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
阳春三月,湘潭县石鼓镇铜梁村的昌山上(即原顶峰村)景色秀丽,游人如织。4月1日,昌山腹地的一处山林间,中年“女汉子”熊梦娜手提青饲料,嘴里哼着小曲,悠闲地给放养的土鸡、沙子岭猪喂食。她娇小的身影与周围的自然风光、往来游客融为一体,汇聚成一幅优雅的和美乡村画卷。
熊梦娜与散养的沙子岭猪杂优品种。(记者 白杨 摄)
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13年,熊梦娜与山林为伴、与畜禽“共舞”,努力挥洒心血与汗水,不断收获成功和喜悦,距离她锚定的“昌山顶上新农人”目标越来越近。
返乡创业,让荒山变“金山”
昌山是湘潭县境内最高的山,素有“湘潭的西藏”之称。位于山巅的原顶峰村曾因交通闭塞、自然条件较差而经济落后,人心思走。进入本世纪,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实施,特别是盘山公路陆续从山底向山峰延伸,回归故里谋发展的原顶峰村村民也陆续增加,熊梦娜一家人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大学毕业后的熊梦娜不恋城里高薪工作,毅然说服父母回到原顶峰村,流转老屋附近的山林、耕地等1000多亩,注册成立湘峰养鸡专业合作社(顶峰家庭农场),利用山林放养土鸡,兼顾种菜、养鱼。同时,陆续投资整修田土、山塘,改造盘山小路、水井等。
通过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和细心经营,熊梦娜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鸡司令”,不仅实现自身勤劳致富目标,还带动山上山下数百户村民产业增收,其中以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居多,每年每户增收数千元至10000余元不等。以乡村休闲旅游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日益兴盛,让荒凉冷落的原顶峰村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多措并举,拓展产销渠道
熊梦娜与父母家人的日夜坚守,以及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促进合作社从单一养殖土鸡陆续扩展到养殖黑山羊和土狗、腊肉加工等。同时,他们致力打造“顶丰农庄”,给游客提供休闲餐饮服务,所有农产品自产自销,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
为补足山高路远、送货上门时间偏长的短板,2018年,熊梦娜在临武高速湘潭县杨嘉桥收费站附近租赁了一处闲置房屋场地作中转站。此举缩短车程一个小时以上,各种农产品销量稳步递增。
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派驻的科技特派员为熊梦娜送去了两头沙子岭猪种猪。经过她和父母精心饲养,猪群不断扩大,目前常年存栏20多头,其中母猪6头。这里已成为我市沙子岭猪保种点之一,所产猪仔基本是自繁自育,少部分对周边村民销售。沙子岭猪的“加盟”,让顶峰猪肉、腊肉更出名、更抢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相关产业的普及,职业网络主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熊梦娜审时度势,欣然加入“主播”行列。但是,她不靠别人打赏赚钱,还是以推介当地优质农产品和四季美景为载体,努力提高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知名度,扩大营销渠道。她的直播不仅吸引了大量粉丝,还成功将“顶峰土鸡”“顶峰腊肉”等特色农产品销往长株潭三市甚至更远的地方。通过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合作社年总产值已达到300多万元,纯利润20多万元,稳步实现产销两旺目标。
示范带动,助力乡村振兴
13年来,熊梦娜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还带动当地村民发展种养产业和休闲农业,为实现产业帮扶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应有贡献。她的勤奋努力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及村“两委”的充分认可,先后荣获湘潭县劳模、创新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并当选县政协委员;由她领衔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先后获评湘潭市十佳家庭农场、农业科普基地、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20多项荣誉或授牌。
展望未来,熊梦娜决心与村民们齐心协力,利用原顶峰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和耕地、林地资源,以及山下环铜梁水库自然景观,继续做强优质农产品产销、餐饮服务与特色民宿相结合的乡村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来村里游玩、消费,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