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得知曾希圣没工作后,怒批当地领导:都别忘了本!

小筱文史 2025-01-21 15:40:48

【前言】

提起党内大名鼎鼎的人物,曾希圣那可是当之无愧数一数二的传奇人物!

他早早就入了党,以前那可是朝气蓬勃的,在我们党的联络工作还有破译工作上,那可是做出了超级大的贡献。

然而,在他60岁的时候,工作没了。毛主席知道这事儿以后,很生气地批评相关人员:“你们可都不能忘本!”

曾希圣都有啥经历?为啥毛主席会看重他?

【鲜衣怒马,此间少年】

曾希圣于1904年秋,出生在兴宁县东乡州六司(也就是现在资兴市州门司镇)的牵牛坳。

可能是老天偏爱,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打小就被教养得特别好。他祖父还开了个“黄阳书馆”,他七岁就在这儿接受启蒙教育了。

在全家人的教导下,曾希圣先在县立汉宁高等小学校读书,后来又到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就读。

名校的培育使他接触到不少开明的文化与思想,加上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曾希圣便积极投身进步学生运动了。

1922年的时候,曾希圣就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了。没过多久,他又入了党,然后跟着党组织到处迁徙,不断斗争。

不过,这样的少年也会有失落的时候。

就这样,他成了一个精通密码破译的将士。

1937年的时候,蒋介石竟然残忍地对革命人士和共产党员下毒手,那时候,上海和武汉到处都被白色恐怖给笼罩着。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党赶紧做了个决定,让曾希圣带着不少共产党员悄悄转移到武汉汉口,去负责接洽的工作。

曾希圣那可真没让人失望,就靠着自己做地下工作的经验,把好多人都给成功转移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这么给完成了。

这下,党内好多人都知道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了,还一个劲儿地夸他。

1930年的时候,曾希圣开始担任汉口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秘书长。也是在这一年,他又被派到上海去当谍报科科长了。

就在这个时候,曾希圣靠着谍报工作,拿到了国军马上要对我军进行第三次围剿的计划,这使得我军能提前做准备,最后成功把敌军打退了。

【情报英雄】

情报工作对曾希圣来说,就像是鱼儿进了水一样自在。他多次获取到重要情报,所以被提拔为红一军的参谋部侦察科长。

之后,还很有创意地提出要组建一个专门破解敌人密码的小组。

上级特别信赖曾希圣的工作能力,很快就帮他开展一系列组织工作,组建了密码小组,并且非常器重曾希圣,很多重要工作都交给他们小组去做。

曾希圣特别懂得感恩。他见党组织这么信任自己,就暗暗下了决心,一定不能辜负党组织的信任。

他先搭起了侦察台,在我党快要反围剿的紧要关头,抄收了好多敌人的密码电报,按时间一个个登记好,还花大量精力去分析破译,让我党打赢了好多战斗。

1935年9月10日的时候,形势特别严峻,红一、红三军团马上就要北上。

当时走得挺急的,为了保密,好多重要的作战参谋都不知道咋回事。可毛主席专门叮嘱,让曾希圣和密码小组另外两个人先走。这就能看出来,咱们党特别看重曾希圣的破译本事,对他那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转移之后,咱们党接连突破蒋介石、湖南、广西、云南、四川那些当面敌人的密码,多达94个,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曾希圣的功劳。

他,每次都能又快又准地侦查到敌人兵力是咋部署的这些机密情报。就因为这样,直接帮了党中央大忙,让党中央能正确指挥红军两次占领遵义、四渡赤水、成功突破乌江,还巧妙地渡过金沙江这些行动,最后顺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毛泽东都夸过:“咱们能会师,全靠曾希圣同志给的情报保障,这保障可太有力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希圣地方工作能力很强,就被派到安徽工作去了。

就在这儿,曾希圣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可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他在安徽都经历啥了?

1950年6月,安徽突然下了大雨,洪灾可严重了。当时皖北区的党委书记是曾希圣,他马上就给毛主席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把淮河发大水的情况完完整整描述了一遍。

这封报告特别真实、特别全面,毛主席看了报告之后,特别伤心,捶着胸脯说:“要是救不了老百姓,咱们还配叫共产党吗!”

接下来,毛主席马上就指示有关部门去做灾情勘测的工作,还成立了治淮委员会,投身到治淮工程里去了。这工程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周总理就问曾希圣:“咱们这么干,会不会把你的肩膀给压垮了?”

曾希圣就笑着拍了下自己的肩膀,说道:“共产党人的肩膀硬得很,就像铁打的一样,永远都压不垮!”

