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招商优环境·看湘潭之变①丨价值之变

湘潭在线 2025-03-17 12:54:06

“抓招商 优环境·看湘潭之变”系列报道①

价值之变

湘潭日报社重大报道工作室

“坚定不移把高质量招大引强和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优先位置一体推进。”

“以制度变革引领模式创新,以模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造‘湘潭服务 相当专业’服务品牌,为打开改革发展稳定新天地注入强劲内生动能和活力。”

“要牢牢把握目标的先进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湘潭当下和未来要加快提升发展的能级和质效,就迫切需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引进更多更大更好更优质的项目,形成新的动能和新的增长点。”

湘潭“新春第一会”,擂响了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战鼓。如何将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实践给出了答案:当观念更新与市场逻辑深度耦合,招商引资便不再是单向的政策让利,而是双向奔赴的价值共创。

多年职业习惯使然,到基层采访,看到道路两旁新的施工工地门楼,记者总会下意识问当地工作人员项目情况。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招商不是只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而是要去做项目需要做的,主动去思考创新、去调动匹配资源,努力做到和投资方同频共振。”

连日来的采访,这句话从模糊到清晰。在湘潭,招商引资正跳出窠臼,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刻的洞察,审视和把握新时期招商引资规律和新变化,用科学精神与专业态度构建“政府有为的手+市场有效的手+资本有力的手”的投资生态,实现政府和企业共生共荣。

这一深刻变革,极具现实必要性和长远意义。

吉利汽车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从唯产值到全链条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要素驱动型模式。传统招商模式下,一些地方为拉来企业,纷纷挥舞产业补贴和政策扶持大旗,“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全面推进,这种局面开始“破冰”。不得违规实施财政和税费优惠、不得违规实施用地优惠、不得突破资源环境制度和政策规定、不得违规举债招商引资……国家层面接连出台措施,划出招商引资必须严守的红线。

当“税收优惠”式、“奖补”式招商引资走下舞台,如何适应招商新常态、探索创新招商新方式,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湘潭紧跟时代要求谋新谋变——通过转变思维、强化服务、找准定位,因地制宜探寻契合自身、迎合趋势的招商引资新路子。

“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数量增长,而是会从多维度考量,以先进制造业‘三优三特’现代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形成“招引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乘法效应。”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复盘从招引一个项目到构建一片生态的成功路径,吉利汽车案例绕不过。

2005年,刚创建两年的湘潭经开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这年11月,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湘潭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分期建设湘潭吉利汽车制造基地。

9个月后,一座现代化汽车工厂——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一期在湘潭经开区建成。以这一年为起点,湘潭闯出了一条汽车产业发展壮大之路:舍弗勒、屹丰、铭昊、拓普、博雷顿、麦格纳、地通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纷纷入驻,湘潭汽车产业集群跻身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4年,湘潭汽车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集群年产值、利润、税收3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远远超出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有了这次成功操盘,吉利汽车从2005年至今,累计在湘潭投资130多亿元,整车产销超264万辆,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成为吉利全国版图中产量最大、出口最多、效益最好、产品体系最丰富的生产基地。

在湘潭形成的产业生态,能够让吉利湘潭制造基地用比别的地方更少的时间成本,完成从研发到生产、从内销到“出海”的闭环。而吉利在湘潭的发展,也是以龙头企业为支点撬动产业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产业链精准卡位,引发技术溢出、人才集聚、配套完善的链式反应。

这条路径已然被湘潭成熟地运用到了多次实践中。招商口多位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湘潭重点培育了精品钢材及新材料、新能源和汽车制造、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等10条工业优势产业链,每条产业链由市领导担任链长,并设有链主企业。湘潭产业招商围绕这些龙头企业,逐步从产业链招商深化到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招商。

“对企业来说,产业链招商可以有效引领和吸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使它们在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利益的同时,减少运行成本;对地方而言,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发展优势。”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这不光是招商模式的创新,更是对复杂经济环境和技术变革的主动适应,体现了从单一要素竞争向系统性生态构建的战略升级。通过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招商,湘潭‘三优三特’现代产业集群和12条产业链将实现全要素产业生态的优化。”

中韩智造基地一期工程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生产项目效果图。

从抓传统到向“新”力

3月12日,湘潭综保区,韩国OSTech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LCM)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这是国家出台规范招商引资新政策后,湘潭引进的最大外资外贸生产制造项目,将填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大尺寸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绑定的空白,推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做优做大做强。

这也是湘潭扩大有效投资,在工业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证明。

近年来,湘潭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三优三特”现代产业集群,巩固增强先进钢铁、汽车、新能源材料三大超千亿级优势主导产业,壮大发展电子信息与智能终端、电机电控电传动与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医疗器械三大超百亿级新兴特色产业。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新引进“湘商回归”项目131个、“校友回湘”项目197个、“三类500强”项目18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0个,这些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不仅与产业结构优化高度匹配,还无缝衔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助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根据今年2月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持续打造“湘潭服务 相当专业”服务品牌 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在长株潭“一座城”大方向下,湘潭招商引资重点聚焦“三优三特”现代产业集群以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创消费、数字经济、前沿材料等新产业新赛道,打造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重点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造性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产业—科技—金融”融合机制,全力助推产业链创新链现代化发展;重点在鼓励县(市)区、园区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

