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用眼频率实在太高,各种大屏小屏充斥着我们的碎片时间,学习和阅读的时候一样还是要用到眼睛,但视力是不可逆的,无论是儿童和成年人,保护视力都是时刻需要关注的议题。
我休闲时喜欢看书,偶尔也会拼拼模型和做做手工,但之前没有刻意去买护眼台灯,一开始就用屋顶的筒灯来照明,视觉体感上似乎挺亮,但用仪器一测才发现,照度连200lx都不到,是远低于国家标准的。

后来入手了一个台灯,想着应该有改善,主要也是喜欢它的颜值,结果视疲劳依旧还是来的很快。实测后发现,照度有提升但还是不理想,从光谱看有害蓝光还不少,色温也过高,并不适合阅读,于是痛定思痛后就有了这篇护眼台灯的横评。

横评的四款产品分别来自米家,飞利浦,孩视宝,霍尼韦尔,都是大家熟知的知名品牌。且均为带状光源的长灯头护眼台灯。

为什么没有继续选择圆形台灯?这其实也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在国家标准《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中对光照面积进行了重新规定,2017年的旧国标面积是扇形的,显而易见是针对圆形台灯进行规范的,而2022年的新国标就换成了矩形的,测算面积从0.26㎡提升到了0.35㎡,面积增加了35%左右,所以建议各位选择护眼台灯时选择长灯头的产品,更符合一般长方形书桌的实际使用需求。

下面的横评部分会从:
一、安装&设计
二、照度&均匀度
三、光谱&显色
四、 操控体验
五、 价位与评价
几方面来进行。
一、安装&设计米家桌面学习灯Pro米家这款台灯是整装的,插上电源线就能直接使用。白色外观结合直线条与圆角的设计,视觉体验比较干练,能看到小米产品一贯的设计风格在里面。

整体做工金属感较强,视觉和触感体验并不廉价,两段式出光长灯头设计,灯头长度520mm,120颗灯珠,能适配1.2m学习桌使用。底座配重稳固且简洁,因为操控区位于灯头的正前方,所以底座上的空间可以摆放笔筒,书本和装饰品等利用起来,就不怎么占空书桌空间了。

还有一点细节好评是电源线接口很隐蔽,插头还是L型设计的,从正面和斜侧面基本看不到,桌搭整洁度就很高。

角度调节上采用了锌合金转轴,后方支撑杆可95°上下翻转,前方灯头则可以多角度旋转。

这款飞利浦台灯不是整装的,使用前需要将底座和灯杆安装到一起,安装时要用指甲用力扣住下方的拨杆开关,稍微有点费力。台灯大部分是白色的,少量搭配了黑色和灰色元素,但电源线是黑色的,感觉换成白色的会更和谐些。整体外观设计上中规中矩,不算好看但也不丑。


细节上,灯杆的部分是铝合金的,下方一个大转轴,头部两个小转轴,灯罩和转轴外壳部分塑料感有点强。灯头长度390mm,80颗灯珠。灯杆可以下弯,但直立最高高度为410mm,无论是高度还是灯头长度,相对都是横评四款中最小的,所以更建议适配小型书桌使用。

灯头可动性如动图所示,非球形转轴,只能左右和上下滑动。

孩视宝F-36严格来说是一款桌面夹灯,安装体验不算复杂,先将底座夹子在要安装的位置夹上固定好,之后插上灯杆旋紧螺丝即可。整灯主体是白色的,少量灰色点缀,拿到手的第一感受是比较巨大,整体设计就是灯杆加灯头,流畅度和简洁度还是在线的。

5cm厚度以下的桌板可以夹住,同时安装的方式只推荐图片中这种,侧夹或者连体书桌都不适配,选购时这点需要注意。


灯罩部分是金属主体结合两边塑料收口,灯杆部分则是加厚的ABS软管,软管的部分看起来会略显廉价,底部设计没有特别的装饰,但夹灯本身确实比较省空间,基本不会影响桌面布局。灯头长度800mm,168颗灯珠,光照方位较大,1m到1.4m的书桌均能适配。