多亏了曾希圣努力工作,1954年11月的时候,咱们党成功修好了佛子岭水库,水灾这事儿就彻底解决。

后来,曾希圣可有着很强的居安思危意识。他专心钻研之后,就向全省提出了“改种避灾”的政策,这政策一实行,安徽的粮食产量那是蹭蹭往上涨。才一年的功夫,全省的粮食产量就比国家规定的多出了28%。

曾希圣可大胆,他积极引进资金和设备,就在安徽建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就因为这样,安徽地区贫穷落后的样子就被改变。

【初心不变】

1961年2月的时候,国内的情况不太妙,生产力都遭到破坏了,这时候曾希圣就主持着开了个党委会议。

中午吃饭的时候,曾希圣瞅见餐桌上的白菜和萝卜,一下子就皱起了眉头,满脸痛心的模样说道:“咱们吃的都这样,老百姓的日子得多难呐!咱必须得让老百姓吃上肉!”

就这么着,曾希圣根本不听别人的劝阻,执意向上级提出请示,打算在安徽推行包产责任制,而且还针对这项工作向毛主席作了详尽的汇报。

那时候,毛主席看到国内闹饥荒,心里也特别发愁。毛主席向来做事谨慎,他觉得曾希圣的想法得先考察考察,不能马上就施行。

那时候好多办法都流行,毛主席自己是更倾向记工分制度的。不过,毛主席又觉着曾希圣讲得有道理,就批准让安徽先这么试一试。

很明显能看到结果,曾希圣的责任田政策在安徽推行得超级成功。农民的积极性被大大提高了,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在渐渐回到正轨上。

在那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全国的生产效率一下子降得厉害,就连中央财政都特别紧张。可就安徽不一样,经济非但没下滑,粮食产量还有上升的苗头,那可真是一副新模样。

毛主席知道这事儿以后可高兴了,老是跟其他省的同志们讲:“要是咱们各省的领导人都能像曾希圣那样把生产搞上去,咱们的农业就能发展起来!”

就这么着,包产到户的政策被认可了。安徽全省的大部分地方都热热闹闹地搞起包产到户来,曾希圣,也是精神抖擞的,打算把责任田政策进一步推行下去。

行吧,老天就是不顺着人的心意来。曾希圣打死也想不到,就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安徽那边居然出岔子了。那天,党组织冷不丁收到一封从安徽寄来的匿名信,就这么着,曾希圣被卷进一场政治风暴里去了。

曾希圣在“责任场”这事儿上有“方向性”的毛病。七千人大会的时候,曾希圣被人狠狠地批了一顿,都有人提出要把他的党籍给开除了,不过毛主席念着他以前的功劳,使劲儿保住了他。

经过长时间的认真讨论,中央最后作出决定:把曾希圣的安徽市委书记职务给免了,再把他调到安徽去。但党中央为了保住他的名声和功劳,还是让他担任华东分院副主任。

相比之下,曾希圣没有丝毫怨言。他说自己在工作里确实存在偏差,得反省自己,也乐意接受批评,认真工作。

可等他到了华东分院才发觉,他这个职位不过是个虚位,他连任何会议都参加不了,也找不到自己该工作的地儿。

曾希圣的斗志被这种长期无所事事的状态慢慢给压垮了。

后来,曾希圣就只能在家闲着了。他这一辈子受了不少苦,可他心里没有怨恨,就那么静静地扛着这一切。这么一来,曾希圣最后就变得饱经沧桑了。

1965年6月,在杭州,曾希圣再次见到了毛主席。工作会议一结束,主席就很亲切地问他:“你现在干啥?”

“主席,我……”曾希圣吭哧了老半天,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最后只能默默不吭声了。毛主席这才猛然发觉,由于之前的那场风波,曾希圣没了工作,还遭了不少罪。

于是,生着气的毛主席专门在会场上讲:“那些长征一路走过来的同志,你们心里应该清楚,要是没有曾希圣的话,咱们可没法完成长征。那为啥不给他安排工作?大家做人可不能忘本!”

毛主席批示之后,和人员马上就给曾希圣安排了西南局书记的职位。

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曾希圣工作起来那叫一个敬业。到了六七十年代,毛主席把他接到北京,用心保护着,这样他就能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

在安徽人民心中,曾希圣就像父母官一样,在党内那也是英雄。不管他这辈子经历了多少风雨,他对革命做出的贡献,人们肯定会一直牢牢记住的!

《党史博览》中的曾圣希:隐蔽战线的传奇英杰。

文章的叙述过程还有图片都是从网络来的,没有低俗之类的不良引导。要是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的事儿,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内容删掉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