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相继公布了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两所位于浦东的“年轻”大学,以“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著称,办学历史都在十年出头,本科毕业生数量都在三四百名,被视为“小而美”的高等学府。从最新数据看,上科大和上纽大的2024届毕业生都交出了亮眼的就业“成绩单”。
上海纽约大学
73%毕业生去往非原籍国深造和就业
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纽约大学,是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学位授予权的第一所中美合作举办的国际化研究型大学。2024届本科生是上纽大培养的第八届本科生,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届: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430名中外毕业生,从前滩校园奔赴世界各地,总体去向落实率90%,其中59%升学、31%就业。
上纽大2024届中国毕业生245人、国际毕业生185人。毕业生投身各行各业,工作地点遍布北美、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亦有毕业生进入中国科学院、良渚实验室(浙江大学)等顶尖研究机构,从事学术研究。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进入全球顶尖硕博研究生项目:直博的25人,有2人获全球知名奖学金,分别入选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及富布赖特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非原籍国深造及就业的2024届上纽大毕业生比例达73%,比去年又有增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434d3ff9f2467bf93ce2687a6827ed.jpg)
中国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亮眼,除100%完成毕业论文之外,另完成120项科研项目,包括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独立研究项目以及期刊、学术会议论文等。他们中的85%选择继续深造,人均获得4.1份录取通知书,前往USNEWS世界排名前50大学或专业深造的中国毕业生占77%。直博人数达25人,再创历年新高,直博院校包括美国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
就业的10%中国毕业生,多进入三资企业、高等教育单位。其中近三分之一从事教育行业工作,涵盖大中小幼各个学段。29%从事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硬件等相关工作。还有5%申请2025年研究生项目或间隔年(志愿活动和游历等)。他们以全球性/跨文化影响力、口头/书面沟通、专业性/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卓越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上海科技大学
逾76%毕业生在国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
成立于2013年的上海科技大学,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它以“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为办学定位,践行“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才兼修的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74b5300f6e2d7f677b30a747b125dd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59497481327f3c381c52687729e1e6.jpg)
截至2024年11月30日,上科大1147名2024届毕业生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7%。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1.4%、93.4%和98.6%。就职就业毕业生中,前往国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比例达76.6%。
394名2024届本科毕业生中以境内升学和境外深造为主要毕业去向,境内外深造率达84.3%。有230名选择境内升学,占比为58.4%;有102人前往境外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5.9%,其中34人境外攻读博士学位,68人境外攻读硕士学位。28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四分之一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工作,还有不少毕业生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4届硕士毕业生共533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4%。其中近四分之一继续境内升学或境外深造,近70%就业。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石化、阿里巴巴、腾讯、中国电信、联想、百度、华为、联影、上海华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024届博士毕业生220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6%。其中9.1%为境外博士后,40%为境内博士后,49.5其他就业,就业的知名企业包括腾讯、华虹集团、支付宝、比亚迪等。
文字:符佳
编辑: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