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素珍,今年56岁,来自一个小县城,学历是中师毕业。
年轻时在县里的小学教了一辈子书,前不久刚刚光荣退休。
结婚三十多年了,丈夫是县电力局退休的职工,比我大两岁。
我们育有一儿一女,现在都已成家立业,住在市里,很少回来看我们。
我不是那种爱管闲事的人,性子温和,但也不糊涂。
这些年,操持家里里里外外的事,公婆年纪大了以后,我也没少出力。
我们家是典型的传统家庭,丈夫是家里的大儿子,还有个小叔子,比他小五岁,早些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现在也回来了,在镇上开了一家五金铺,日子过得也还算过得去。
公公今年86,婆婆也有83岁了,身体不太好,去年婆婆脑梗住了院,出院后行动不便。
那时候小叔子提议请了个保姆,说是公婆年纪大了,咱们几个子女都不常在身边,保姆可以帮忙照料,我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就答应了。
保姆姓赵,是附近村里人,五十来岁,做事利索,人也实在,照顾老两口很尽心。
可刚我一退休,小叔子就急吼吼地说:“嫂子你现在有的是时间,干脆把保姆辞了吧,省点钱,咱们轮流伺候爹娘。”我还没开口,老伴就点头说:“对啊,素珍也该尽个大嫂的责任了,咱弟弟说得没错。”
我听着这话,心里真不是滋味。三十多年操持这个家,我什么时候逃过责任?可我知道,这还只是个开始。
我没有马上答应,反而沉默了几天。
那几天我每天去看看公婆,和保姆赵姐聊聊天,看看她都做些什么。
她一天里要早起给老两口做饭,喂药、擦身、翻身、洗衣服、收拾屋子,中午还得扶着婆婆去厕所,晚上还要守着他们吃晚饭、洗漱完才回家。
她虽然是拿工资的,可干的都是心细活,累活脏活一样不落。
我问赵姐:“你干这活累不累?”
她笑笑说:“累是累点,但你婆婆脾气好,公公也听话,不像有些老人又骂又打,我习惯了。”
我听着,心里更不是滋味。你说这事,要真是小叔子轮流照顾,我也服气。可我知道他嘴上说得好听,真让他干,他能来几天?他媳妇更不用说,平时家里事都不怎么管的。
等我把这些想明白,回去一问,果然,小叔子说:“嫂子你不是刚退嘛,你先干着,等我忙完这阵也轮一下。”老伴在旁边也说:“咱弟弟店里忙,素珍你在家,干点活算啥。”
我当时就笑了:“那你们是觉得,我退休就是来伺候你们爸妈的?”
小叔子一听就急了:“嫂子你这话说得见外了,咱是一家人,咱爹娘不就是你爹娘嘛?”
我没再说话,转身进了厨房。那一刻,我突然特别委屈。这几十年,我含辛茹苦,公婆生病我没推过一次,家里大事小事我都张罗着。可现在我刚想喘口气,他们就合起伙来给我安排任务。
第二天,我又去看了赵姐,问她:“赵姐,要是小叔子非要辞你,你还愿意继续帮我照顾一下我公婆不?工资我来出。”
赵姐愣了一下:“嫂子你还愿意让我干啊?”
我点点头:“你比我们都专业,我信你。”
赵姐点点头,说:“行,只要你信我,我干。”
我回家后,把这事跟老伴说了。他一听就急了:“你这不是跟弟弟唱对台戏嘛?”
我平静地说:“不是唱对台戏,是我不愿意再被当成理所当然。你们觉得我退了,就该干活,那你怎么不说你也退了?你怎么不轮着伺候你爸妈?”
他一时语塞。过了很久才说:“我就是觉得你细心,干得比我好。”
我苦笑了一下:“这理由真好。”
后来小叔子真的来辞了赵姐,赵姐就笑着说:“我还是来照顾老两口,嫂子请我。”
这下小叔子可不乐意了,跑来跟我吵:“嫂子你太不识抬举了,我是为了咱家省钱,你非得自掏腰包搞这一出,显得我小气是不是?”
我没搭理他,转身就走。老伴也在后面说:“你太任性了,家里事本该大家商量着来,你这是自己做主。”
我停下脚步,头也没回地说:“你们商量的时候,有没有问过我?”
从那以后,家里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小叔子一家不常来了,老伴也沉默了许多。我照旧每天去看公婆,赵姐依然认真干活,公婆也挺满意。
有一天,我在厨房切菜,婆婆坐在轮椅上突然说:“素珍啊,你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儿媳妇。”
我停下手,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那一刻,我觉得值了。
可这事还没完。过了几天,小姑子来了。她是丈夫的妹妹,嫁在邻县,平时也不常来。这次来,一进门就问我:“嫂子你干嘛不让我们弟弟轮流照顾爸妈?你请人干活,说得好听是孝顺,其实就是撇清自己。”
我看着她,淡淡地说:“你愿意轮也可以啊,你来轮几天试试?”
她一愣,转头就走,临走扔下一句:“你以后别怪我们不管。”
我笑了笑:“我从没指望过你们管。”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姐还是照旧来照顾公婆,我每周会多来几次,帮她分担一点。老伴渐渐看出来了,这样的安排其实更稳妥,也不再说什么。
一个月后,小叔子又来找我,说:“嫂子,要不还是别辞保姆了,你说得对,咱也不专业,照顾不好爹娘。他们年纪大了,还是请人更靠谱。”
我看着他,点点头:“你能明白就好。”
其实我不在乎谁说了什么,谁做了什么。我在乎的是,这个家是不是还能让我心安。
03日子还是按部就班地过着,赵姐依然每天来,公婆的状态也越来越稳定。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委屈自己,也不再对谁有过高的期待。老伴虽然嘴上不说,但我看得出来,他也在慢慢改变。
人到晚年,终于明白一个道理: 不是你做得多,就一定被人感激 。有时候,适当的拒绝,反而更能让人看清你的分量。
我的做法让他们大失所望,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终于为自己活了一回。
有些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我们这一代女人,太容易被“应该”绑架了。现在,我只想把余下的日子,过得清清爽爽,坦坦荡荡。
这份坚持,不为别的,只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