孙女杨吉文特地从外地回来,手里捧着一碗亲手擀的手工面,饱含深情地送上祝福。跪拜礼开始,邱柴氏的后人齐齐跪下,花罐镇党委书记冯洁上台致谢:“祝老人长命 200 岁!”
邱柴氏太婆,用她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道路。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整个柴氏祠村的骄傲。她的人生,如同耀眼星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只要心怀希望乐观面对,便能书写出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