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李白和杜甫等人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奇妙变化?

奋强纪实 2025-01-21 14:06:19

公元744年,唐玄宗对李白日渐冷落,这让李白心生不满,于是他主动向唐玄宗提出辞官,想要回归故乡。而彼时唐玄宗已然疏远了李白许久,面对李白的辞官请求,并未多加挽留,干脆就顺水推舟,赐予李白一些金银,准许他还乡去了。

在离开长安之后,李白邂逅了杜甫。二人一见面便觉格外投缘,有着相见恨晚之感,交谈起来更是无比畅快。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李白与杜甫达成约定,准备在秋天的时候,于梁宋之地再度相聚。

当李白与杜甫第二次相聚之际,他们又一次邂逅了高适。高适此人同样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然而命运却似乎对他不够眷顾,一直以来都未能得志,在仕途上颇受挫折,只能怀揣着一身才华在世间行走。

这三人皆是心怀忧国忧民之情,奈何仕途方面始终看不到希望,正因如此,彼此间极有共同话语。在他们三人分开之后,李白与杜甫还又有过一次相聚呢。

在分手这件事发生之后,他们几个人便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就此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不同道路,彼此间的联系也随着这一分别渐渐变得稀疏起来,真的是彻底各奔东西了。

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之后,李白便回到了家中。自那以后,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为止,在这整整十年的时间里,李白再也未曾如以往那般四处去进行自我举荐了。

长安的繁华,他已然领略过了,同时,权贵阶层的虚伪与糊涂,他也都见识到了。要是以现今的说法来讲,对于权贵阶层,他已然完成了“去魅”的过程。

然而杜甫与高适存在差别,高适较李白年少四岁,而杜甫更是比李白小了十一岁。彼时的他们尚未展露自身的锋芒,也未曾施展自身的才华。但他们怎会甘心就这样平平庸庸地度过一生呢,内心皆是不甘于此的。

因此,在相互分别了之后,杜甫与高适二人依旧得在那充满着功名利禄诱惑的名利场当中摸爬滚打。

杜甫曾参与朝廷组织的考试。彼时,李林甫为博唐玄宗欢心,竟使出“野无遗贤”这般手段,演了一出闹剧,致使包括杜甫在内的所有应试考生无一例外全部落第,断了他们凭借此次考试入朝为官的念想。

杜甫居然就因这般可笑的缘由,和功名擦肩而过了。打这以后,杜甫也只能如同李白那样,四处去拜会那些权贵之人,恳请他们能够对自己加以举荐。

一直到公元755年的时候,杜甫方才获得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样的职位。

然而,杜甫都还没来得及安稳地坐下来呢,安史之乱便骤然爆发了。

高适的命运亦是充满坎坷。其实呢,就家庭背景而言,高适称得上出身显贵。他祖父高侃,昔日担任过安东都护一职。而他所在的渤海高家,堪称是真正意义上的李唐上三旗,还曾与李世民一同经历过关隘之事呢。

然而,不知是何缘故,等到了高适所处的这一代,其家族门第原本所应有的助力,竟然丝毫都未曾发挥出来。

直到公元749年,那时高适已然45岁了,此前他的人生可谓是一路蹉跎。好在这一年,他终于得到了他人的赏识,从而谋得了一个封丘尉的职位,也算是在历经诸多波折后,迎来了其仕途上的一个新起点。

然而,高适在担任封丘尉这一职位期间,过得并非顺意。这份工作似乎未能让他一展抱负,诸多方面都难以契合他内心的期望,致使其在这一岗位上有着诸多不顺心的感受,工作开展起来也颇感艰难。

高适实在难以忍受那种“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的生活,这日子让他满心痛苦。于是,他挥笔写下一首《封丘作》,之后便毅然决然地主动辞去了职务,从此告别了那段令他煎熬的官场生涯。

高适在离职以后,辗转来到了哥舒翰所设的幕府之中,并担任起了哥舒翰的掌书记一职。

公元755年的时候,安史之乱一下子就爆发了。就在这一年的12月,朝廷下达诏令,把哥舒翰召来,让其负责去平定这场叛乱。与此同时,朝廷还将高适封为左拾遗,并且安排高适随同哥舒翰一同去开展平叛的相关事宜。

然而,彼时朝廷已然难以阻挡安禄山来势汹汹的态势。高适便向唐玄宗进言,提议将宫中所储藏的各类珠宝悉数取出,用以赏赐给前线的将士们。并且,还应让那些高官的子弟们全部投身军队,一同参与到抵抗叛军的战斗之中。这般做法,必定能够极大地振奋军队的士气。

