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的运营管理:战略与管控的精妙之道

文晓语 2025-04-09 17:09:05

先列明本文摘要,节省您的阅读时间。

如您对此文感兴趣,可继续阅读全文。

如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我们。

高效省时版摘要:

美的通过“大运营”体系实现战略、管控与业务的协同。战略明确方向、目标和重心,并以文化为支撑,动态调整以适应发展。管控方面,美的精简流程,依托人力、财务、营运三大抓手高效支持业务:人力强调组织绩效,财务融入业务助力经营,营运则兼具战略分析和一线实践能力。这种协同模式助力美的高效运营与持续发展。

以下为全文:

运营于企业活动而言,至关重要,主要涵盖战略、管控以及业务。不少企业将它们孤立处置,工作虽有分工,却难以紧密协同。美的的 “大运营” 体系里,战略、管控与业务相互关联、协同共进。

战略 起主导作用,决定业务发展方向,也为管控指引路径。业务开展中的状况,对战略有反作用,使美的战略具备动态调整与灵活应变的特性。 管控部门 宛如连接战略与业务的桥梁,承接战略并为业务提供支持与监督。业务与管控在共同战略目标下各司其职、协同合作,业务反馈内外部需求,管控提供支持与监管,推动业务发展。这便是美的 “大运营” 中三者的基本关系。接下来深入探究各部分的运作方式。

美的擅长把复杂事务简单化处理,战略层面亦是如此,简化为方向、目标、重心,并以深厚文化为内核支撑。

(一)明确方向,引导前行

在不同发展阶段,美的有着清晰的战略方向。2014 年前专注深耕白色家电领域,之后提出 “双智战略”,2021 年科技化与数智化成为新方向。明确的方向为员工指明企业发展走向。

(二)进取目标,激发动力

美的设定目标始终积极进取,不断挑战新高度。如创始人提出从销售额突破 100 亿到 500 亿、1000 亿等目标,激励员工奋勇向前。

(三)调整重心,适配发展

战略需有明确重心,美的在不同阶段适时调整。早期追求 “适度利润下的规模最大化”,品类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转变为 “适度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近年来注重利润与经营质量平衡发展。经营管理层面,战略主轴的变化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简洁阐述方向、目标、重心,让员工了解企业发展方向、目标及当下工作重点,为管控和业务开展提供指引。

(四)文化内核,凝聚力量

在战略演进过程中,美的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务实文化,以及敢于自我否定的变革文化。注重实际成果、少说多做的文化特质,成为推动战略落地的强大动力,凝聚员工共赴目标。

       不少企业管控易走极端,要么脱离业务实际,要么不受重视。美的另辟蹊径,重视管控且避免繁琐。通过建立机制发挥管控作用,形成管控服务经营、追求高效的共识。一旦发现组织冗余或管控流程复杂,就果断变革简化。

美的管控依托人力、财务、营运三大关键抓手。

(一)人力:基于组织,服务业务

人力资源工作从组织层面承接战略,顺序为组织、团队、个人。美的强调组织绩效大于员工绩效,事业部总经理绩效考核尤为关键。人力资源部门肩负人均销售等指标,需深入业务,提前做好组织设置等工作,全力支持业务部门达成目标。

(二)财务:融入业务,助力经营

美的财务属于经营财务与管理会计范畴,借助全面预算将年度经营目标用财务语言量化分解。经营过程中全面参与业务,持续分析并发出预警。财务部门考核指标与经营指标挂钩,促使其主动深入业务,与产研销等部门紧密联动,有效发挥管控作用。

(三)营运:特色管控,上下兼顾

营运部门是美的颇具特色的管控部门。类似 “大内总管”,需具备 “上天入地” 能力。“上天” 指能站在总经理或总裁高度,从企业战略出发,分析评估投资、经营、流程、制度等方面问题并推动改进;“入地” 指能深入终端、车间、一线了解实际情况。

谈及业务,常见的业务价值链,不妨看作业务价值环,毕竟业务是循环往复、没有终点的。美的作为制造企业,若无法效仿戴尔外包模式,必然环节众多。美的业务价值环可分为七大环节,以效率为核心。如今美的面临的是全环节竞争,谁能快速打通并实现全环节高效,谁就能站稳脚跟。

从消费者认知看,美的在服务不如海尔,质量逊于格力,研发比不过华为,市场研究不及小米,似乎没有突出长板,但好在也无明显短板。这得益于美的围绕效率内核,追求全环节的简单快捷,正所谓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里暂不细究市场、研发等具体环节,重点探讨美的整体业务如何达成高效运营闭环。

组织中常出现部门内协调顺畅,跨部门就出问题的情况。美的在 2012 年之前,主要靠三方面解决各部门协同运营难题:

1. 考核联动

在事业部年度目标下,各部门 KPI 考核指标各有重点又相互关联。比如研发部门,除考核开发进度,还考核新品销售业绩,与前端营销关联;营销部门除销售业绩和回款,还考核销售计划准确性等,与后端部门挂钩;计划部门考核订单交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计划为龙头拉通多个环节,涉及新品订单还关联研发。

2. 激励相容

激励与考核紧密相关。美的对事业部激励的前提是完成整体经营业绩,只有这样,管理团队及各部门激励才有意义,即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年度目标责任制下,各环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甩锅推诿毫无意义,大家为共同利益一起努力,实现 “利出一孔” 进而 “力出一孔”。

3. 总经理负责

即便做到考核联动和激励相容,部门间仍可能因立场不同难以协同。例如营销急于出货,品控因外观瑕疵不放行等情况。这时美的各事业部总经理就至关重要,他们站在全价值环节高度拍板决策,承担责任。美的是分权事业部制,总经理是拉通业务、保证高效运营的核心,其决策后各部门必须执行。

2012 年美的启动 632 项目后,又增添一种保障业务高效运营的有力举措:

4. 流程贯通

此前三种做法侧重人的因素,流程贯通则从业务底层打通。美的花近两年梳理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又用近两年上线 11 个 IT 系统,实现对业务运营全局实时掌控,为后期数字化深入升级奠定基础,美的 “大运营” 就此步入数字化时代。

美的的 “大运营” 体系通过战略、管控与业务的协同,实现了高效运营与持续发展。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也能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宝贵的借鉴。你所在企业是否也面临类似的战略与管控挑战?欢迎分享你的想法,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企业管理中实现战略、管控与业务的融合。

本文涉及的数据和政策法规具有时效性,存在更新的可能,

文章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作者本人或特邀专家的看法,

并不代表本账号或平台的立场。

各位读者在做出决策前,

建议联系我们详细咨询当下资讯和适合您的方案。

我们尊重原创,如果本文引用的图片、字体等等侵犯了您的版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核实并删除。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0 阅读:3

文晓语

简介:分享知识,欢迎关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