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引领农民举义,就此开启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大幕。仅短短一年,起义军就从起初的区区数百人壮大至数十万人之众。一时间,秦朝仿若风中即将熄灭的烛火,处处皆是衰败之象。但最终,这场起义还是落了个失败的结局,主将恰似曙光里的流星,刹那间璀璨却又迅速消逝。细究起来,陈胜的用人不当、内部的纷争以及章邯的东归,与这场起义的失败有着极大的关联。
【一、破晓时分的号角】
公元前209年的农历九月,秦二世登基不过三年,这天下已然是处处哀声载道。秦王政当政时推行严厉的法家之策,虽说曾减轻刑罚、精简政务、唯才是用,使得那阵子政治清明,百姓也能过上安稳日子。可惜这般好景并未长久,秦二世即位后沉迷于声色犬马,还常常隔三岔五地在全国巡游。当下这天下虽说名义上是统一的,可实际上在那龙兴之地,百姓却是生活困苦,难以维持生计。
这会儿的陈胜,就是大泽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原先是项燕的门客,后来被秦王政给叫去进朝修建阿房宫了。在这当儿,陈胜瞅见朝廷政事糟糕,当官的腐败不堪,老百姓在严苛的徭役之下,那真是到处都是悲惨景象。满肚子的憋屈,没地儿去讲。这时候,有个叫吴广的老农民,常常在村子里高谈阔论天下的事儿,说话很尖锐,特别受乡亲们拥护。陈胜好几次听了吴广的话,特别佩服,就跟他来往得特别频繁,俩人成了知心朋友。
有一天,陈胜思来想去,最后跟吴广说出了心里话:“当下这世道太黑暗啦,当官的不正派,老百姓也过得不顺心,咱老百姓真是遭老罪了,我实在是忍不了啦!”吴广明白地应了一声,点了点头,他俩就这么聊上了。陈胜接着问道:“吴叔,我打算改变这局面,您愿不愿意跟我一块儿干?”吴广琢磨了一小会儿,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愿意,咱一步步来谋划。”打这起,两人就开始暗地里联络各方,为发动起义做准备。
没过多长时间,陈胜当上了大泽乡的县宰,这对他来说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这一年,秦朝展开了第三次全国性的徭役,而陈胜负责监管这次徭役。九月中旬的时候,那些饱受折磨的百姓又一次聚集到县衙,准备动身去修建阿房宫。
这天清晨,乡亲们一个个脸色苍白,神情疲惫不堪。陈胜放眼四周,心里很不是滋味。“这种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咱乡亲们到底得遭多少罪呀?”陈胜暗暗地攥紧了拳头。就在这时,吴广轻轻拍了下他,暗示时机成熟了。陈胜会意地点点头,干咳两声,冲着围拢过来的乡亲们高声喊道:“老少爷们儿,天下都快被那些残暴的官老爷们给压得没活路了!咱们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今儿个,我就要领着大伙起来造反,把这腐朽的王朝给推翻喽!”
话一说完,群众中起初是死一般的寂静。没几秒,一个青年情绪激昂地喊道:“县宰说得在理!我们拥护县宰!”紧接着,一片赞同的呼喊声直冲天际。陈胜与吴广相互看了一眼,内心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就在这黎明之际,他们奏响了反抗的旋律,燃起了推动朝代更替的希望之火。
【二、星火燎原】
陈胜和吴广迅速借助乡亲以及宗族的势力,于大泽乡构建起起义军的营地。这消息一经传出,周边好多村子的百姓都接连赶来,没过多长时间,人数就猛增到数千人。起义军很快攻克了周围的好几个乡镇和县城,那阵仗相当大。在起义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陈胜顺顺当当地称了王。
陈王在刚建立国家的时候,就委任吴广为“假王”,让他带领西路军,朝着关中腹地进发。这样做,一是为了鞭策吴广施展他的才能,二是为了避免吴广在起义军里的威望太高。陈胜的弟弟陈余则被任命当上将军,统率主力的东路军。而陈胜本人留在苑首(现今安徽阜阳市颍上县),以此来对整体局势进行筹划安排。
吴广这人向来颇得民心,起义之后更是名声大噪,各地的起义军对他都极为敬仰。有一回,吴广到军营巡查,士兵们纷纷涌上前去迎接,其中还有人径直跪倒在地,恳请吴广称王。吴广赶忙制止,称应当让陈王称帝,这才是正确的。像这样的情形多次出现,陈胜心里颇为不快。
有个起义军的老将领叫田臧,他跟陈胜讲:“主公啊,您把吴叔立为‘假王’,也许从政治方面考虑确实得这么做。”
“不过臣觉得吴叔这人太过贪恋女色,做事也多有懈怠之处,当下军心都已经涣散了,这样恐怕对起义的大事不利啊。还不如早点对人马进行改组,省得在战场上出问题。”