软管设计可以扭转到不同的角度,但精准度上不如转轴,转动大小也是在限定的范围内的,切忌用蛮力,另外长杆会更容易晃动,需保持桌面稳定。

霍尼韦尔这台也是整装的,取出插上电源就能使用,第一感受是真的很重,单手拿都有点费力的那种,简单理解就是用料很扎实。设计上有点工业风,整体精美度是在线的。

圆形设计元素较多且线条流畅,白色和银灰的搭配也挺好看。灯头长度为550mm,216颗灯珠。灯杆处用了两个转轴,灯头处是球形转轴。底盘很稳且个头不小,不过操控区域就设计在底盘上,所以上面不能置物,桌面占用的空间就会比较大,感觉比较适合宽度较大的书桌使用。

标准的球形转轴体验,各个方向都有一定的可动性,基本是可以满足日常桌面使用需求的。

以上的部分,各位可以参考下灯头长短和可动性,外观设计的部分各位看个大概,毕竟审美是私人的体验,好看不好看这里就不做总结了。

下面这部分的对比就是比较重要的干货了,建议各位仔细阅读。
所谓的照度其实是指在某一表面上,单位面积内接收到的光通量,通常用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到的光通量的单位勒克斯(lux)来表示。简单理解就是这台灯的光够不够,光亮不亮。
新国标中对于中心区域的照度和总区域的照度是有明确标准的,把台灯分为AA级和A级,AA级中心区域照度要≥500,总区域≥250;中心区域均匀度要≥3、总区域≥7。A级则是中心区域照度要≥300,总区域≥150,均匀度上的要求则是和AA级一样的。
我们在选择时,首选AA级的台灯,A级可以用,但AA级对眼睛更好。


下面就来对四盏台灯做一下实测:
我家书桌大小是1.2m x 0.6m的,算是比较常见的小书桌尺寸,铺上测量用的标示垫,上面的图案和大小是和新国标的要求完全一致的。

测试在全暗环境下进行,台灯亮度调整为最大,灯头尽量居中且保持水平,高度取一个平均值在45cm。

用光谱照度计进行点对点测试,国标图例中的44个点位会全部逐一测量并记录。

44个点位的测量序号如下图所示:

测试数据均手动记录,每个点位测量3次取居中值避免误差,测试耗时较久,且看且珍惜。


具体数据给到各位,但还是看柱状图更直观些,下图黄色代表霍尼韦尔,灰色代表孩视宝,蓝色代表米家,红色则是飞利浦。普遍照度最高的是霍尼韦尔(黄色)和孩视宝(灰色),这两款的灯珠数量是最多的,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意外,米家(蓝色)亮度适中,飞利浦(红色)则最低。

调整为折线表后,可以观察照度的波动幅度,可以看到米家(蓝色)的照度波动最平稳,而飞利浦(红色)和霍尼韦尔(黄色)的照度波动则较大。同时从下图也能观察到,四款台灯的照度都是大幅优于新国标要求的(≥250lx)。

接下来计算总区域的照度均匀度,均匀度越接近1说明越好,光线分布越均匀,视觉体验自然也最舒服。根据照度均匀度计算公式:最大照度 除以 最小照度得出均匀度数值,从结果看,四款的均匀度都是大幅优于新国标的(≤7),米家的均匀度表现最好,孩视宝次之,第三是霍尼韦尔,第四是飞利浦。

中心区域(日常核心读写区域)的八个点位,我又单独做了一次统计,四款表现同样都优于新国标(≤3)。米家均匀度依旧表现是最好的,霍尼韦尔在中心区域优于孩视宝,说明中心区域照度控制得更稳定,飞利浦则依旧稍逊色些。