然而,唐玄宗并未采纳高适所提出的建议。

待到第二年的时候,安禄山所率领的叛军成功攻破了潼关这一重要关隘。在此情形之下,唐玄宗已然无法继续留在原地,被逼无奈只能选择向蜀中逃亡而去,以暂避叛军锋芒。

在逃至蜀中之后,唐玄宗又做出了一个极为昏聩的举措。他分别给太子李亨以及另外三个儿子各自分封了一块地盘,并且让他们凭借所封之地自行拉起队伍,以此来对抗那些叛乱的敌军。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太子李亨已然于灵武完成了继位之事。

高适极力对唐玄宗进行劝阻,向其阐明如此安排极有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麻烦。然而,唐玄宗却全然不顾高适的这番苦心劝阻,依旧坚持己见,并未采纳高适的意见。

然而,高适那份忠心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唐肃宗的眼睛。没过多久,唐肃宗便派遣使者前往蜀地,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唐玄宗也只能无奈地将皇位传予李亨,自己则进位成为太上皇了。

李亨已然成为新皇帝,他差人给永王传去口信,告知此前唐玄宗所做的相关安排已然作废,要求永王即刻返回,接着去侍奉他们的父亲唐玄宗。

然而,永王被派往的乃是赋税极为重要的地区,那里财政状况颇为宽裕,凭借此优势,他还招募了诸多士兵。永王自觉当下势头强劲,心想完全具备与唐肃宗角逐天下的可能,于是坚决不接受相关命令,依旧率领着军队在外,没有丝毫要遵令行事的意思。

果然,事情的发展正如高适所担忧的那样进行着。

唐肃宗得知高适曾对唐玄宗进行过劝谏一事,认为此人既忠心耿耿又颇具见识,便传召他前来相见。

就这样,一个机会摆在了高适面前。他针对地方的形势展开了细致分析,并向唐肃宗详尽阐述,最终得出明确结论:永王得意的日子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唐肃宗在听完高适的分析之后,不禁对高适极为满意。瞧瞧这位老同志,觉悟方面那是相当高,而且自身能力也是十分出众,可真是要啥有啥呢。

就这样,在公元756年,彼时高适已然52岁了,历经诸多之后,他总算成功地进入到了最高统治者的视野之中,开启了人生的又一阶段,也迎来了自身仕途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高适因得到唐肃宗的赏识,没过多久便获提拔,出任淮南节度使一职,且肩负起重要使命,那便是奉命去平定永王发起的叛乱。

公元757年时,高适曾给永王麾下的重要部将写去书信。在信中,高适明确指出永王已然沦为叛逆之徒,若是继续追随永王,那可就等着九族都要遭受唾弃、闹得不可开交了。所以,还是赶紧趁早离开为妙!

在高适一番苦劝之下,永王所率的队伍迅速分崩离析。不多时,永王便在兵败的结局中丢掉了性命。至此,那场所谓的永王之乱也得以彻底平定。

高适的仕途,总算要迎来向上发展的态势了。而在这个时候,在永王那已不成气候的残部当中,居然有高适的一位故交,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白。

高适凭借在永王叛乱中的赫赫战绩,一跃成为功臣。而李白呢,不幸站错了队,沦为永王的附逆之人。想当初他们曾是好友,可如今双方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这般情形着实让人不禁感叹唏嘘。

原来,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李白一开始只是带着妻子去躲避叛军那锐利的兵锋,他并未主动去参与到这混乱的局势当中,一直是处于一种避乱的状态,而非主动掺和其中之事。

然而,永王在被派遣出去之后,没多久便萌生出了野心。他琢磨着,自己身处那富庶之地,江淮的财赋可不就能随意取用嘛,况且手下还招募了众多的士兵呢。这不就如同当年司马睿的情形一般!

永王接连多次派人去邀请李白。要知道,李白自从获赐金放还之后,便不再主动去拜访那些权贵以求获得引荐了。不过呢,他内心深处想要建功立业的那份心思,却依旧是存在着的。

在永王之前,压根就没人对李白能这般主动且恳切。就算是唐玄宗,虽说看似对李白挺厚待的,可实际上呢,也仅仅是把李白当作一个御用文人罢了,哪有什么真正看重李白才华、给予其充分施展空间的意思。

就这样,在永王接连派人多次诚挚邀请之下,李白最终还是应允了永王的邀约。当李白投身到永王帐下后,永王对其极为看重,这般情形无疑使得李白内心愈发激动不已。

李白在得遇他所认为的明主时深受感动,为此给永王写下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在这些诗里,他将永王描绘成能够拨乱反正、力挽狂澜的形象,而如此一来,也就致使自己坐实了永王余孽的这一身份。

