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16年后离奇去世,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他弟弟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而不是赵匡胤的次子26岁的赵德昭(长子赵德秀早夭),在太祖在位期间,始终没有封赵德昭为太子作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因为为所处历史大环境问题。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五代13个君主中,能够享国超过10年的,没有一个,(梁末帝勉强做了10年,最后是亡身亡国);而死于非命的超过半数,多达7人。
从唐朝门阀政治在五代逐渐崩溃,武人乱政的大背景之下,五代十国期间皇(王)位传立观念,或传弟、侄或者直接是养子,而不传立幼年甚至成年亲子者屡见不鲜。
在五代当皇帝风险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之最,很容易亡身亡国,作为五代君主,所以就会出现这种很“特别”的另类传位继承方式。
赵匡胤陈桥兵变上位,走的也是五代的老路,他自己对五代的乱局是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和理解的。作为一个新朝代的开启者,他心底里必然有着深深的恐惧感,恐惧走上五代的老路,武人抢班夺权,干掉他们一家子。
这种恐惧感使得他在建立的这个新王朝身上做了很多“矫枉过正”的保险,以文制武,杯酒释兵权,改组中枢政府进一步分权等等加强皇权,但这么多的“保险”“依然没能让赵匡胤放心。
一日未竟统一大业,他大概是不愿意立自己的儿子作为继承人的。在他死这一年,吴越、北汉还在割据,北面强势的契丹威胁甚大,赵宋的事业看似红红火火,但谁也不能保证其一朝就成为“六代”之一。
赵匡胤剧照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赵匡胤不立太子是可以理解的,算是延续“五代”选择继承人的一种惯性思维,他唯一存活的两个儿子,次子赵德昭成年了,赵德芳也17岁了,年纪虽然合适立为储君,但问题是,他们哥俩在这个新生的王朝里没啥贡献啊。
自古以来二世继承人的择立往往存在巨大的风险,一代目打江山麾下一批元从功臣,人人都为这个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二代目除非亲身参与了整个事业的建设,否则冒然上位,成为别人的刀下之鬼的风险性是极大的,比如赵匡胤取代后周,再比如明代懿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对武勋集团的屠戮;前者是功臣取而代之,后者是为没有政治根基、功勋加持的建文帝扫除威胁。
同时,赵匡胤还有一个“别人家孩子”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从小聪明伶俐,卓尔不群,跟小朋友们玩的时候,人人都畏服他,当初“陈桥兵变”时,他也是主要谋划者和实施者,以他为中心的晋王集团无论是在文臣还是武将之中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赵光义剧照
可以这样说,彼时的赵宋王朝,赵光义的影响力仅次于赵匡胤,一旦赵匡胤死掉,谁又能压得住他呢?他两个还没成长起来形成自己势力的儿子,必然是不能的。想都不用想,赵光义这种野心之辈必然会抢班夺权的。
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赵宋王朝是不适合立继承人的,或者说,对于赵匡胤来说,不适合立自己的儿子,一旦立了自己的儿子,那么与晋王之间必然存在着无可调和的矛盾,导致兄弟俩再也不如以前一般“同心协力”,甚至造成严重的内斗。
宋太祖的儿子们长大的时候,晋王赵光义已经是势力根深蒂固,独霸朝堂的存在了,宋太祖的儿子们地位权势都没起来,根本上不了位,也斗不过他们的叔叔。
这种可能出现的局面,是雄心大志的赵匡胤所不能接受的,他死时也才堪堪50岁,至少还能奋斗十几年,只要解决了周边的敌人,然后再慢慢培养自己的儿子,削弱赵光义的影响力,这或许才是他打算。
在赵匡胤死前最后一年,他已经开始给自己的儿子加权。而且还通过迁都洛阳来打探晋王底细,显然是密有易储的想法了,当时兄弟双方激烈争锋,甚至晋王气得不行臣礼就直接离开。这件事宋史里不见记载,但实录中说得分明,其实至此兄弟二人已撕破脸皮。
赵匡胤身体很好,武艺高强,并不是一个短命鬼,他大概对自己的寿命也是充满了自信的,所以在继承人问题上,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那就是”拖时间“,等自己把一切问题解决掉再立太子。
可惜,他没能等到这一天就猝死了,他的死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而关于他的继承人,也留下了“金匮之盟”的传闻,这一年,赵匡胤暴毙,三年后赵德昭被迫自杀,再两年后,赵德芳暴毙,至此,赵匡胤儿子全军覆没,北宋帝位一系也一直在赵光义后代手中。
看看五代的历史就知道了,传位给幼子真不如传给兄弟,赵大本人的皇位就是从幼子那抢来的[笑着哭]
赵匡胤与赵光义,赵大与赵二
烛光斧影,但靖康后光义的一脉全去北国了,也是报应。
结果到了南宋时候皇权又回到赵匡胤子孙手上了[doge]
我不信一个皇帝,还是开国皇帝不想把江山给自己儿子。关键那时候他儿子也不是儿童,都是成年人了。肯定是赵光义和手下合谋害死了他,
宋太祖与宋太宗差距很大,赵二就是个赵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