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音乐的方式是多样且自由的,可以戴着耳机在漫步街头,也可以去演唱会或者音乐会现场感受,当然还可以在家中沉浸式欣赏。如果你选择后者,那选择一套好用的HiFi音频设备就是绕不开的话题了。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HiFi?
简单科普下:
HiFi全称High-Fidelity,即高保真,指音频设备或系统能高度还原原始声音的特性,尽可能减少失真和噪音,使听者能感受到接近真实录音现场的音质。听HiFi的原因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更好听!区别于普通设备的“扁平化”音效,HiFi不仅能捕捉到音乐中更多的细节,音乐层次感也会更丰富。
同时HiFi也是涉及了音源、播放设备、功放、扬声器等多个环节的高质量协作,所以在设备的选择上是很关键的。这次在宝华韦健公众号看到了HiFi共测团的活动,因为本身自己喜欢听音乐,又对这两个品牌的HiFi设备比较感兴趣,便报名来到了现场,不仅直观感受到了HiFi设备对于听感提升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与专业 “烧友” 的交流中收获颇丰。可以看到活动现场布置方面也是相当考究,轻奢风的客厅和设备很搭,在这样的环境中欣赏音乐,确实让人相当放松,下面就通过图文分享给各位~

下图中就是本次活动的主角团了:
马兰士Marantz CD 50n 无损网络数字音频播放器
马兰士Marantz Model 50 纯模拟立体声合并式功放
宝华韦健705 S3 Signature 书架音箱

关于品牌这里先简单介绍下:
马兰士Marantz是由对音乐和技术热衷的工程师Saul Marantz于1953年在美国纽约创立的。Saul Marantz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致力于音频技术的探索和研发,1960年发布了经典功放产品Model 9,在功率和外观方面都实现了飞跃。因其平稳控制和功率稳定,甚至还得到了美国宇航局专为阿波罗太空计划的定制。

与此同时,“舷窗显示屏”功率表除了方便用户查看不同的电子管特性之外,还提升了Marantz将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传统,成为Marantz至今仍在使用的组件。这些年来马兰士始终贯彻追求卓越音频体验的初心,一直不断创新和发展着。

在HiFi领域马兰士一直是享有盛誉的存在,无论其工业设计还是音乐表现力,都传达出一种让人难忘的温暖感,对于喜爱音乐的发烧友或者普通用户来说,是非常专业和友好的品牌。

提起宝华韦健 Bowers & Wilkins ,相信对于音响或HiFi有一定了解的人一定不会感到陌生,1966年诞生于英国的顶级音响品牌,一直处于高性能音响技术的前沿,以其先进的声学研究和制造更好的扬声器的不懈使命感而闻名于世。

作为四次获得英国女皇奖的传奇品牌,其产品多见于豪华汽车品牌,如宝马,迈凯伦,阿斯顿马丁等。宝华韦健也为创新和音质设立了新标准,深受声音专业人士的尊敬和推崇,在世界级录音室中同样大放异彩,包括:获得奥斯卡大奖的音乐编辑大师、获得格莱美奖的录音艺术家以及世界上的大型录音室,如 Abbey Road艾比路录音室和 Skywalker Studio等。

从传奇经典鹦鹉螺再到你可能看到过的Zeppelin飞艇,各种耳机和家用扬声器产品,宝华韦健在抓住听觉体验的同时也能把控住视觉享受,设计水平和潮流敏锐度是相当超前的。

大家所熟悉的世界级球星贝克汉姆也是宝华韦健的忠实粉丝,同时也是全球品牌代言人,一个是音响界的顶级品牌,一个是体育界的传奇人物,这样的搭配也实数佳话了。

至于为什么是这三款产品做搭配作为套系而不是其他,毕竟两个品牌的产品线都是相当丰富的,我也特地咨询了现场的专业老师,得到的答案其实和我料想的差不多,其实音频设备的组合搭配一样也是遵循木桶理论的,一定要讲究适配与平衡,大马拉小车或是小马拉大车都不是优选,当然这套设备的适配度是经过了专业考量的,之后的试听评测环节也印证了这一点。

