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这句老话,很多人耳熟能详。
和谐的家庭关系并非唾手可得,处理不当,甚至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悲剧。
范女士的经历就是一个令人唏嘘的例子。
她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婚姻最终会因为婆婆的一场重病而走向终点。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人性的考验?
范女士的父母当初就对这门婚事心存顾虑。
男方家境贫寒,更重要的是,寡母带大的儿子,难免对母亲过度依赖,婆媳矛盾的种子似乎早已埋下。
沉浸在爱情中的范女士对父母的劝告置若罔闻,她坚信,只要两人同心协力,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至于婆媳关系,她天真地认为,自己嫁的是老公,又不是婆婆,能有多大影响?
婚后的现实却给了范女士一记响亮的耳光。
婆婆事事护着儿子,将儿媳视为外人。
范女士让老公分担家务,婆婆会立即跳出来斥责,在她眼里,儿子是金贵的,不该做这些“粗活”。
长此以往,范女士不仅要工作,还要承担所有家务,身心俱疲。
而老公在母亲的庇护下,也习惯了“甩手掌柜”的生活,更加剧了夫妻间的矛盾。
为了摆脱这种压抑的家庭氛围,范女士提出买房搬出去住。
起初,老公和婆婆都不同意,他们母子不愿分开。
最终,在范女士的坚持下,他们贷款买了一套新房。
可是,好景不长,仅仅半个月后,婆婆就以老房子已卖为由,搬来与他们同住。
新家再次变成了婆媳矛盾的战场。
婆婆不仅指责儿子不孝,还骂范女士是“狐狸精”,让这个本就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
更让范女士难以接受的是,婆婆将卖老房子的钱一部分补贴了新房贷款,以此为由宣称自己也是房子的主人,更加强势地介入他们的生活。
生活的重担压得范女士喘不过气。
她和老公要养育孩子、偿还房贷,还要承担婆婆的日常开销。
婆婆热衷于购买保健品、按摩椅等,花钱如流水,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范女士曾想过再次购房,但考虑到婆婆必然会再次搬来同住,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几十年过去了,79岁的婆婆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医生建议以保守治疗为主,让老人安享最后的时光。
视母亲如命的儿子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坚持要倾尽所有为母亲治病。
“砸锅卖铁,我也要救我妈!
”他声嘶力竭地喊道。
范女士原本为儿子准备的结婚钱也被他偷偷拿去支付了医药费。
争吵过后,范女士无奈妥协,她知道,即使再怎么争论,也无法改变老公的决定。
昂贵的医药费很快耗尽了积蓄。
为了继续治疗,老公竟然提出卖掉他们唯一的住房。
范女士坚决反对,她质问老公:“卖了房子,我们住哪里?
儿子以后怎么办?
”老公却置若罔闻,在他心里,只有母亲的生命最重要,其他一切都可以舍弃。
“我宁愿离婚,也要卖房救我妈!
”他斩钉截铁地说。
最终,范女士选择了离婚。
她并非不孝,只是无法接受老公这种近乎愚孝的行为。
她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也要为儿子的将来考虑。
在分得财产后,她离开了这个让她心力交瘁的家。
范女士的前夫,他倾尽所有救治母亲,是否值得我们赞扬?
他将妻子和儿子的未来置之不顾,又是否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孝顺与愚孝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在面对家庭责任和个人选择时,我们又该如何抉择?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就让他们母子生死相依罢,你是狐狸精第三者呢
支持离婚
实话实说,如果是我母亲,在79岁时,我会放弃,但在59岁时可能会倾全力救助。
癌症晚期,主动治疗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