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视曝光的“夺命碗”!1岁女童用后患白血病,家里有的赶紧扔

畅谈古今使 2024-11-02 18:23:46

“孩子才一岁,怎么就得了白血病?”年轻的母亲吴女士怎么也没法把这个残酷的病症和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联系在一起。2018年,家住贵阳的吴女士带着女儿茜茜去医院检查,结果却如同晴天霹雳,一纸诊断书无情地宣判了茜茜患上了淋巴性细胞白血病。

“我们家族里根本没有人得过这个病啊!”吴女士和丈夫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不解中,他们想不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幼的女儿患上如此可怕的疾病。经过多方排查,医生最终将怀疑的目光锁定在了茜茜日常使用的餐具上——那些颜色鲜艳、图案可爱的“仿瓷碗”。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看似安全无害的“仿瓷碗”成为了“毒”的源头?这些打着“母婴专用”旗号的餐具,究竟有什么秘密?

央视曝光,仿瓷碗如何将“毒”送入口中

随着央视的一纸曝光,仿瓷碗背后的真相才得以浮出水面。那些颜色鲜艳、图案可爱的仿瓷碗,很多竟然都是“三无产品”,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甲醛和三聚氰胺严重超标,而这些物质正是导致儿童患上白血病的罪魁祸首。

新房装修后挥之不去的甲醛气味,让人避之不及;而如今,这种可怕的致癌物竟然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人们日常使用的餐具中,随着食物进入人体,日积月累,最终成为引发癌症的“定时炸弹”。

之前曾有记者对仿瓷碗这类“三无产品”进行了甲醛测评。在最低档的仿瓷碗中加入热水或热油之后,甲醛测试仪上的数字会直接显示0.16到0.61毫克之间。而货真价实的陶瓷碗在加入热水的时,是没有任何的甲醛出现的,就算是经历高温,甲醛也仅仅只有0.03毫克。

根据国家的规定来看,至少要保证每立方米所包含的甲醛在0.1毫克以下才算是正常的,而这么小的一个碗,居然产出了比标准高数倍的甲醛数值,实在令人气愤。除了甲醛,仿瓷碗中还被检测出另一种剧毒物质——三聚氰胺。

提起三聚氰胺,相信很多人对2008年那场震惊全国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记忆犹新。当年,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不法商家将三聚氰胺这种化工原料添加到奶粉中,最终导致数万名婴幼儿出现肾结石、泌尿系统损伤等严重健康问题,甚至还有婴儿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相较于传统的陶瓷碗,仿瓷碗具有价格低廉、不易破碎、颜色鲜艳等优点,因此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巨大。然而,正规厂家生产的仿瓷碗,其使用的原材料是价格相对昂贵的密胺树脂,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一些黑心商家便动起了歪脑筋,他们用价格低廉的脲醛树脂代替密胺树脂,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密胺树脂的含量,添加大量的密胺粉,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

殊不知,这些看似“物美价廉”的仿瓷碗,实际上却是一颗颗隐藏的“毒药”,其释放出的甲醛、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黑心商家为了牟取暴利,往往还会将这些劣质仿瓷碗包装成“宝宝专用碗”进行销售,利用家长们对孩子健康的重视心理,将黑手伸向了宝宝群体。

如何辨别“毒碗”守护家人健康

首先,在购买仿瓷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等信誉良好的商家,并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MF”(密胺树脂)和“QS”(质量安全)标志。或选择直接购买正品陶瓷碗。

其次,要仔细观察仿瓷碗的外观和气味。正规厂家生产的仿瓷碗,其表面光洁度高,色泽均匀,没有明显的异味;而劣质仿瓷碗则表面粗糙,颜色暗淡,甚至会有刺鼻的化学气味。

还要在使用仿瓷碗时,尽量避免盛放过热的食物,更不要将仿瓷碗放入微波炉、烤箱等高温环境中使用,以免加速甲醛、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的释放。

除了以上几点,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养成良好的餐具使用习惯,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并及时更换破损的餐具,避免细菌滋生,危害健康。餐具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而儿童作为最宝贵的群体,更应该受到特殊的关注和保护。

希望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餐具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避免将“毒药”端上餐桌,危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抵制“毒碗”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行为。然而,面对暴利诱惑,一些不法商家依然铤而走险,继续生产仿瓷碗等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领域。

首先,要加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仿瓷碗的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仿瓷碗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对生产环境、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等进行严格检查,对使用违禁原料、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要依法予以严惩,绝不姑息。

再次,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向公众普及仿瓷碗的安全知识,引导公众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抵制不合格仿瓷碗。

一碗一筷,看似平常,却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病从口入”的古训,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仿瓷碗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养成良好的餐具使用习惯,共同守护“舌尖安全”。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彻底清除“餐桌杀手”,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信息来源:

人民网——《宝宝用仿陶瓷碗 当心或致白血病》2016.10.18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1018/c21471-28787362.html

新浪财经——《密胺餐具抽检报告:“摔不烂”的仿瓷碗,可能会释放甲醛、三聚氰胺》2024.08.02

澎湃新闻——《小心!家里用的这种碗是夺命碗!有孩子患上了白血病……》2019.03.1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18659

光明网——《这种碗可能是“夺命碗”?没想到危害这么大!家里有的赶紧扔》2022.08.17

https://m.gmw.cn/baijia/2022-08/17/1303095515.html

0 阅读:7

畅谈古今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