陈胜点了点头说道:“多谢田将军的提醒。您讲的在理,我会再好好琢磨琢磨的。”
没过多会儿,田臧一伙人在荥阳把吴广给杀了。他们把吴广的脑袋呈给陈胜,还说吴广“不懂军事权力,没法跟他一块儿谋划大事”。陈胜虽说在表面上怪罪他们自作主张,可心里头却暗暗地舒了一口气,最大的心头大患给除掉了。
【三、风云突变】
吴广遭杀害后,起义军的西路军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了无人统领的局面。于是,陈胜让田臧临时担任西路军的主帅,命其负责坚守荥阳,以此来阻拦章邯东行返回。而在东路军这边,陈余在这段时间里成功攻占了好几座城池,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一开始,陈胜觉得秦朝已然摇摇欲坠,危在旦夕。哪承想秦二世火速调派章邯带领军队往东赶,想要镇压起义的队伍。章邯那可是当时首屈一指的神将,这给起义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田臧在荥阳和章邯激烈鏖战了三天,结果损失严重,无奈只好撤回襄城。章邯借此胜势继续向东挺进,没多久就抵达了襄城下。田臧苦苦坚守了七天,最终城池还是被攻破,他选择自刎以报国。至此,西路军彻底崩溃,章邯顺势一举占据了三晋之地。
当西路溃败的坏消息传到苑首,陈胜正在宫里欣赏歌舞呢。得知这一消息后,陈胜火冒三丈,嚷道:“我给田臧那么多精兵强将,他咋就输给章邯那厮了!”身边的人没一个敢吭声的。
陈余瞅了陈胜一眼,心里暗自嘀咕:你才没本事呢!明明知道章邯是当今头号猛将,你不但不去阻拦,还放任西路军单独去赴死。现在倒好,在这儿发牢骚,简直不像话!不过,陈余到底还是没把这话说出口,只是悄悄地更加用力地加强防守了。
然而,大局已定,章邯一路往东挺进,攻无不克。终于,在公元前 208 年冬季的一个清晨,章邯的军队抵达了苑首城下。“敌人来啦!”哨兵的一声大喊,使得陈胜整个人都呆住了。“这、这么快就到咱这儿了?”陈胜脸色煞白,慌了手脚。
陈余站在城楼上向远处眺望,只见章邯的大军气势汹汹,锐不可当,着实难以抵挡。“陈王啊,对方实力强大,咱们这边处于弱势,要是硬着头皮去应战,那只会造成无谓的牺牲。依我看,不如我来负责断后,您赶紧往东南方向逃走。”陈余盯着陈胜,缓缓地说道。
陈胜的身子禁不住微微发颤,最后还是决定逃跑。这天夜里,陈胜悄悄换上百姓的衣裳,带着几个亲信,还拿上了金珠财宝,匆忙逃离。第二天黎明的时候,章邯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克了苑首,陈余在战场上丢了性命。起义的军队像没了头的苍蝇,乱作一团,只得各自逃命去了。
【四、黯然终结】
陈胜乔装逃跑的行迹没多会儿就被人发现了。他路过一个小村子的时候,恰好碰到村里有个卧病在床的老伯。老伯把陈胜给认了出来,气呼呼地说道:“你这家伙真没良心!当初咱们老百姓是因为啥才跟着你起兵造反的,哪承想你半道上就把我们给撇下不管了!我们的家都给毁了,你凭啥带着金银财宝自己逃命啊!”
陈胜脸色煞白,只得赶忙加快步伐离去。这晚投宿时,驿站的车夫也把他给认了出来,趁着陈胜入睡之际,将其杀害,夺走财宝后仓皇而逃。
一个月后,项羽攻灭秦朝进入咸阳,紧接着对天下诸侯进行分封。当得知陈胜、吴广的起义最终失败,他们本人也惨遭杀害的情况后,项羽感慨道:“陈胜、吴广的功绩,会流传千秋万代!虽说他们未能成功,但起义的精神却给我们这些后来人带来了启发。”
后人认为,陈胜吴广起义虽说以失败告终,但它成为压垮秦朝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作用不容轻视。他们的起义戳破了秦朝看似美好安稳的表象,加快了秦王朝走向覆灭的步伐。尽管陈胜、吴广已然离世,然而他们那试图绽放却又短暂消逝的光辉,依旧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
【结语】
陈胜吴广起义曾如烈火般熊熊燃烧,但转瞬便消逝无踪。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意义极为重大。审视这场起义的起起落落,当中既有波澜壮阔的斗争篇章,也留下了令人叹惋的教训。起义军内部的分裂致使其故步自封,在正面战场上又缺少具有统帅能力的人来做出判断和决策,正因如此,原本不断发展壮大的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不过正如后人所说,陈胜吴广所燃起的那点点星火,已然成为历史中永恒的璀璨光芒。每当黑暗降临之际,总会有期盼着这丝光明的目光。星火虽微,却能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