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河南漯河,一个普通的夜晚,空气中弥漫着火锅的香味。
在这座看似平静的城市里,一个家庭即将面临巨大的考验,一个老板即将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一个故事即将上演,关于生命、关于金钱、关于人性的光辉。
故事的主人公是马朝军,一个从边防部队退伍后,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妻子胡水萍一起,从街边小摊一步步走到拥有两家火锅店的老板。
另一个主人公是段军伟,一个26岁的年轻厨师,在马朝军的店里工作,踏实肯干,深得老板赏识。
命运却和这个年轻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2008年春节过后,段军伟的身体每况愈下。
他脸色苍白,浑身无力,原本的活力荡然无存。
最终,医院的诊断结果如同晴天霹雳——急非性m2a型白血病。
高昂的治疗费用和漫长的治疗过程,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50万的手术费,对于一个靠务农为生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得知消息的马朝军心急如焚,他立刻组织员工募捐,自己也拿出了店里的收入。
可是,杯水车薪,一个多月下来,筹集到的款项远远不够。
看着日渐消瘦的段军伟,马朝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苦心经营十年的两家火锅店。
这个决定遭到了妻子胡水萍的强烈反对。
“你疯了吗?
这是我们十年的心血!
”胡水萍无法理解丈夫的冲动,十年来,他们省吃俭用,白手起家,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如今,为了一个员工,就要放弃所有,这让她难以接受。
马朝军明白妻子的担忧,但他更明白生命的价值。
“我来想办法。
”他最初只是这样安慰段军伟,如今,他必须兑现承诺。
马朝军没有放弃劝说妻子,他带着胡水萍来到了医院,亲眼去看一看段军伟的现状。
病房里,段军伟面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他的妻子默默垂泪,不满周岁的女儿趴在床边,小手轻轻抚摸着父亲的脸。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胡水萍的心,她终于理解了丈夫的选择。
在生死面前,金钱显得如此渺小。
她不再反对,转而和丈夫一起,为挽救段军伟的生命而努力。
段军伟的病情却在不断恶化。
这个质朴的年轻人,不愿拖累老板,更不愿看到老板一家因为自己倾家荡产。
他悄悄离开了医院,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马朝军夫妇的感激,以及自己不愿拖累他们的想法。
马朝军夫妇心急如焚,发动亲朋好友四处寻找。
最终,他们在中心血站找到了段军伟,他竟然想要捐献器官!
“你这傻小子!
”找到段军伟时,胡水萍又心疼又生气,“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
在马朝军夫妇的坚持下,段军伟回到了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两家火锅店很快以50万元的价格转让,段军伟的手术费终于有了着落。
卖掉店铺后,马朝军一家搬进了狭小的地下室,生活变得拮据。
马朝军四处打工,胡水萍在菜市场帮人看摊,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后悔吗?
”一天晚上,马朝军问妻子。
“你后悔吗?
”胡水萍反问。
夫妻俩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说:“不后悔。
”
2009年春天,段军伟终于等来了合适的骨髓,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恢复期间,马朝军夫妇经常去医院照顾他,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
康复后的段军伟没有忘记马朝军夫妇的恩情。
他开了一家小面馆,取名“马记面馆”,并特意邀请马朝军夫妇来剪彩。
看着熟悉的“马记”招牌,马朝军百感交集,眼眶湿润。
十多年过去了,马朝军夫妇也重新开了一家小面馆,生意红火。
段军伟一家也经常来吃面,两家人像亲人一样,互相扶持,共同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这个发生在2008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希望的力量,也让我们思考:在生命面前,金钱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衡量?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