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核心近郊的困惑

围一圈大南京 2024-03-16 12:58:29

众所周知南京规划了四大核心中心,除了老牌的新街口之外,河西、江北和南部新城实际上都属于核心近郊板块。但是这几年近郊的发展和预期相比还是存在一些现实差距的,问题出在哪?

01 规划与现实

从规划的角度来说,当然会优先考虑选一个全新的区域建一座新城,白纸作画,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规划层面的设想。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存在较大风险。凭什么嘎嘣一下,在全新的地区谋划一座新城就一定能够受到认可?

所以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组建的新城,总是需要经历较长的发展周期。当然也不是说这种就一定不行,关键是资金量一定要非常充足,全面推进,但问题恰恰也出在这里。除了百年大计以上的规格,谁能保证在一个长周期里始终保持高资金的投入?

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反而一些将中心设在新旧城区交界处的方案,其开发往往极为顺利,新城的商业不仅成长迅速,也能够成为新旧城区对接的纽带,促进融合。尤其是商业的发展大多符合设想,甚至超过预期。所以在规划层面百家湖、万寿等新旧交界处的过渡性商圈虽然并不是核心主中心,但现实表现却相当抢眼,这就是将商业中心设置在新旧交界处的直接优势。

02 CBD的作用

CBD本质上源于贸易的发展,通过贸易的高频交易促使与贸易相关的行业高度集中,从而促使其与房地产以及金融发生裂变式反应,而CBD作为超高摩天楼的建筑形态就是高频贸易交易下的外在物化形式。

但南京在贸易层面并不具备很强的优势,也没有金融交易所,而在规划层面,南京却设计了四座CBD,这似乎忽视了CBD的客观形成条件。

即使是看起来较为成功的河西CBD也基本都是国企的江苏总部以及一些银行的区域性总部。如果按照这种CBD的业态逻辑,南部新城以及江北CBD又需要多少国企总部才能基本填满?即使是南京这类国企实力较强数量较多的城市恐怕也相当吃力,毕竟哪来这么多总部?

按照我的理解,南京的贸易资源和金融资源不是非常突出。至少不是一线,但高教实力却异常发达妥妥的一线,因此与其追求CBD这种旧时代贸易化的产物,不如换一种思路。

将学科转化功能的设施,比如科创园或孵化器作为板块发展的中心,寻找将学术成果转化成商业成绩的高效途径。当更多创新性的企业得以在南京孵化成长,以至于走向世界,自然有能力在南京新建总部大楼。我甚至认为应该促进学术创新与金融资源的对接,哪怕哪一天在南京产生科技创新层面的泡沫,或许这条追求科技产出的道路才更加适合南京,这才是南京最擅长的领域。

凭什么只有金融属性的办公楼才是城市中心的最佳载体?这并不符合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大背景的潮流。

03 住宅同质化

近郊除了超大布局的CBD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突出的点就是高价值的住宅产品,老城没有空间容纳这些产品,远郊又太远,近郊可以说是新豪宅最好的温床。但个人认为南京近郊的这些住宅产品本身的素质并没有那么高。即使是号称富人区的河西,其住宅产品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富人化取向。

要么在面积上做文章,要么在所谓的三恒或五恒上做文章。住宅与住宅之间最大的区别并没有体现在住宅本身上,而价值的区别更多还是在地段上,这本身就不符合所谓富人的标准,另外在产品的供应上也没有做好比例的把控,豪宅一定要保持稀缺性,都是豪宅就没有豪宅。

也因为这个定位或者比例的问题,南京近郊住宅既没有做到对一般富裕家庭友好,也没有针对豪宅提供足够高的吸引力,属于两边都不讨好。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地铁的布局层面,南京近郊地铁线路的布局有一定滞后性,虽然很早完成了区区通通地铁,但近郊地铁的密度不足,核心主城区域至今依然有较多空白区,这导致内部的资源互动效率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四大中心的发展。

1 阅读:3094
评论列表

围一圈大南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