“湘潭聚焦‘国之大者’,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需求,坚持前瞻布局,全市上下努力抢抓政策机遇和时间窗口,捕捉产业发展痛点、难点和敏感点,以敏锐眼光发现潜在的行业机会。”湘潭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湘潭拥有36个工业门类、3个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占GDP比重达到35.4%,居全省前列。当前,随着“一座城”理念深入人心,作为长株潭核心城市、湖南第二大科教中心的湘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全球IT和电子产业投资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韩国OSTech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LCM)生产基地顺利落户湘潭,意义重大。这里的‘意义’,不只是每年产生约50亿元的可观产值,还涉及到先进技术的竞争,材料、工艺以及生产管理的综合能力,并促进周边产业生长,进而提升湘潭的国际影响力。”这位负责人说。

事实上,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刻不容缓、人工智能风口的追赶时不我待的新形势下,已于2022年获批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湘潭,早已开始了相关行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招商引资,湘潭十分注重在“新”上发力,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高端医疗器械、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一方面扩大开放,主动对接先进区域,吸引优质企业投资湘潭,积极引进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项目;另一方面,练好内功,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加强产学研用金深度合作,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更多湘潭制造、湘潭智造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打响品牌。

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创智生态园。(资料图片)

从重优惠到重环境

开年以来,全球舆论场沉浸在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带来的强大震撼中。与此同时,关于“杭州六小龙”的讨论,此起彼伏。大家都在追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杭州?

“杭州六小龙”现象,阐明了一个道理:招商引资,求的是“招得来、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看似简单的几个字,背后却是理念优化、职能转变、环境友好。一味盲目“拼政策”不可行,地方招商引资还是要聚焦于练好“内功”。

过去,相较经济发达的沿海和周边城市,不沿边、不靠海的湘潭,不论是补贴力度还是速度都望尘莫及。当“内卷式”补贴政策被叫停,产业基础雄厚、产业前景广阔的湘潭,反而更具竞争优势。

对标一流标准,聚焦关键环节,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制度机制,切实用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广大企业在湘潭发展得顺心、舒心。

湘潭说到做到。

3月10日,湘潭高新区,湖南亚辉龙全自研iTLA MAX智慧实验室流水线正式启动大规模量产。这是亚辉龙近年经过全球深度布局后推出的标杆性产品,年产能可达260套,首批产品即将交付国内高端实验室,助力实验室大幅提升“人、机、料、法、环”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为我国检验医学迈向高效、精准的数智化未来提供有力支持。

“亚辉龙在日本研发、长沙转化、湘潭落地。”湖南亚辉龙项目负责人周勇介绍,今年企业预计实现产值2.5亿元,三年内有望达到10亿元。

当天,一批“老朋友”的到来,让周勇等人倍感温暖——湘潭高新区、湘潭市科技局等部门负责人率队到访亚辉龙,并专程前往其配套企业斯密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就企业现阶段遇到的困难、问题现场办公。

其间,政企双方开门见山,坦诚交流,场面轻松愉悦而高效。以至于周勇忍不住再次感慨:“湘潭是亚辉龙的福地!自落地以来,从开工建设到生产运营、应用场景、科技及产业项目申报,再到支持医工融合发展,湘潭市委市政府、湘潭高新区、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卫健委等单位给予精心支持和指导,为亚辉龙发展壮大积极创造优良营商环境。”

如果把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比作一场球赛,“上半场”要全情投入,“下半场”亦不能松懈。围绕新模式下如何开展招商引资服务保障工作,湘潭也铆足了劲,这其中既包括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自己角色定位的改变——从“管理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从“定时定点”服务向“随时随地”服务转变,也涵盖思维视野的变化——坚决破除各种壁垒,对于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工程,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只要有实力、有能力,湘潭都敞开大门。

同时,全面实施园区“合同用地”改革,推广极简、极速、极优行政审批模式和“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出让,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深化政务系统集约建设,把土地、金融、人力、技术、知识产权、数据等要素,放到数字化平台上进行流动,实现政务信息化系统100%上云、100%集中运维、100%数据共享,推动管理建在制度上、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系统上、系统建在数据上,让人少跑路、数据多跑路,真正帮助企业松绑减负。

“对于真正市场化的企业来说,服务远胜过政策比拼,越是高质量的企业,越看中城市的营商环境。”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近些年,我市引进吉利新能源乘用车、韩国OSTech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LCM)生产基地、亚辉龙等大项目,靠的就是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氛围和服务口碑。

环境是金,环境生金。循道而行,定能功成事遂。

(总策划:龙香玖 执行策划:翁灵娜 本文采写:王超)

0 阅读:2

湘潭在线

简介: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