下面赶紧来看下这三款设备:
首先是上面这一台马兰士Marantz CD 50n,也这就是这套组合的前端 。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还有入手CD机的意义吗?
我想说当然是有的,目前CD依旧是鉴赏音乐和收藏的主流手段之一,相较于流行的线上听歌,CD的实体性是很难被取代的,况且很多人会买自己喜欢歌手的CD,除了会经常拿来播放外,也会作为自己心爱的收藏品。

除了稳定的音质,那种通过播放CD产生的连接感和仪式感同样也是动人的环节~

不过Marantz CD 50n的型号名也确实有一点迷惑性,它其实不单单可以播放CD,它亦是一台无损网络数字音频播放器,我们可以通过蓝牙、Airplay2等方式无线播放音乐,也可以通过HEOS APP轻松使用不同的流媒体服务,所以简单来说,它就是这么一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播放器,保留了传统CD播放的模式,也兼顾了年轻市场对于流媒体数字播放的需求。

后方的接口配置同样专业,提供了光纤,同轴,U盘等接口,甚至还提供了一个HDMI ARC端口,用一根HDMI线就能将电视和CD 50n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在看电视或者打游戏的时候充分利用专业音频设备带来的高品质音效,整体提升视听体验,绝对可以算是一种积极的正向整合。

当然解码和调音的部分素来是马兰士的强项,闻名于世的马兰士精致音质就是依靠独特的音乐数字滤波器优化而来的,CD 50n提供了两种滤波器设置,可以是数字音乐的解析力,也可以是模拟音乐的温暖风格,再加上马兰士专业声音大师的调音,让声音的魅力得以完全展现。

下方的这台则是马兰士Marantz Model 50,是一台纯模拟立体声合并式功放。可以看到外观设计上与CD 50n是非常契合的,这也是传统发烧友口中的 “西装”套装,不仅仅是外观,就连性能,接口及功能等,都是经过厂商精心调试且能够完美适配的。

有一说一,这套组合的外观设计是很戳我的,没有印象中传统HiFi设备那种老气的专业感,叠放时那种典雅的高级感扑面而来,两侧水波纹般的细节设计让整体观感多了一份灵气。

尤其面板上的旋钮按键大小分布却又完美对称,中间马兰士标志性的舷窗显示屏也提供了数据可视化支持。就外观体验上来说,我觉得没什么可挑剔的了,专业且没有负担感的好看和“ 客厅轻HiFi ”的理念也是契合的。

功能上,Model 50内部搭载了A/B类放大器,8欧姆负载输出功率为70W+70W,不仅可以轻松驱动家用扬声器,还能充分挖掘扬声器的潜力,把更多的声音细节展现出来,简单理解就是:推得动音箱,且能让声音更细腻更温润。同时我们在现场还讨论了不同功放类型的区别,虽然目前D类功放使用率颇高,但A/B类功放依旧是很多追求极致音质的发烧友们的首选。

Model 50在接口配置上可以说是给满且给足了,6路模拟接口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和产品,让家中的音频设备可以焕发第二春,同时摒弃了数字电路,纯模拟配置也能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和干扰,还提供了离散式耳机功放和低音炮接口,给不同的使用需求一个出口。
内置MM唱放则对黑胶用户非常友好,马兰士的Musicl唱机均衡器可以放大唱片中的细微差异和音色细节,让黑胶的聆听体验变得更优秀。所以对于喜欢听黑胶的用户来说,也是不错的升级选择。

总体来说,马兰士Model 50单独使用的话,可以轻松升级家中现有的HiFi系统,实现更高规格的专业聆听体验,与CD 50n搭配使用则足以成为家庭HiFi的中心,全能兼顾音乐,视听,游戏等各个方面,算得上是一步到位的选择了。

当然优秀的听感最终还是要靠音箱来还原的,这套搭配中的音箱是宝华韦健705 S3 Signature 书架音箱,相较于常规版来说,签名版不仅提供了光泽檀木黑和午夜蓝两款新的配色,内部也做了调整,比如升级了单元电机系统上的磁极,实现更低的电感和失真,对分频器性能和喇叭性能也采用了更加苛刻的标准。

箱体外观着实让人惊艳,流畅耐看的木纹肌理搭配光泽感饰面,天然中交织了一丝奢华,放置在家中也会是很显档次的存在。

这一系列一直是宝华韦健的口碑之作,灵感源自于鹦鹉螺的顶置式碳膜高音扬声器辨识度极高,一看就会知道这款音箱是出自宝华之手。

且这个高音扬声器可不简单,外壳由一个实心铝块铣削而成,声学优化之后稳固且更耐共振,从铝质双球顶单元进化到了一英寸的碳膜半球高音单元,声音的成像精度和细节也更优秀。前方的新型格栅网也是800 签名版系列的同款设计,保证了高音开放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刚度。