后来,永王违抗唐肃宗的命令,不但予以拒绝,甚至还擅自进军,如此一来,其谋反的身份算是彻底坐实了。而这个时候的李白,就算是想离开,也已经没办法脱身了。

将军手握重兵在外,那是说动身就能动身走的。可你李白不过就是一介文人罢了,居然也妄图随意乱跑,这不是异想天开嘛,好好想想自己的身份吧,能和将军比吗?别净瞎琢磨啦。

就这样,李白无奈一直待在永王身旁。直至永王在战事中兵败且惨遭杀害,李白也未能逃脱,最终自己也被抓捕起来,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处境之中。

李白又一次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当中,一心求取功名,结果非但未能如愿,反倒沦为了阶下囚。其怀着满腔报国之志,却也未能实现,甚至还被视作逆贼,如此境遇,实在令人叹惋。

在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之时,李白无奈之下只得托人给高适送去了一封信函,向高适发出求助,希望高适能够对他伸出援手,帮他一把以解当下的困局。

在这个时候,高适已然身兼淮南节度使之职,并且还是在平定叛乱过程中立下功劳的功臣呐。李白心想着,倘若高适肯出手相助于他,那他目前所深陷的困境必然是能够得以解决的。

高适究竟有没有收到李白的求救信,此事颇具争议。一部分人觉得高适薄情寡义,对李白见死不救。也有人通过梳理时间线来分析,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高适压根就未曾收到李白发出的求救信件。

然而不管怎样,李白的忙高适终究是没帮上。虽说高适没伸出援手这事挺让人难过的,但其实也并非不能理解。要知道,高适此前可是沉寂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才盼来一个能够出人头地的契机,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敢轻易去冒险呢。

再者,李白所犯的这个问题,着实极为敏感。要知道,谋反一事向来是帝王心底最为忌讳的。更何况,唐朝本就是有着兄弟相残这般“优良传统”的特殊朝代呢,在这样的朝代背景下,这一忌讳就更显突出了。

高适乃是前往平叛之人,而李白却站在了附逆一方。试想一下,倘若高适对李白表现出不舍之情,那唐肃宗又会作何感想呢?毕竟在那样的局势下,立场分明,高适肩负平叛重任,如此情形,确实得考虑唐肃宗的心思。

况且,即便高适在一旁不插手帮忙,李白其实也不会遭遇什么危险。要知道,在唐玄宗眼中,李白不过就是个御用文人罢了。论起名声来,李白确实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可要是真说到玩转政治,那李白可就完全是个新手。

李白在那场叛乱里所能起到的作用,着实是微乎其微的。这一情况唐肃宗心里也很清楚,所以他压根就没有非要置李白于死地的理由。

况且,李白向来人缘极佳,笔友众多,粉丝更是遍布各地。不管怎么说,总会有不少人愿意出手相助他。所以即便高适对他的状况选择坐视不管,李白也不至于陷入危险境地呢。

然而,就因为如此这般的情况,高适与李白之间友谊的那艘小船,终究还是翻掉了。打从这往后呢,李白和高适便再也不曾有过书信方面的往来交流了。

李白获罪之后,杜甫对其极为心疼。从那时候起,杜甫创作了诸多表达对李白思念之情的诗作,并且在日常里,杜甫还时常会在梦中见到李白呢。

那么,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杜甫着实够倒霉的。在叛乱爆发之后,他原本是打算前往蜀地去投奔唐玄宗的,可谁能想到呢,在半道上就被叛军给抓住了,这遭遇也太不顺了。

好在杜甫所担任的官职极为低微,叛军因此完全没将他放在心上,只是把他扔在了长安,而后便不再对其进行关押了。

当郭子仪着手去收复长安之际,杜甫察觉到叛军呈现出手忙脚乱的状况,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冒险出逃,一路奔逃,最终抵达了唐肃宗所在之处。

唐肃宗瞧了瞧,心想着这杜甫老同志还真挺不错。以往都没怎么觉着他有啥突出之处,存在感不强呢,可没想到在这事儿上觉悟如此之高,对朝廷那叫一个忠心耿耿。于是,唐肃宗便封杜甫做了左拾遗一职。

不过,杜甫与高适是有区别的,他属于那种天真的诗人。就作诗风格来讲,他和李白截然不同,可谓相差甚远。但要是论及政治觉悟的话,杜甫和李白倒是同一类人呢,他们在这方面有着相似之处。

高适可以做到对李白之事忍着不去过问,然而杜甫却是个同情心极为浓厚之人。就因为这份满满的同情心,杜甫为房琯出面求情,未曾想这一举动竟惹恼了唐肃宗。

房琯究竟是何人呢?他本是唐玄宗时期的旧臣。在唐肃宗于灵武即位之后,他遵照唐玄宗的旨意,前往灵武完成传位之事,以此来正式承认唐肃宗作为皇帝的身份。

房琯初至唐肃宗身旁时,谈及天下局势,可谓条理清晰、句句在理。唐肃宗听闻后极为振奋,对其颇为赏识,进而对他委以重任,派遣他前去平定叛乱之事,期望他能凭借自身才略在平叛中有所建树。

