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之降龙降世》:只缘身在更高层

杨戬看电影 2021-08-02 21:27:11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首诙谐、快活、得意的歌曲一旦响起,游本昌饰演的济公和尚形象便显现在中国人的脑海之间。提起济公,大家都晓得他是一个不受佛门戒律束缚、疯疯癫癫却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纵然在红尘中酒肉随便、但又是得道的高僧大德。济公,俗名李修缘,法号道济,南宋时代禅宗代表,在民间拥有极高的知名度,老百姓对于这位罗汉非常亲近,称之为活佛。电影《济公之降龙降世》首次用动画形象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济公成长历程,讲述少年济公李修缘肩负起拯救苍生、让天下得以回归太平的故事。济公之所以成为一个狂僧,只因为他看待世界的高度非常高,高到云端。他可以不在乎清规戒律和世俗眼光,率性而为,只缘身和心都在更高层。可惜,主创的野望与实现能力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济公之扬名立万,不仅在于医学修养和实践、路见不平一声吼锄强扶弱,更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宋朝依然是儒道释三教合一积极探索的年代。济公以禅门高僧为本,同时又兼具儒、道风格。李修缘“世代仕宦,且为将门”,本片亦安排其父亲李茂春为镇守的将军(历史上应为经商的居士),与哪吒的身世基本一致。李氏家族“世代仕宦,且为将门”,少年李修缘性情通达、“顽劣不堪”、狂宏豪迈,在山水中肆意潇洒、浑然天成,可以说是“一片痴心本自然”。实际上,李修缘前世为降龙罗汉,他在与金翅大鹏的对战中,为救天下苍生,以命相抵,抛却金身封印住了暗黑魔头;转世后的李修缘历经人间苦难,再次悟道,重获金身,让天下回归太平。对于当下观众来说,转世与金身的神性世界观概念有些偏离大众审美的基础设定范畴,这就让济公的命运难以获得《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代入感,而类似于《姜子牙》的凌空蹈虚。

《济公之降龙降世》由靳东担任总监制,刘志江担任总导演兼总制片人,乔彧执导,张挺编剧,石超群担任视效总监。该团队成员向来关注社会痛点,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刘志江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西游题材的制片人,石超群则负责过《哪吒之魔童降世》,由他们打造的“济公”充满着鲜活的少年气、幽默感。这位主人公绝对不高大上,从来不苦涩着脸,即使父亲很严厉,母亲又生病。在降龙罗汉与济公之间的少年李修缘,他要面对的依然是青少年成长问题。在严父慈母构成的核心家庭里,闪光少年在无限深情中选择并不普通的道路。

李修缘其实不如哪吒和孙悟空那般叛逆,他更应被视为天才儿童的达观,怎么舒服怎么来。他的原生家庭很典型,父母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李茂春动不动就护子心切,赔偿因孩子胡闹对街坊造成的一切损失,回家后对儿子的惩罚也“很不到位”,甚至还要遭到顽童的言语反击。李修缘时时刻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父之过”的口头禅,却也微妙表达着父子互动。相对于《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那位具有典型当代中产阶级焦虑的哪吒母亲殷夫人来说,李修缘的母亲更是传统慈母,她更希望儿子健康平安长大而不是出人头地。而李修缘要成为罗汉的重要原因,也是要为母亲治病——这是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故事,济公也曾经是少年,是一个传统价值观的儿子。爱母亲、与父亲对抗,最终理解父母的期望和无奈。

所谓罗汉间的转世和对决惩罚,本质上就是“人心的斗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一种价值观,能力越大野心越大也是一种很现实的价值观。禅宗不拘修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济公便是典型,尤其是不造作,很有竹林七贤的道家之风,却又不清淡更多是俗家语。当然济公也为天下人,推己及人是人的本能,也是儒家“仁”的关键所在。

毋庸讳言,《济公之降龙降世》中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再结合当前焦虑的社会课题,以动画电影的方式呈现,落实到银幕上,就有了“问题少年成长记”的意思,但是相对于主创的野心,电影传导给观众的热能却力有不逮。毕竟李修缘的困境与突围,具备浓厚的先天注定的成分。相对于哪吒和孙悟空在新时代动画电影更为自洽的性格转进和人生悲喜剧,济公却没能更上一层楼。所谓罗汉间的转世和对决惩罚,本质上就是“人心的斗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是一种价值观,“能力越大,野心越大”也是一种现实的价值观。李修缘在矛盾中不断磨砺、历练、反抗和顿悟,男人的担当则体现在其肩负起朗阔宇宙、拯救人间的使命。

0 阅读:1

杨戬看电影

简介:与杨戬一起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