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5第三次评审】
85℃干燥款香气高,汤水略显粗糙;47℃干燥款第一泡香气弱,第二泡香气直逼85℃干燥款,汤感更加醇和。85℃干燥款耐泡度不及47℃干燥款,几泡过后85℃款渐显淡薄,47℃款汤水稳定性更佳。2020年,我们在前几年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对不同温度干燥白茶的转化进行跟进观察,同款牡丹王原料,采用85℃与47℃两个不同温度进行干燥处理。【20200725第一次评审】对实验样进行第一次评审对比,第一泡85℃干燥款香气更加高昂,汤水略粗糙,47℃干燥款香气自然,汤水柔和;第二泡85℃干燥款香气略高,汤感略涩,47℃干燥款香气稳定,汤水顺滑;第三泡85℃干燥款香气稳定,有较明显苦涩感,47℃干燥款茶香稳定自然,汤水顺滑饱满。冲泡至第三泡,低温成茶的优势开始显现,这与我们连续几年的实验结论一致(早年的实验对比大部分我们均以图文形式做过分享,感兴趣的茶友可以翻看历史记录)。
不同温度干燥对白茶的后期转化影响我们已经持续观察了5年,未来我们还将持续跟进观察转化。从目前来看低温干燥对于转化所带来的优势与我们低温成茶理论相互印证,低温成茶是指白茶萎凋与干燥全程温度不超过56℃,以最大限度保留茶叶中生物酶活性,使得白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可按活性酶催化路径持续转化,越陈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