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民,宋邠州人,字芸叟,号浮休居士、碇斋。英宗治平二年进士。为襄乐令。尝上书反对王安石新法。神宗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因作诗述及宋军久屯失利情形,谪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召为监察御史。进秘书少监,使辽,加直秘阁、陕西转运使,知陕、潭、青三州。徽宗立,擢右谏议大夫。徙吏部侍郎,寻以龙图阁待制知同州。崇宁初坐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性慷慨,以敢言称。嗜画,题评精确,亦能自作山水。为文豪迈有理致,尤长于诗。有《画墁集》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8d81b54c16083353ac1a217d1c1808e.png)
东湖晚眺 北宋 · 张舜民
白鹭双飞过女墙,两行高柳正斜阳。
荷花满眼都无主,闇里风飘入袖香。
首句:“白鹭双飞过女墙”,以白鹭的自由飞翔为画面焦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古朴的氛围。白鹭的洁白与女墙的灰色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次句:“两行高柳正斜阳”,通过夕阳下的高柳树影,传递出时间流转与光阴变幻之美。高柳与斜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第三句:“荷花满眼都无主”,诗人借由荷花的繁盛而无人采摘,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荷花的盛开与无主状态,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末句:“闇里风飘入袖香”,更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微风中荷花的香气悄然飘入衣袖,使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香气四溢的世界中,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这首诗通过对东湖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对孤独、寂寞生活状态的内心体验。诗人借景抒情,以白鹭、高柳、荷花等自然景物为媒介,传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46e0021c4b82316ea26954a51d01442.png)
南归早发柳湖 北宋 · 张舜民
残月光中强揽衣,欲随乌鹊向南飞。
无端客梦难收拾,落在西城晚不归。
首句:“残月光中强揽衣”,以残月映照下的清晨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早行图。诗人用“强揽衣”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清晨的寒冷与匆忙中急于出发的情景。同时,“残月光”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次句:“欲随乌鹊向南飞”,诗人借用乌鹊南飞的意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南归的迫切愿望。乌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南归的象征,诗人借此寄托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归心似箭的情感。
第三句:“无端客梦难收拾”,诗人在旅途中偶然入睡,但梦境却难以收拾,意味着诗人心中的思绪纷乱,难以平复。这里的“无端”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无奈与困惑。
末句:“落在西城晚不归”,诗人因思绪纷乱而徘徊在西城,直至深夜仍未归去。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思念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柳湖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南归的迫切愿望。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清晨的静谧、乌鹊的南飞、梦境的纷乱以及自己的孤独与迷茫等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富有情感色彩的画卷。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清新自然风格,情感表达上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失深沉内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2fcd0f29f89ff7fbf32bd68a7ecb5d.png)
赠杜山人 北宋 · 张舜民
才疏性懒一微官,终日沉埋尘土间。
安得便为归去计,共君吟咏伴君闲。
首句:“才疏性懒一微官”,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开篇,直言自己才能平庸且生性懒惰,只担任着一个小官职。这种自谦的表述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品质,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次句:“终日沉埋尘土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整天都埋没在世俗的尘土之中,忙碌而疲惫。这里的“尘土”不仅指物质上的尘埃,更象征着官场中的纷扰和世俗的束缚。
第三句:“安得便为归去计”,诗人表达了想要归隐的愿望。他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归去”二字,既是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末句:“共君吟咏伴君闲”,诗人想象着与友人杜山人一同归隐后的生活场景,他们可以一起吟诗作对,享受悠闲的时光。这种生活状态与官场中的忙碌和疲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02687782ad631403909881c1c6ae8a.png)
长盘岭遇张复乡人 北宋 · 张舜民
马头已匝三千里,故国轻抛二十春。
一片青山双鬓白,长盘岭下见乡人。
首句:“马头已匝三千里”,诗人以“马头”代指自己,形象地描绘了自己长途跋涉的艰辛。一个“匝”字,生动地表现了马行千里的路程之远。
次句:“故国轻抛二十春”,诗人用“轻抛”二字,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二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而故乡却只能在梦中相见,这种情感上的失落和遗憾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三句:“一片青山双鬓白”,诗人以青山为背景,以双鬓的白发作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这里的“青山”不仅指自然景色,更象征着永恒和不变,与诗人的“双鬓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末句:“长盘岭下见乡人”,在全诗的沉重氛围中,这一句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温暖。在长盘岭下,诗人意外地遇见了来自故乡的亲人,这种不期而遇的亲切感让诗人心生欢喜,也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