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传统出版小说领域,纸质书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细分赛道的社交媒体软件、短视频直播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进一步瓜分人们的注意力。数据显示,2024年整体图书零售市场码洋同比下降1.52%,总体(不含教辅教材)市场码洋同比下降4.83% ,新书销售难度加大,知名作者版权竞争愈发激烈,曾经高速增长的短视频渠道增速也开始下滑。
但传统出版小说也并非一片黯淡。从细分市场来看,生活、教辅、语言、自然科学、少儿和教育类图书码洋实现正向增长,其中生活类和教辅类涨幅明显。同时,实体书店在数量上保持稳定增长,一批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新书店涌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体系初步构建,为传统出版小说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渠道。网络文学领域则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4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增长速度远超传统出版行业。网络文学的发展有几大显著特点:
一是内容创新持续迭代。新类型不断开创,类型融合和风格创新频繁涌现“爆款”。例如番茄小说改变了网络文学界长期区分“男频”“女频”的做法,将男女作家作品混合,还融合“老白文”和“小白文”,推动了网络文学进一步“破圈”,日活用户高达1个亿,甚至吸引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加入创作队伍。
其推出的“巅峰榜”引领网文新风格,像《十日终焉》《诡舍》等作品开创了“规则怪谈 + 无限流”的新类型 。修仙文从“稳健流”转向“日常性修仙”,淡化传统宏大架空感,增添生活质感;短篇作为新类型兴起,知乎盐言故事、每天读点故事和豆瓣阅读等平台涌现大量短篇爆款作品。
二是业态融合更加深入。网络文学的海量原创作品为网络微短剧、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的版权开发提供了丰厚基础。头部网站倾向于“全版权产业链运营”,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授权总数超过3000部,改编动漫授权总数5000余部。各网络文学平台根据自身特点探索融合,豆瓣阅读通过“长篇拉力赛”推动作品产出和版权转化;晋江文学城的“谷子经济”等版权周边产业兴起;抖音、阅文、中文在线等积极布局短剧领域,利用自身优势加速短剧项目落地和传播。
三是“出海”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40亿元,海外活跃用户近2亿人。国内网络文学企业加速探索差异化“出海”路径,晋江文学城业务已覆盖20个国家,咪咕数媒依托技术和版权资源助力网文“走出去”。
四是AI技术深度介入。AI技术对网络文学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可辅助IP改编,降低动漫、短剧等内容制作成本,如掌阅科技开发AI阅读服务,番茄小说探索AI剧本生成等工具化应用;另一方面,AI生成内容冲击原创作者,版权保护机制亟需完善,飞卢、晋江等平台坚持人工审核来应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