最后再来一张直观的对比图,下图是用相机在完全相同的参数下拍得并直出的,没有任何调色和后期。
可以看到与上述实测的数据是匹配的,米家整体照度不错,且中间区域的照度看起来很均衡;飞利浦整体照度相对低一些,因为灯头较短,书桌边缘位置就会比较暗;孩视宝照度不错,因为灯头较长,所以书桌两端亮度也有保证;霍尼韦尔中心位置最亮,其余视觉体验和米家类似。

关于色温这里补充一点,飞利浦和霍尼韦尔可以在3000k色温和4000k色温中调节,米家和孩视宝只有4000K一个档位,一般阅读时建议4000K色温,这部分就不另外展开了。
三、光谱&显色四款产品在宣传上都表示自己使用的是全光谱灯珠,这里简单科普下什么是全光谱。其实这是相对于传统LED灯珠来说的概念。传统LED灯珠光谱连续性差,蓝光峰值会过高,而在其他诸如紫光、红光等部分则会存在缺失。这样就容易出现了蓝光危害,并且造成显色性差的问题,导致在这样的光源下,物品的色彩不够真实和鲜艳,视觉上会出现色差。而全光谱灯珠的可见波段光谱就会比较齐全,连续性也更好,并在蓝光抑制上做的比较好。
下图是中午太阳光下测得的光谱数据,可以看到自然太阳光的光谱就是连续的,显色指数Ra: 98.8,R9:98虽然光谱图中蓝光看起来指数较高,但自然光中的蓝光并不伤害眼睛,而在人造光中,波长在440-460mm的才是伤眼的有害蓝光。

下面依次来测一下四款台灯中心区域的光谱(照度均调整为最大,色温调整为4000K左右)

米家色温4071K,显色指数Ra:96.8,这个指数越接近100则越好。R9: 93,这一指数代表对于饱和红色的显示能力,Ra和R9都比较高的时候,色彩还原能力就会越好,整个波形连续且平缓顺滑,有害蓝光控制不错,利用双峰蓝光将440-460mm的有害蓝光部分控制在了比较低的位置,防蓝光等级是RG0豁免级的。

飞利浦色温4027K,显色指数Ra:94.6,Ra: 74,色彩还原能力比较一般,有害蓝光波峰实测下来比较明显,虽说宣传是全光谱LED灯珠,但蓝光控制方面确实是比较弱的。

飞利浦色温3999K,显色指数Ra:98.3,R9: 96,显色指数表现很好,R9数值也比较高,已经比较接近自然光的状态了,说明色彩还原能力很好,有害蓝光控制方面则中规中矩。

霍尼韦尔色温3978K,显色指数Ra:96.9,R9: 89,色彩还原能力还不错,有害蓝光控制方面不错,峰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准。

下面来看下台灯光线下实拍色彩的表现:
虽然仪器测试结果颜色还原上会有些差异,但因为四款台灯都是远高于国标要求的,(国标要求显色指数Ra>80),所以从下面的实拍来看,四款台灯的显色差距并不明显,至少我肉眼看起来差距并不大。

综上,从光谱对比测试可以看到,蓝光控制方面,霍尼韦尔和米家做的最好,孩视宝也不错,飞利浦稍弱。显色方面,四款产品均大幅满足国标,数值上有些许差异,但实际影响不大。
四、操控体验接下来看看操控方面的对比:
亮度调节米家采用的是触控屏旋钮设计,开关键,功能按键和亮度调节都整合到了灯头前面的圆盘上,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底盘上没有操控区预留,就能更好的让出空间置物。