音箱下方则采用了宝华历时多年研发的Continuum “钢听能” 中低音盆(6.5英寸),科学的复合结构设计能稳定运动状态中的不可控转变,让中低频的表现更细腻和开放。


金属铭牌上也能看到签名版的标识,接线柱紧凑一字排列使箱体上的开孔更小,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结构刚性。当然签名版的奢华气质毋庸置疑,但日常选择的话其实705 S3的常规版也已经足够优秀了。

接下来就是令人难忘的试听环节了,好设备搭配好音乐,感受真的很不一样。

因为这次主要目的毕竟是测评,所以各位老师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不同类型的音乐,有人声,有弦乐,有钢琴曲等等 ,现场试听了十来首,基本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


这里给各位一个小技巧,尤其是准备升级HiFi设备的,在试听时自己带一盘常听的专辑,因为自己喜欢的音乐听起来会更敏锐,就能直观的感知到设备间的差异。
音乐方面我个人更偏爱听女声,所以这次带了宇多田光2024年发表精选集《Science Fiction》,试听了其中的《First Love》,虽然有点暴露年龄,但这首26年前的经典歌曲相信不少人应该都有听过吧。
宇多田光极具辨识度的嗓音和气息控制在HiFi设备的演绎下更加细腻且吸引人,尤其是高音有了不一样的通透感和纯净度,这是我在家自己听时所没有感受过的,中高频的听感舒适度确实被大幅增强了,现场听真的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接下来诺拉琼斯的一首爵士名曲《Don't Know Why》把我瞬间拉到了咖啡馆,毕竟作为 “咖啡馆战神” ,这张神专的品味和高级感是跨越时代的。现场试听和在家自己听的差异大概就是,在家听起来就是好听的背景音乐,而在现场,那种临场感被极大的放大了,尤其是坐在HiFi设备前方中间的“皇帝位”感受,仿佛爵士乐队和诺拉琼斯就在面前表演,尤其是那一句 “My heart is drenched in wine” 从高音到气声的变化可谓丝丝入扣,果然好音乐搭配好设备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加成。

钢琴曲方面选择了《Nojima Plays Liszt》中的《La campanella》,这是日本钢琴家野岛演奏的李斯特名曲《钟》,虽然这首曲子的原版源自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但钢琴版本也是真的好听,错落的键音干净且饱满,即便是高速弹奏时的段落依旧能够精准还原,听感复杂却又享受,眼前仿佛是钢琴家飞速移动的手臂,与现场听钢琴独奏会的听感很接近,可以说是酣畅淋漓。

男声方面的表现同样不俗,试听了德永英明翻唱的《雪之华》,在被歌声打动的同时,也被HiFi营造的氛围感所折服了,人声与伴奏交融又不会混为一谈,德叔温暖的声线直达心底,让人动容。
当然试听的歌曲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分享了,毕竟文字的力量有限,还是要靠自己的耳朵实际感受才会真切,试听下来的感受是三款产品的契合度非常高,从解码到功放再到音箱,可以说没有短板,让我们珍藏好音乐被更动人的表现出来,我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HiFi的意义所在。

同时为了更直观的“看到”和具象化这套设备的素质,老师们还现场测试了频响曲线。


测试结果与刚才的试听表现也是吻合的,果然好听的声音不会说谎。

这次线下体验让我改变了一些看法,原本以为高端HiFi大多只是玄学,但实际感受之后发现确实很不一样,听感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能让自己喜欢的音乐变得更好听,着实是一件让人很幸福的事。

同时HiFi音频设备的选择那么多,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搭配往往并非易事,马兰士和宝华韦健这套强强联手的组合就很不错,相互成就又默契十足,无需试错成本。一套好的HiFi设备可以陪伴我们10年甚至更久,说到底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次长久投资,毕竟它提供的快乐和情绪价值是持久且可延续的。
如果你的HiFi预算差不多在这个档位,那这套真的是不错的推荐,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算得上是一步到位的选择了。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内容,记得点个赞再走,我是海绵菌,我们下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