然而房琯这个人,在军事方面着实能力欠佳,倒是极为擅长高谈阔论。唐肃宗却把如此关键的任务交付到他的手上,最终他在作战过程中遭遇失败,也正因如此,他彻底失去了唐肃宗对其的信任。

房琯此人,其首要身份乃是唐玄宗的旧臣,就这一点而言,便显得较为敏感了。

其次,他事情没办妥,却声名远扬,这恰恰是皇帝最为反感的一类人。毕竟这类人的名声于皇帝而言属于负资产,只会加大皇帝治理的成本呢。况且此人还是唐肃宗曾经亲自重用的,到最后却用实际情况表明,唐肃宗当初是看走了眼呐。

因此,杜甫为房琯去求情这件事,真的就如同在唐肃宗的雷区里肆意蹦跶一般。这举动无疑是触碰了唐肃宗极为敏感且不容触犯的区域,其行为风险性之高,就好比明知是雷区还硬要往上踩,实在是相当莽撞且不妥当的呢。

唐肃宗极为恼怒,随即便把杜甫贬至华州。对杜甫而言,此事带来的最大影响并非仅仅是当下被贬谪,关键在于他自此便彻底失掉了唐肃宗的垂青。打这往后,唐肃宗压根就不再有提拔杜甫的想法了。

高适与杜甫之间的情谊倒是一直维系着,高适对杜甫颇为照顾。只是呢,这种照顾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给予支援罢了。而涉及到朝堂之上的种种事宜,高适的态度可是极为谨慎小心的,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杜甫曾主动向高适寻求援助,而高适出手十分大方,毫不吝啬。之后杜甫给高适回了一首诗,其中有这么一句“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想来那给他“供禄米”的故人,大概率就是高适无疑了。

杜甫得到了高适在多方面的支持,在经济方面,高适给予其援助。而且,高适还时常通过写诗的方式与杜甫互动交流,像《人日寄杜二拾遗》以及《赠杜二拾遗》等诗作,便是高适寄给杜甫的,以此传达情谊。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从这句诗能看出,高适与督抚二人之间,感情联系颇为紧密呢。他们之间的情谊在诗句中有所体现,由此可知,高适和督抚一直维持着相对紧密的感情关联。

杜甫同样给高适回赠了诸多诗作,然而其心中最为牵挂的,当属那因卷入谋逆一案,甚至曾遭流放的李白。他们三人之间的情形倒也有趣,高适总是惦记着杜甫,可杜甫呢,却整日里为李白作诗。杜甫给李白写了那么老多诗,结果李白却来了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呢。

公元762年,李白走完了他的一生。而在三年之后的公元765年,高适也与世长辞了。

实在难以想象,在李白离世之后,杜甫与高适内心会有着怎样的感触啊。而且也无从知晓,当杜甫相继送别了李白和高适这两位昔日老友之时,他的心里又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呢。

高适离世后,杜甫为表纪念之情,作了一首《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想当初,高适曾给杜甫寄诗,诗里有这么一句“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如今,杜甫尚在人世,可高适却已然逝去,徒留杜甫以诗寄怀。

杜甫曾于诗中言:“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如今你已然离世,往后我无论怎样漂泊,都再无人会在意了。此刻就只剩我一人,白发苍苍,又身染病痛,孤孤单单地栖居于那一叶扁舟之中罢了。

大唐的盛世幻象,因一场安史之乱而瞬间被击碎。这场战乱,如同汹涌的波涛,猛烈冲击之下,使得他们三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往昔的安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着的未知与动荡。

高适凭借自身的才华与政治智慧,在历经岁月后,于年逾半百之际迎来契机,从而得以将自身才能充分施展出来。反观李白与杜甫,因二人性格方面的因素,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下,最终无奈被淘汰出局。

就年龄而言,李白与高适相差无几。可他俩性格迥异,又都不像杜甫那般擅长社交。当日分别后,彼此间联系便不多了。之后永王叛乱发生,这时他俩一个已功成名就,另一个却沦为叛逆之人。高适为求避险,对李白未施援手,如此一来,两人间更是几无联系了。

就做事风格来讲,杜甫与高适皆倾向于现实主义。然而实际情况表明,在政治觉悟方面,杜甫和高适压根不在同一层面。好在杜甫属于那种社交能力挺强的人,会积极主动去和他人联系,也正因如此,高适才一直和杜甫维持着联系呢。

李白与杜甫年龄差距不小,性格方面亦有所不同,可杜甫就是对李白极为喜欢,老是给李白写诗呢。也正因如此,他俩的关系向来很不错。瞅着杜甫给李白写了那么多诗,还真得心疼高适一下子,哪怕就三秒也好。

0 阅读:0