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官宣,7月29日19:30将进行旗舰新品发布,P50系列要来了。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两个传闻,一则是华为此次将主打4G版本,且有可能采用高通骁龙888芯片;另一个则是此次发布会后,P50系列将全球发售。
高通芯片可不可以用?高通在向美国申请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证时,媒体曾经就此问题采访过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他也给出过一个肯定的答复:“如果美国政府允许,华为愿意使用高通芯片制造手机”。
在回答要不要用高通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华为从来没有排除过任何国家、地方的产品,只是某些国家排斥、针对华为而已。
我相当了解网友们的心情,在听说华为要使用高通芯片时,有嘲讽也有不是滋味。但无论内心怎样难以接受,想要保住当前最为赚钱的手机业务,想要保住大量的就业岗位,想要留住这个手机品牌,想要为“鸿蒙生态”争取时间渡过窗口期,想要拥有继续大量投入研发的资本,对接高通也是出路之一。
高通赚了钱是没错,但华为消费者业务却赢得了更多活下去的机会,孰轻孰重?
要不要全球发售?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一名网友甚至私信问我:“本来产量就不足,发售的麒麟芯片的机型一定难抢,国内用户都等着呢,为什么还要全球发售?”
看几组数据后,咱们再讨论这个事情。
一、2018年底,华为拥有员工18.8万名,业务遍及17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人口达到30多个亿。
二、2018年华为全年总收入7212亿元,其中海外收入3490亿元,中国国内收入3722亿元,几乎持平。
三、由于海外业务的急速发展,2018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3489亿元,首次超越运营商业务2940亿元。
2018年的华为受美国“实体”影响并不大,所以更具有代表性。通过这几组数据不难看出,华为的海外业务增长速度是快于国内的,如果不是遇到“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大有可能在这两年已经实现海外营收多于国内营收。
“智能手机”几足鼎立的局面,全球唯有中国市场如此,国内手机市场日渐饱和,包括华为在内的几大厂商都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版图”。虽然华为受到“谷歌全家桶”的影响,不见得销量会有多好,但保持应有的全球热度的心还是要有额。
“全球化”背后的另一个原因舆论对于华为从来都不友好,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亦是如此。
2020年底,日本竹内亮导演拍摄了一部针对华为的纪录片《华为的100张面孔》。
第一集:“华为还能存活吗?”
节目的开始是一段旁白,竹内亮导演描述了他在美国加州的采访。
当我们还以为即便西方再怎么抹黑,再怎么宣传,多数人总是理智的。但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时,就明白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有的人已经分不清孰对孰错;
有的人已经倾向于相信媒体的宣传报道;
而多数人则已经完全相信美国授意下媒体扭曲的新闻报道。
纪录片在国内外各大平台均有上线,也引起了不少海外网友们的热议。
全球发售的目的在此时已经不是追求销量的多少,而是也如纪录片一般向外界传递最顽强的、最真实的华为。
今年2月份,任正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经说过:“关于芯片我们还是要依赖全球化来解决,不管怎样,我们永远不会放弃全球化理想,不管怎样制裁和封锁,我们坚持全球化不动摇。当全球芯片过剩,有人会找我们来买芯片,我想会有这个时代的。”
结语在纪录片中有一段对天才少年的采访,他叫彭志辉。究竟有多牛?三言两语也说不完,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
他在纪录片采访中有这么一段话:“在人工智能方面全世界只有华为一家公司是从最底层芯片到中间的软件框架,甚至到一些终端,全栈打通的也只有华为一家。”
华为厉害吧,也很酷。
这恰恰是中国企业近些年来的缩影,再过数年,“全球发售”不仅有华为、小米、OV、大疆,也许还有我们的汽车;不仅有智能手机、无人机、安防设备,还有可能有“芯片”、“光刻机”......
-END-
华为一直打自己的脸,想洗白那是不可能的。
苹果都5G了。
还是三星聪明自产和高通的都用,低调谦虚才能突破壮大。
支持华为!向海外销售能迅速推广鸿蒙,这是个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