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10万德国群众涌入街头,众人齐唱反法西斯歌曲。
2月4日,16万示威者再次齐聚柏林,大声斥责着“正在向极右翼靠拢”且“当选呼声最高”的联盟党。
德国政坛的乱象,因为这两次大规模游行已经完全暴露出来,甚至就连自顾不暇的美俄两国,都没有忘记向其中煽风点火。
放眼即将在2月23日举行的德国大选,其结果因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以至于外界都在好奇:好端端的德国,怎么突然就“乱”了?
德国政坛之“乱”
早在2021年底,德国新一届联合政府出炉之际,不管是各党党魁还是德国总理朔尔茨,都对德国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
然而,随着俄罗斯打响了冲突的第一枪,整片西方的局势也因为俄乌冲突走向了难以缓和的地步。
“站队”,成为了西方国家的当务之急,因此朔尔茨也不得不匆忙爬上了拜登的“援乌战车”。
一开始,美国对这群西方朋友们也是立下豪言,只要能让乌克兰达到目的,他们自身的利益同样也能得到。
或许德国一开始不是这么规划未来的,但站完队后却也只能这么想,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可惜的是,哈里斯没有胜选,反倒是特朗普携裹着富豪天团再次站在了美国权力之巅,所以当年拜登许诺的“大好宏图”也逐渐沦为泡影。
尽管特朗普一句话就要调停冲突,甚至还打算“牺牲”乌克兰的利益,但包括德国在内,已经押注颇多的西方国家,却没法向美国那样立即抽身。
更可怕的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目标一转,就要从中国、加拿大、墨西哥那边换到这群曾经的西方朋友身上,其中自然也包括德国。
其实就算特朗普日前暂缓了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制裁,此举仍是对需要通过中加墨进行二次加工的德国产品,造成了极为强烈的冲击。
以至于德国未来两年间,很有可能因为美国遭受约25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因为这场“站队”失误,德国总理朔尔茨被迫下台,而各领域均出现大幅度下滑的德国国情,也急需一位新领导人来力挽狂澜。
随着数十个党派争相角逐,最终由联盟党、选项党、社民党、绿党这四党成为了呼声最高的存在,而未来的德国政府,也极有可能是这四党占据联邦议会。
然而,德国党派间的明争暗斗,不可谓不壮观,难怪外媒会用“鸡飞狗跳”来形容如今的德国政坛。
面对如今呼声最高的联盟党默茨,代表着社民党的前总理朔尔茨,再三表示未来不可能在他的麾下就职。
再看默茨的政治盟友索德尔,也坚决反对和绿党为伍。
至于异军突起的选择党魏德尔,同样也凭借着个人魅力和政治手段获取了不少呼声,就连国外势力也在向她进行加注。
从这些党派的复杂关系中不难看出,德国群众已经认不清谁才是未来那个“更可靠的领导人”。
1月25日,那场为数10万人的游行,代表着很多德国人民不想让“极右翼”选择党做大做强,他们认为这是“法西斯正在复苏”,所以一向站在选择党对立面的联盟党默茨,才因此得到了不少拥簇。
然而,就是在这个敏感的时机,默茨却和选择党一起做出了“暧昧”的举动,而2月4日第二场16万人的示威,主要是为了谴责默茨。
和当初美国大选时的1对1相比,德国这边已经变成了1对1对1对1,试问这种情形能不乱吗?
就连美俄两国也没有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同时也正是因为美俄两国所做出的举动,就使得德国政坛变得更加混乱了...
信息来源:2025年2月4日发表于澎湃新闻——《德民众不满保守派基民盟向极右翼靠拢,基民盟:永不与后者合作》
美俄“入场”德国
德国第一场大规模游行的爆发,起因就是如今那位风光无限的“美国第一兄弟”——马斯克。
1月25日,在德国选择党的竞选集会上,亿万富豪兼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以视频的形式公开支持代表着极右翼的选择党。
选择党主席魏德尔甚至还用比心的形式,当众向马斯克回馈了暧昧的讯号,这正意味着马斯克和魏德尔有着一定程度的政治伙伴关系。
倘若马斯克仍是之前那个商人,可能德国群众还不会觉得有什么,但如今的他可是特朗普身边的红人,而且还步入政途,所以他的举动是否间接代表特朗普的意思?
信息来源:2025年1月26日发表于观察者网——《马斯克称德国大选“决定欧洲的命运”,呼吁给极右翼政党投票》
如果美国扶持着选择党坐稳政权,那未来的德国只会更加依附美国,这显然不是德国群众能够接受的发展。
眼看着魏德尔那边进行地如火如荼,朔尔茨这边先急了,随后他就公开谴责了马斯克的这一政治行为。
有意思的是,还没等马斯克和特朗普说些什么,俄罗斯却率先做出了喊话。
“建议朔尔茨先进行自我谴责,并停止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朔尔茨跟着拜登站队,被特朗普上台后“背刺”,如今美俄又正筹备着和谈事宜,所以俄罗斯的喊话,也就显得顺理成章,而且德国确实对乌克兰做出了不少军援。
信息来源:2025年1月30日发表于环球网——《朔尔茨抨击马斯克声援欧洲极右翼,扎哈罗娃建议:先自我谴责、停止对乌军援》
正式因为这些外部势力的发言,德国群众们就显得更慌乱了,随即就导致德国联盟党默茨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
然而,默茨却“辜负”了群众的期待,因为他竟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打算和选择党一同通过一项移民法案。
虽然该法案的进一步限制没能实施,而且默茨也表示自己是为了国家安全才做出如此行为,但在德国群众眼里,他确实是“在向极右翼靠拢”。
自二战之后,德国就有着一项“在国家层面不与极右翼势力合作”的不成文规定,这也导致默茨此举,触碰到了很多德国群众的底线,甚至是禁忌。
如今的德国政坛,不被期待的那些,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不少呼声;而那些本来饱受期待的,却“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难怪德国政坛会乱,难怪德国群众会屡次游行示威,这正是因为他们无法清晰预见自己祖国的未来走向。
不过以目前的支持率来看,在30%左右浮动的联盟党默茨,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新一任德国领导人。
然而,任谁都不敢小觑美国和俄罗斯的能力,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声援,都说明了德国选择党仍有一搏之力。
信息来源:2025年1月22日发表于央视新闻——《深观察丨面对多重困境 德国走向何方?》
结语
一场德国竞选,也更像是一场权力游戏,党派与党派竞争,党派又与国外势力成为政治伙伴,谁也不敢断定最后的胜者是谁。
当这类国家政治乱象不断涌现之后,我们确实可以为我国的安静祥和而感到由衷的心安。
这些个杂碎从不考虑民众,只顾自己,一群杂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