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要半年的时间,2019届高考毕业生就要迎来学生生涯里的一件大事,也可以说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这不到半年的时间可以说是“黎明前的黑暗”,把握不好会很影响心理状态。有些复习效果还不错的同学,可能会慢慢找不到冲刺阶段的方向,总感觉好像每个知识点都懂、都会,心理容易浮躁。而一些基础不牢靠的学生,到这一阶段可能会出现焦虑,感觉很多知识点自己掌握的不好,这也要补,那也要补,而每天老师还要上课答疑,还有日常测验,会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整个人会慢慢进入崩溃的边缘。所以最后几个月既要调整方法,又要调整心态。
我结合个人高考经历及大学参加各类考试的经验,为即将解脱的高三学生整理了三条建议。
第一,整理薄弱点,分阶段攻克,完成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马上要放寒假了,我不建议整天沉浸在题海中,这十几天的假期里,除了放松身体和心理,高考生可以拿出自己的错题本,好好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对于知识点未完全掌握的或者薄弱的,将知识点内容整理在一个新笔记本上。当然,是所有科目,文科可能会文字多,不过写一遍效果也是有的。在开学后的历次测验中,对于新的薄弱点进行整理,之前的知识点又不会的要加星号标记重点。后期的复习就围绕这些薄弱点展开。不要担心整天复习这些薄弱点会让你之前掌握的知识点忘记,因为你还有日常训练,如果有些知识点忘记了,那就整理进笔记本中。对于这些整理好的知识点,不要想着几天给看完,你想看的话,很快就翻完了。重点是理解加训练。所以,你可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划分,哪些知识点或者那几页知识点要在一周内或者四天内掌握,最好在高考前将这些知识点复习两遍。如果你真的掌握了你也可以划掉掌握的知识点。如此,在这最后的几个月,高考生会稳中有升,也能始终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事。
第二,梳理高频考点,考前要绝对掌握。
虽然高考的知识点特别多,但出题人不可能看心情随便出,或者只出难题和偏僻知识点来考验学生。一张不错的试卷一定既有基础容易题,也有简单陷阱题和个别拔高复杂题。如果一个学生能拿到不错的分数,那足可以说明这个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很不错,学习能力强。所以,这份试卷一定会比较重视一些基本的考点,不一定每年都考,但很多年份都会考。所以,花一段时间收集近5年到10年的高考真题,把这些知识点按照历年考试的频率整理一遍,建议用excel表格将知识点名称与章节登记在电脑上,最后用排序工具按频率由高到底排列。最好是将章节与具体知识点一块登记。一方面是部分章节属于重点章节,这一章的个别知识点会挨着一个个考。另一方面是个别知识点经常考,那么今年再次考到的可能性更大。整理完后,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计划好每一阶段的复习内容。这一项可以跟薄弱点一起复习,也会有重复。那么重复的知识点更要多看看。
第三,考试前几天和当天的安排。
最后几天难免浮躁,看不进去书,所以要提前做准备。最后在考前一个月安排好这几天的任务。首先是考前会放假几天,这几天可以调整下作息,补充睡眠,注意清淡饮食,最重要的其实这几天看什么。想必之前的薄弱点和高频考点你也复习差不多了,所以这两天的安排就是将薄弱点和高频考点快速的复习一遍,可以准备一些题目,建议是真题,有选择地做题。每天安排好学习时间和休闲时间。学习任务完成,就可以听听歌,看看综艺节目,看看闲书等。其次。考试当天如果你不看点什么,心里会不会感觉少点什么。别跟同学吹牛逼了,拿出提前整理好地资料看看。这个考试当天的资料,是你选取的最精华的东西,是最高频的考点,是最薄弱的知识点。建议内容的量5到10分钟能够看完,不要贪多。看完以后到处走走,还有时间再看一遍。
下面是最后冲刺阶段要始终秉承的理念,很受用。那就是“会的全做对,难题多得分!”前一句要求考试要细心,别犯低级错误,别眼高手低。后一句是摆正心态,不要贪心,对于不会的题目,分低的可以放弃,把时间留给会的题目;对于不会的大题,要将会的前一二个小题作对,后面实在不会的放弃。我高中阶段因为基础好,所以每次做题基本从头到尾按顺序做,遇到难题也要多看几分钟。以至于高考时没有时间检查会做的大题,结果粗心一道大题几乎没得分。真的是血的教训。
关于日常的考试作业,包括这个寒假的作业,我建议,也希望家长明白,寒假把时间留给最需要的内容上。可以对自己薄弱的地方多训练,老师留的作业不必要的可以不写,但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最需要刷什么知识点的题。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刀刃上。作为曾经的好学生,我所有作业都要写完,不知道所谓的针对性复习,最后作业量大,没有好好反思自己的薄弱点,最后复习效果不好,成绩忽好忽坏的。
关于最后的心态问题。最后一段时间了,一些高考生难免会浮躁,看不进去东西,感觉好像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要复习什么。要调整心态,除了上面几条建议外,我想说一下心理调整问题。首先要明确一点,辛苦一两年了,再咬牙坚持一下,很快就过去了。我始终相信:坚持就是胜利!站好最后一班岗。如果有实在无法看书、心情烦躁、只想一拳打在班主任的臭脸上的状态,建议停止复习活动,偷偷听听歌,晚上别在意不看书,同学领先自己很多这种想法了,你这种状态强迫自己看书,不但自己累,还没有效率,何必呢?你就大胆的晚上早睡,别开夜车了,听听歌,聊聊天,放松一下。如果实在没有人说话,毕竟大家都忙自己的复习,你可以发呆,给家人打电话,或者骚扰我。心态在复习后期真的很重要。
马上寒假了,各位高考生,放松一下,铆足劲,开始最后冲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