无极旋钮操控丝滑,也有亮度格能直观看到目前亮度档位。

飞利浦采用的是全触控设计,操控区域位于底座下方,黑色面板操控后比较容易显指纹和油渍了。

一侧触控条是色温,一侧则是亮度,操控算不上丝滑,滑太快的话可能不跟手,调节上没有旋钮来的精度高。

孩视宝的操控设计就非常简单了,整灯只有一个触控按键,短按控制开关,长按调节亮度。

操控确实简约但也有问题,亮度调节不好精准把控,每次操控都只能凭感觉,毕竟护眼灯也不是越亮越好的,在不同环境光下找到适合的亮度才是关键。

霍尼韦尔的操控区域是四款中最为豪华的,大调光旋钮按压是开关,旋转则是调节亮度,40段精细亮度光控,上方则是五个触控功能键。

调节的过程还是相当丝滑的,触控也比较灵敏,前面在设计部分也提到过了,这款灯底盘较大,触控区都在底盘上就舍弃了一些置物空间,感觉更适合宽度大一些的台面使用。

灯光自适应功能就是自动检测光变化来调节亮度,属于可以无脑使用的智能功能。比如我们在白天看书阅读的时候环境光一直在改变,我们就可以让台灯自动调节亮度来补充阅读时灯光的不足。

除了孩视宝之外,另外三款均有灯光自适应功能,这样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获得相对更适宜的光照体验。

三款中除了孩视宝之外,均搭载了雷达感应,均为24GHz雷达可以实现人来灯亮。

晚上自不必多说,我们一般是不会忘了开灯的,入座感应在白天其实更有用,有时光线不足我们却忘了开灯,这时候入座感应就排上用处了,再结合前面的灯光自适应功能,那一整个智慧控光的场景就能拿捏了,实际使用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米家的默认感应距离是40cm,飞利浦是50cm,霍尼韦尔是60cm。只有米家可以在APP中设置感应距离远近档,我个人因为使用环境更倾向于近一些的感应距离,这样可以避免人走过时就误开的情况。

对于台灯来说,APP不是必选项,但绝对是加分项,一些按键不能设置定义的功能就可以通过APP来实现,四款台灯中只有米家和霍尼韦尔是可以连接APP的。
米家的APP相信很多人都用过,我们可以在里面设置延时关闭时间,入座感应距离,与其他设备一起联动智慧场景等等,同时米家桌面学习灯Pro也是支持小爱语音控制的。

霍尼韦尔使用的是华为智慧生活APP,基础设置都可以在APP中进行设置,如果是华为手机的话,使用起来也会更方便。

最后到了总结评价环节,也是时候揭晓几款产品的价格了。(京东2025年2月10日非plus会员到手价)
米家桌面学习灯Pro 到手价479元
飞利浦A1护眼台灯 到手价 399元
孩视宝F-36W 到手价 579元
霍尼韦尔智能台灯X5 到手价1999元

最终评价:
米家桌面学习灯Pro各方面测试结果都不错,整体照度够亮且平均,照度均匀度是几款产品中最优的;有害蓝光控制给力;灯光自适应,入座感应等该有的实用功能也都有,接入米家APP后可以联动其他智能设备,还能实现小爱语控操作;且售价在四款中是第二低的,性价比很高。
飞利浦A1护眼台灯实测下来,无论是照度水平还是显色能力,这款台灯都要稍微逊色些,照度水平基本只有霍尼韦尔的一半;同时因为灯头宽度和台灯高度都较小,更适合1m或以下小书桌选用;有害蓝光控制方面也不太理想;虽然售价是四款中最低的,但性价比并不突出。
孩视宝F-36W四款中灯头长度最大的一台,足足有80cm,实测光照范围和亮度是数一数二的,照度均匀度上仅次于米家。安装方面因为是夹灯,有一些局限性,确认适合安装才建议入手。同时操控体验较为简陋的问题确实是不容忽视的,没有入座感应和灯光自适应功能,手动调光也没有标准可以参考,如果这方面改进一下的话,性价比会提升很多。
霍尼韦尔智能台灯X5各方面表现都确实不错,在国标要求的测试范围内,照度是最高的。色彩还原和有害蓝光控制也很好,能接入华为智慧生活APP操控,颜值外观也相对精美些。不过1999的售价也是四款中最高的,预算充足可以考虑。
最后,护眼台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固为重要,但也不是专属,成年人如果有伏案阅读或者工作的需求,也是很建议入手的,毕竟用眼健康不分年龄。

以上就是本次评测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不错,记得点个赞再走,海绵也期待你的关注,我们下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