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对品牌危机公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也变得更加棘手和敏感。
过往我们常说,“谣言兴于愚者,止于智者”。
但在新的传播语境下,谣言不能仅限“止于智者”,更止于品牌公关。
一旦不能及时有效遏制谣言蔓延,往往会给品牌带来毁灭性打击。
1
最近,天鹅驾到被曝出大型品牌“丑闻”。
有网友称,只要车主支付额外费用,天鹅驾到的女司机就能提供“特殊服务”,并晒出了相关聊天记录。
图源:抖音这张图片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掀起了一场激烈讨论。
在网友的言语间,天鹅驾到成为了一个有“颜色服务”的擦边品牌,品牌形象岌岌可危。
随着事件不断地发酵并且传播面越来越广,天鹅驾到立即做出了回应:
当机立断选择报警,并发表严正声明,维护品牌声誉。
图源:天鹅驾到平台小程序也启动了弹窗提示,称官方正在调查取证,感谢用户的辟谣和支持。
图源:天鹅驾到尽管如此,但是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展开了一场以主观臆想为驱动的“狂欢”,评论区彻底沦陷。
有人带着狗头表情询问下载方式:
有人玩梗抖机灵,表示“车速有点快”。
还有网友被反向安利到,想要“来十个代驾”。
甚至有网友因为天鹅驾到成立于东莞,联想到前些年东莞的“扫黄打非”行动,生硬地将两者捆绑在一起。
还将天鹅驾到与ktv、足疗业务相提并论,打败竞争对手的不是同行是跨界。
不难看出,这些评论都带着强烈的“有色目光”,仿佛认定了天鹅驾到存在“涉黄服务”,场面一度混乱。
伴随着事件出圈,天鹅驾到知名度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冒出了不小的质疑声音——
部分网友认为这是品牌营销手段之一,自导自演一出好戏。
图源:抖音网友
早在本月初天鹅驾到就发布了一支视频,女司机以吐槽口吻和粉丝倾诉烦恼:
“好生气,刚刚接了一个客户,居然问我有没有特殊服务。”
图源:@4A广告网因此,不少网友认为是天鹅驾到自己先cue的话题,再经过谣言滋生—品牌辟谣的一系列流程,以另类宣传方式为品牌制造热度出圈,省下百万广告费。
本来天鹅驾到鲜有人知,“涉黄报案”一经报道传播,广告打响了,下载量也有了。
网友一番分析头头是道,但这么一来天鹅驾到不仅污名化“女司机”群体,还背上“报假警”的法律风险,损害品牌形象,实在太过铤而走险。
纵观网络舆论场,天鹅驾到辟谣后品牌名声依然“狼藉”,如果真是擦边营销手段,那从结果来看显然是失败的,属于是“自杀式”广告,广告营销人员风评严重被害。
被卷入“涉黄”争议,天鹅驾到躺着也中枪。
2
整合营销时代,广告与公关共生。
一场营销公关既是“危”也是“机”,关键在于品牌如何把握。
天鹅驾到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反应速度快,有理有据,并牢牢抓住时机传递品牌价值主张。
看完这份公关声明,大众的脑海已经对天鹅驾到建立了初步的品牌形象认知。
声明中,天鹅驾到把“捍卫女司机的安全和尊严”放在醒目的首要位置,实则是对品牌差异化定位的进一步强调。
图源:天鹅驾到因为天鹅驾到是以打造国内专业女司机代驾平台起家,专业化和高端化则是其核心竞争力。
先说专业化。
长期以来,“女司机”都与“技术差”“不靠谱”“情绪化”等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有人揶揄女性驾驶车辆水平低,有人嘲笑女性应变能力差,被标签化和污名化。
天鹅驾到则与当地的驾校合作,对员工进行岗前学习和培训,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要求才能正式上岗,为“女司机”正名的同时,也无形中打消了用户的顾虑,强化专业性。
再说高端化。
天鹅驾到把员工服做成了“空姐制服”样式,借助大众熟悉的空乘服务艺术,衔接饱含亲和力、优雅礼仪、专业水平的平台认知,有助于实现品牌移情。
图源:微博除此以外,天鹅驾到还创新工作模式,员工不需要骑代步车而是打车出发,解决车主后备箱空间不足的痛点。
当然,经过专业化和高端化的形象塑造,天鹅驾到的代驾价格也被打上去。
据粗略计算,滴滴代驾、洪师傅和董师傅每公里6.25-13.75元、3.27-5.45元,天鹅驾到的起步价则是每公里12.67元。
滴滴代驾每超1公里收3.5元、洪师傅和董师傅大约是收2-3元不等,天鹅驾到收6元,几乎是前三者的2倍。
图源:天鹅驾到
对比三家代驾平台,天鹅驾到是唯一追求高端路线的,也是品牌的最大独特之处。
此外,天鹅驾到打造女司机代驾平台,保障女性就业,也迎合了当下火热的女性营销趋势,改善人们对“女司机”误解、偏见和刻板印象的触点,用具有价值和共鸣的方式与用户群体沟通,也是平台的一大优势。
在这场舆论危机中,天鹅驾到化被动为主动,打开了知名度,不失为一个危机公关典范。
3
回顾天鹅驾到这场舆论危机,可以说是各大热门元素的“集合体”。
第一个,自带热度的“女司机”话题。社交媒体上,不管是正面评价还是负面调侃,“女司机”都是烫手的流量密码。
今年三八妇女节,滴滴、T3出行等品牌,纷纷开展借势营销,为女司机群体发声,致力于打破女司机刻板偏见形象。
图源:T3出行天鹅驾到作为一个女司机代驾平台,无疑更加引爆话题热度。
第二个,女性苦“黄谣”久矣。“造黄谣”是最常见最有效的让女性社会性死亡的方式之一,对于女司机代驾而言,也是伤害力巨大的舆论“杀器”,影响力不可小觑。
第三个,“擦边营销”的争议。近几年来,不少品牌频频以低俗擦边的营销博取流量和眼球,招致大众反感和不满,消费者的敏感度逐渐提升。
对于一些与众不同的品牌出圈方式,难免会心生疑虑,引发思考和猜测。
总而言之,品牌营销要守住红线,网络评价也不能僭越底线。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