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伊始,全球科技股格局悄然生变,中国科技股凭借强劲表现,成为全球市场焦点。据品玩报道,年初至 2 月 13 日,阿里巴巴、比亚迪、小米、拼多多、网易、京东、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股价累计涨幅显著,其中阿里巴巴涨幅达 39.56%,比亚迪 34.71%,小米 30.88%。与此同时,恒生科技指数暴涨 23.68%,万得中国股 100 指数也大涨 20.78%,表现远超全球其他主要市场。

这一波中国科技股的强势崛起,离不开 DeepSeek-R1 推理模型的发布。该模型的推出被视为中国科技领域的 “斯普特尼克时刻”,引发了华尔街对美国科技股的恐慌情绪。自 1 月 20 日 DeepSeek-R1 发布后,英伟达、Alphabet、亚马逊、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股价大幅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也随之下跌 3%,美国科技公司市值蒸发 1 万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市场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科技股的价值。美国分析师甚至专门制作图表《China Terrific Ten Beating US Magnificent Seven》,指出自 2024 年以来,中国的 10 家代表性科技公司 —— 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中芯国际 —— 已经超越了美国科技 “七姐妹”(苹果、微软、Alphabet、特斯拉、Meta、英伟达、亚马逊)。这 10 家中国科技巨头被称为 “十兄弟”,它们在 AI、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德意志银行认为,DeepSeek 的推出将消除中国资产的估值折价,而美国银行则将其视为中国股市的 “阿里 IPO 时刻”,可能对中国股市产生长期积极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南向资金和外国长线投资者的仓位较低,短期内 AI/科技股和非 AI/科技股的分化表现可能延续。彭博社的数据显示,A 股和港股总市值在过去一个月增加了超 1.3 万亿美元。

“十兄弟” 中,部分公司 CEO 还出现在 2 月 17 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名单上。DeepSeek 的热度传导至整个科技板块,市场出现了 “中国科技引领价值重估” 的叙事主题。例如,阿里巴巴自 1 月 29 日发布最新大语言模型 Qwen 2.5 以来,股价飙升 23%,而腾讯也在 2 月 17 日开盘后大涨 7.83%。此外,小米凭借造车业务成功完成估值重构,比亚迪则因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带动产业链企业股价上涨。
随着中国科技股的崛起,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价值认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被低估到重新估值,中国 “十兄弟” 正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未来,随着更多财报数据的披露,中国科技股的表现将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