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真是越来越火了,整个圈子都弥漫着浓浓的比拼氛围。但话说回来,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斗法的方式可不一样。今年,新能源车界都在拼智能驾驶这块儿。春节一过,像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些牌子,立马动手搞起了高阶智能驾驶的全线推广。看样子,过去那两三年关于续航、油耗的较量算是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得往更高层次上拼了……
但现在瞧瞧那些合资牌子的燃油车,它们竞争的方法跟十几年前差不多,说白了就是拼命压价。最近,不少牌子都搞起了厂家定价那一套,像帕萨特只要15万多,全新探岳L才17万多,凯迪拉克CT5也就21万多。就连奥迪的经销商也直接了当,推出23.88万的奥迪Q5L。这么说吧,今年燃油车之间的价格大战和降价风潮,比起去年新能源汽车那会儿,那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多朋友心里头有个纳闷,燃油车现在竞争力不太行了,那为啥不给它整个智能驾驶?这样一来,燃油车的档次也能提一提,不至于在科技这块儿,跟新能源汽车比起来差了一大截,像是断层了一样!
其实,不少燃油车厂家也尝试过在这方面下功夫,但从技术层面讲,要让燃油车达到高级别的智能驾驶,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说起来现在燃油车的构造,主要就是发动机连着变速箱,再传到车轮上,这就算是它的核心驱动部分了。这里面,发动机和变速箱还都得靠电脑来控制。不过说实话,大部分燃油车说到底还是机械为主。这样一来,要是想搞高阶智能驾驶,机械结构从根本上就显得有点底子不足了。
如果你试过或者感受过那些比较牛的智能驾驶系统,比如高速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这类功能,你就会发现个事儿,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对动力的反应速度要求特别苛刻。说白了,就是动力得能跟上智能驾驶系统的指挥,最好是说动就动,一点不耽误,智能驾驶的信号得能直接传到车轮上。
电动车用上智能驾驶后,系统会立马给出指令和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整个车子的控制系统,能很快变成车轮的动作,中间几乎没啥耽误。说白了,现在大部分新能源车,像增程式电动车、纯电动车、还有单挡插电混动车,它们都没有变速箱那一套。所以智能驾驶一给出信号,车轮就能马上反应过来,而且反应的都是最适合当前路况的动作。
不过对于烧油的车来说,智驾系统要是发个指令,它得先跑到发动机那儿,发动机得加快或减慢转速,之后变速箱才能动,要么是降挡要么是升挡,然后这还得靠机械结构传到车轮上。这么一来二去的,其实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要是碰到那种高阶智驾的紧急情况,比如得赶紧变道、快速躲个险,或者在车道里灵活穿插,这种时候,烧油的车动力反应就没电车那么快,这就是它们的差别。
现在咱们瞧瞧,不少燃油车虽说也装上了L2级的驾驶帮手,但说白了,就是能让车自个儿在道儿中间溜达、跟着前车速度跑,还有遇到情况能急刹车。为啥就选这三样?因为它们对车子的动力反应快慢要求不那么苛刻。可要是想让燃油车再升个级,用上更牛的智能驾驶系统,那基本上是没门儿了。
所以,虽然燃油车的动力系统也挺复杂,但主要还是靠机械结构在转,力量传递的速度确实没法跟电驱动的车比。要说这两种系统为啥有差别,咱们可以这么讲,变速箱在其中扮演了不太好的角色,算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